杨旺:孙杨熬出伟大 女排拼出传奇

2017年01月25日10:26  体育专栏     我有话说

  一个由官方传媒机构主办的评选机构,成为过去一年里中国体育的风向标,无数英雄人物从这里盖上封印,走上竞技和商业的快车道,也成为大时代到来之前一些体育细节、趋势的绝佳载体。这大概也就是CCTV体坛风云人物评选特有的魅力所在。

  具体到了2016年的评选,这个延续多年的奖项正面临着林林总总的评选机构前追后堵,以及公众在竞技和商业的价值观嬗变下的二元对立和思考。当然,这种矛盾对立体系的,也包括一些体育部门的主管,以及在反腐背景下在耻辱和荣耀双重压力下前行的金牌教头们。

  诠释伟大 孙杨是熬出来的

  [每一个成为伟大的前提,都需要千百次的锤炼,和不同的成长过程中的背景板:姚明的伟大体现在国内和国际,职业和奥运赛场的快速切换并一举封神,以及在产业时代的深邃理解;刘翔的伟大在于他一飞冲天之后恰如其分地迎合和拥抱了那个日益爆棚的奥运时代,而孙杨的伟大,则源于在旷日持久的高关注度所经历的磨难、煎熬,以及他对抗之后的大爆发,就像他的偶像菲尔普斯一样。]

  当时针指向2017年,敏感的人们开始擦觉到发生在孙杨身上的一些新变化:他出现在《真正男子汉》《我们十七岁》《触不到的TA》等真人秀节目中,更新着人们对运动员群体的认知;他成为大大小小颁奖场合主角,大小公益活动的焦点。哦,对了,刚过25岁生日的他,还被任命为“孙队长”,肩负着带领中国游泳走出低谷的任务。

  这是属于中国式巨星的蜕变故事。如果说上半年的孙杨,要用天才、意气风发和叛逆来形容,那么下半场的他,诠释得更多的,是成熟、创新、睿智和敢于担当。

  当然,由于二者之间的起承转合时间过短,要想在以体育总局的官员为主的体坛风云人物评委体系中消除固有的认知误区,还需加以时日。而作为新旧时代牵扯、纠葛的典型人物,在孙杨的身上又投射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

  他在为官方评定体系而埋单。奥运会上出现在中国游泳队团队的小概率失误,在官方启动问责的体系中,作为领军人物、队长的孙杨免不了要中枪。

  他在为体育思潮埋单。在体育总局新局长祭出一系列新政面前无所适从的官员们,对于孙杨是归属于锦标主义还是国际主义的定义处于含混不清的状态。

  他在为新旧势力乃至时代的冲突埋单。在孙杨的前面,是谨言慎行的运动员群体,他们在举国体制的庇护下,小心翼翼地和体制和解、触碰。而他的身后,无论是洪荒少女傅园慧还是长腿欧巴孙伟、金鸡独立张国伟,都拥有了更为宽容可以展示个性的舆论环境。在体坛风云人物典礼现场,傅园慧再次突破了人们对运动员群体的认知,在脱口秀和即兴采访环节展示出她的澎湃潜力。

  而处于两种思潮、体制等下面的代表人物孙杨,就这样在不停的拉扯中艰难前行:

  道德卫士说,他是个危险分子。他以前那么调皮,现在不出问题不代表以后没有问题。

  新时代者说,你怎么能用老眼光看人?他已经满足了你的所有需求,他已经崛起并做了那么多担当,你还想怎么样?

  新时代的孙杨,如同一道考题,考验着公众对于奥林匹克、体育运动的与时俱进和公平度。

  所幸孙杨依旧保持着冲击的姿态和倔强的态度,探索着运动本身的宽度和广度。这个生来就被当成“中国的菲尔普斯”的体育明星,具备了大时代大明星的许多元素:深处逆境依然斗志昂扬,众人怀疑不改初心,强敌四顾敢于亮剑。在体坛风云人物最佳男运动员评选失败之后,他《倔强》地潜入自己的泳道,向着布达佩斯世界锦标赛、东京奥运会游进。

  诠释传奇 女排是拼出来的

  [来自郎平和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的表演,让人们不由得不感叹命运中还有一种叫神奇的东西。对巴西的生死之战前,郎平将几个主力叫到房间开会,也就有了会后魏秋月等自发的恳谈会:我们放开聊吧,把明天的比赛当成最后一场比赛来打。正是这敞开心结的情感梳理,和郎平化腐朽为神奇的现场指挥,才有了中国女排系列的荡气回肠的表演,也让现代人对女排精神的认知从抽象走向具体,从空洞走向心灵深处。]

  对于现在哈韩哈日崇尚欧美范儿的90后00后而言,祖辈口口相传的女排精神就如同父母和单位领导无休止的唠叨,而那些执拗于封闭施训练、千万次挥汗如雨的女排姑娘,就好比社会中不懂变通,不懂享受风花雪月的脑袋短路的二货。

  但在某一时刻,尤其是奥运会面对一次次失败,命运几乎陷入停摆的危机关头,端着平板电脑手机的他们却被狠狠地撞击了一下:哦,那些身材高挑的竟然可以如此酷如此神奇?

