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旺:2022中国将给世界一个惊喜

2015年08月02日11:17  体育专栏     我有话说

  在正式下笔前,我请教了圈内大腕儿,多年跟踪奥运会申办的新华社的汪涌老师。汪老师指教我说,这次申办冬奥会恰逢体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契 机,将会给人们的体育生活等带来切实的巨大变迁。确实,我们现在可以清晰地感知:体育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体育产业的发掘,京津冀一体化等,都在高速运行 着。当然,这种变化还来自于人们的体育价值观。本文刊于新浪体育专栏,好久没有写这么长的稿子了。

  尽管过程不乏悬疑丛生,比如各调查机构权威媒体0.57%及1票左右的门票归宿,比如投票日11名委员的缺席,但中国依然有惊无险地笑到了最后。 2022,我们赢了,从此刻起,冬奥会正式使入“中国时间”——无论是在竞技体育上冰雪项目的补强,还是冰雪产业的巨大拉动和井喷,中国体育都将给冬奥会 一个完全不同的定义。

  这种定义,主要是体现在理念的范畴。在经历了北京夏季奥运会申奥失败--成功--举办这个完整轮回之后,国人的奥运观已由昔日的狂趋向平和和朴实。关注申 办结果但不以结果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关注宏大叙事但更关注运动员自身的体验和尊严,关注竞技也追求项目能带给人生活方式的巨变,关注英雄但更渴望身边的 草根榜样逆袭,这也许是这次申奥所凸显的终极目的。

  这一切都预示着:在体育上升为国家战略,进而带来无数激荡的产业元年,以奥运会为代表的体育,开始在中国华丽转身,重新回归到体育的本质,进而衍生为对全 民健身、体育生活方式的探求。所谓的全民健身,已不再是官方空洞而艰涩的符号,而是老百姓最现实的追求。这点,也许比获得申办奥运会本身更具垂范意义,也 是申奥Ⅲ所凸显出的独特意义。

  更体育:回归体育,恰逢其时

  作为中国申奥代表团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第一个冬奥冠军,加上完整地经历了前两次夏季奥运会的过程,使得杨扬对国人的体育观变化拿捏最为精到。2007年 前后,她在清华大学公共关系课上曾“体育在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表研究,从历史视角而言,这个研究发到到今天,才更为完整。

  建国初期,中国体育一直和“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保卫祖国,振兴中华”等时代母题相合拍。从杨扬当年练习用的假手榴弹,到王富洲(已过世)前辈 率队伍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神迹及激励一代人的口号“战胜一切不可战胜的困难”,体育在当时都起到了精神图腾的作用。等到了七八十年代,中国体育阔步走向世 界:从七十年代打破中美关系坚冰的“乒乓外交”,七十年代末中国恢复国际奥委会席位,到八十年代的“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中国第一次参与冬奥会,第一次在 夏季奥运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古老的中国开始向全世界展示其强劲的活力。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不久的国人,也渴望获得来自国际世界的认可,这种认可包括经济上,也有政治,文化等。从1993年中国的第一次申办以两票之差的结果遗 憾败北,到2001年7月13日申办成功,中国对外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也举办了包括大运会这样的大型洲际赛事,其国际形象初步为全世界所认可。但真正 为世界所了解和震撼的,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其实对国人来说,同样也是一种重新梳理和认识的过程。人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金牌,还开始关注金牌的含金量,以及自身运动和健康等方面的诉求。这种价值观, 在北京奥运会后演变为一种反思。以往那么崇高的金牌,如今变得不那么重要。而一些极端主义言论,也开始有了市场。在这种思维激荡时期,中国体育开始进入到 短暂的迷茫期。作为体育人来说,他们也开始重新思考:体育,在中国现阶段发展过程中,应该扮演应该起什么作用?体育健儿曾经为国争光站在最高领奖台,曾经 申办奥运会并促进民族凝聚力的提升,曾通过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国人为之自豪,但在这之后,这个社会对体育的定位和期待是什么?

  在这种反思的时期,中国迎来了冬奥会申办的契机。先是体育被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后又是奥运会申办提上日程,这两把火,开始让冰雪开始升温,并进入到良性 循环的轨道:一方面,竞技英雄的表现,成为孩子们成长途中的榜样,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其中;另一方面,随着冬季人口基数的提升,那些有天分的孩子,也更 有机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自己,也能在客观上促进了竞技体育选材面的水涨船高。

  让杨扬欣慰的是,她的朋友群众,一些以往忙于应酬的朋友,如今开始将体育作为自身生活方式。他们热衷于跑步,滑雪,充满了活力。就连面对官方色彩的冬奥会 申办,他们也以自己接地气的方式来参与其中,比如陈盆滨的百日百个马拉松迎接冬奥会,歌手沙宝亮等的YES跑俱乐部的亮剑:7 月29日-31日,由他们所组织的“有梦一起追,有爱一起跑”的助力2022的北京-张家口城际穿越跑,吸引了包括孙楠\张斌等大量文体明星和普通市民的 线上线下参与。

  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中,体育,开始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开始真正实现了冬季项目和夏季项目的连接,且交相辉映。

  更产业:冬季产业,未申先热

  在竞技层面,夏季奥运会无疑比冬季奥运会要“热”很多。但从体育产业的发展及潜力来说,冬季项目及背后的产业链更为世人瞩目。

  杨扬曾有幸跟随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见了两次总书记。在会谈中,总书记提出了在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新农村城建化发展过程中,体育都将扮演重要的作用。老百姓生活质量提升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有场地设施,能有运动的机会。在这点上,冬奥会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的人,都能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这个项目所带来的独特魅力。根据第6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北京目前有17个专业冰场,室外滑雪场 21个。2015年元旦3天小长假期间,北京各滑冰场、滑雪场共接待游客约30余万人。同期张家口滑雪的人数,也是以20%的速度增长。如果按照官方描述的带动3亿人口参与冰雪运动,将是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贡献。