  是啊,无论是那个站在赛场边上已经不再年轻的北京大姐郎平,还是赛场上那个13岁时因贫穷差点挤进南下打工大军的河南妞儿,她们天生并不是天赋异禀孔武有力,但面对逆境前,她们敢于从喉管中吼出那倔强的四个字:我,不,认,输,并最终满血复活,游戏闯通关。

  这些90后00后终于明白:原来世界上,从来没有所谓的盖世英雄救世主,所谓的绝处逢生,所谓的狭路相逢,靠的是那倔强的四个字。

  女排队长惠若琪说,今天我们团队能四次获得这个奖项(最佳女运动员朱婷,最佳教练郎平,最佳团队和评委会大奖中国女排),可能是因为我们重新唤起了公众对女排精神的那份理解和执拗。

  不仅仅是对手的拼搏,领导的非难,事业的低谷,对手的暗算,同事的挤兑,甚至无法兑现的诺言,喋喋不休的劝解,都可能让你的人生按下暂停键。但为了梦想的坚持,为了自己,我们也可以像女排姑娘一样,隔网站立于对手之前,袖子一撸,后槽牙一咬:我,不,认,输。

  人生,将变得云淡风轻。

  诠释传承 跳水是挖掘出来的

  [中国跳水此前的盖世荣耀,和如今在市场中的不温不火,成为中国所谓的金牌项目的缩影。对于目前的队伍而言,找回这种传承容易,但要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荣光,需要的是在竞技和大众,专业和市场化中间找到一条完整的道路。快乐跳水和快乐体操一样,并不是随便说说的,它需要用切实的行动,和持之以恒的坚持。]

  中国跳水队在历次体坛风云人物评奖的遭遇,和近几年陷入的竞技和市场的尴尬有几分相似:

  一方面,在中国军团的金牌队伍中,跳水队是最为特殊最为显赫的群体。他们是举国体制最坚强的捍卫者,夺金效率和数量都是名列前茅。

  一方面,在公众尤其是市场领域却显得日益弱势。近几年,人们对这个群体的报道已经沦为整齐划一的蜻蜓点水,偶尔还会对那些年龄比身材还要单薄的小丫们调侃。

  体现在以竞技为主的体坛风云人物评选体系中,这支在国际赛场上横扫千军、金牌拿到手软的队伍,却是一次次成为奖项的缺席者。即便是拥有郭晶晶的全盛时期,他们都是这个奖项最大的绿叶。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序,随着最后的名媛吴敏霞、陈若琳携带5金的传奇落幕,中国跳水队必将消失在一个个被举国体制流水线化,公众妖魔化地解读中。

  感谢体坛风云人物的导演组,他们在水立方这个承载着他们荣耀、记忆和期许的地方,创新性的进行了一个主题为传承的设计,公众这才恍然大悟:哦,他们竟然是中国最早明星化的队伍,从高敏伏明霞到田亮郭晶晶,他们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时代记忆;哦,他们是最早市场化的队伍,从明星赛到大奖赛,从水立方的综艺歌舞表演,到当年那两档红极一时的真人秀节目;哦,幼儿跳水,竟然可以奠定一个人韵律和素质的基石。

  哦,现在的中国跳水,既有任茜的呆萌可爱,陈若琳的冷幽默,也有吴敏霞的天后气质。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曾发出感慨,希望时间可以停住,希望这个浮躁的体育环境能稍微静下来,可以让我们更长更充分地打量这些末代名媛们的优雅演出,能有时间充分理解一下,这个英雄辈出、传承经典的群体。

  当然,在一个市场充分选择的时代,从队伍到媒体,都需要放下身段,重新拥抱和定义市场。

  而无论是女排,还是跳水、乒乓球,都需要找到专业和大众化之间的快速通道,以及竞技走向市场化的手段。否则仅仅依靠情怀,仅仅依靠迷妹,一定会像当年的偶像歌星一样,消散于时代的滚滚洪流。而对他们的记忆,也只能封存在老一辈的记忆中。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孙杨中国女排吴敏霞跳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