  冬季项目在产业方面所凸显的优势也很明显。随着冬季项目的持续升温,体育板块,尤其是冬奥相关的概念股,已经接棒网络剧,成为下一个主题投资热点。公开的 信息表现,包括法国、德国、荷兰、奥地利、以色列等国际滑雪装备,已经开始和张家口等地方政府合作。而国内的一些资本大鳄,也跃跃欲试地接力冰雪产业。

  试举我了解的两个品牌最近的布局:

  探路者——投入21亿,拟用于建设探路者云、露营滑雪及户外多功能体验中心、绿野户外旅行O2O、户外用品垂直电商、户外安全保障服务平台与补充流动资金。同时,大力推广新品滑雪服,还有望收购欧美滑雪品牌,进一步夯实户外用品行业龙头的地位。

  华录百纳——与河北省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河北省在冰雪产业品牌赛事领域开展合作,将在河北张家口市打造融合极限冰雪赛事、冰雪音乐节、演唱会、旅游文化节等于一体的“极限冰雪嘉年华”,该项目预计投资10亿元。

  按照华录百纳老总胡刚的说法,冰雪独特的场地要求及运动特点,势必将冰雪的生活方式,以及表演业及旅游特点的业态。滑雪的装备,旅游,娱乐表演,冰球的装 备,场馆,表演,培训等,都存在着现实的巨大拓展空间。通过冬奥会的辐射性及综合效应,我们在大幅度推广冰雪旅游开发,提升冬季项目竞技水平的情况下,还 能推动冬季项目在全国的升温。比如毗邻京张地区的冰雪资源丰富的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就具备极为丰富的发展空间。

  昔日冰上皇后陈露在直播之后感慨,真的希望这股持续中国北部的奥运会热,能波及到深圳这样的南方地区,让更多这些地区的孩子,能享受自己的冰雪运动的梦想。与此同时,在蛰伏深圳多年的她,准备在9月开办自己的冰上学校,加入到冰雪产业的洪流中。

  更国际:宋安东的范本意义

  在这次申奥陈述的最后关头,18岁的宋安东被增补进了中国代表团的名单。他也成为这次申奥代表团最年轻的成员。

  在大腕云集的中国代表团中,被姚明称为颜值高、戴冰球帽可惜的宋安东,其入选很具有符号意义。在打造MADE IN CHINA的世界巨星路上,姚明和李娜这两张曾经强势的名片,都只是代表夏季奥运会,且都已经退役。在这种情况下,上月刚刚改写NHL选秀历史的宋安东, 就有些恰逢其时。尽管他有些青涩,职业前景尚未定型,且将面临诸多的挑战,但他却很好地传递了,在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道路上前进的中国的国际化心态:他 年轻,时尚,自信,进取,经受过高等教育,熟悉国际规则,且通过家庭培养模式这个基因培养体系。中国人通过年轻的这张面前,想全世界传递这样的价值观:给 我们一个机会,我们将提供无线可能。

  “在五棵松的时候,你也许能看到宋安东,他出生于北京,具有良好的教育,他希望能入选中国队。”姚明在申奥陈述中表述,“在中国,千千万万年轻人需要这样的年轻偶像。”

  姚明和宋安东,两个不同的特点,两张不同的国际名片,涵盖了体育的所有的内涵和体验,传递的都是中国符号。相这也是中国2000多页申办报告中的核心环 节,也是这届奥运会最新增加的环节——运动员体验。正如7月31日杨扬和李妮娜在各自的陈述中所说,在那个时候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秉持以运动员 为中心的理念,把方便运动员作为首要标准,在各个环节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服务,促进每个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这和2020年改革议题提出将运动员作 为奥林匹克运动中心的理念合拍。

  “在中国,你将享受到最人性化的设计,以及智慧奥运村的理念,”杨扬表示。而她的陈述伙伴李妮娜则从当年“扛着雪板,爬上满是积雪的斜坡,没有滑雪缆车, 仅有2处空中技巧场地”的过去,走向“超过10处专门设计的空中技巧场地”,证明中国冬季项目发展的沧海桑田。运动员体验还包括在文化方面,李妮娜不失时 机地代表中国向全世界年轻人发出倡议,“如果2022年北京能够举办冬奥会,将在中国传统的春节期间,这将为来自全世界的运动员提供一次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的绝好机会”。

  这是先进的中国的一个姿态,也是北京申奥代表团世界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这方面,北京从2008年开始做了很多的工作,无论是赛场还是居住、交通等环节,北京都具有非常好的条件。中国当然拥有这样的自信。

  打量中国这三次冬奥会的申办历程,无论是申办流程、考察和评估环节,还是最后的申述准备,自信的中国人在如今,开始不疾不徐,细致而不乏大手笔(这个细 致,包括奥运村运动员每个可能的细节,陈述大使们的服饰),自信幽默而又尊重对手(在各个报道系列中,我们有对唯一竞争对手阿拉木图发自内心的尊重,而非 刻意的敷衍。)尊重规则却又符合中国实际。也许,这就是世界化给我们最大的一笔馈赠。

  记住他们的承诺:2022年,中国将给世界一个惊喜。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冬奥会冰雪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