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强:德国队映证坚持与融合的功效

2014年07月15日14:56   体育专栏  作者:颜强  

  二十四年,德国足球又一次登上巅峰。

  二十四年前,贝肯鲍尔率领的那支最后的联邦德国队(微博),将世界杯冠军作为“送给全德国人民的礼物”。柏林墙被推倒,德国统一,然而德国足球并没有随着第三座世界杯继续攀升。贝肯鲍尔挂冠而去不到十年,德国足球跌入了一个低谷,虽然有过1996年欧洲杯的荣耀,然而在世界杯上的征途,从美国到法国,哪怕韩日世界杯上沃勒尔带队取得的亚军,留下的更是“严谨、坚韧、机械、效率”这一系列褒贬含义复杂的形容词。

  二十四年后,勒夫的德国队,历经120分钟苦战,打败顽强团结并且拥有巨星梅西的阿根廷队,成为第一支在南美洲夺取世界杯的欧洲球队。这一支德国队、这一个时代的德国足球,所具备的底蕴和实力,更要强于二十四年前的德国,因为这是在一个完善健康体系下,扎根于本土,不断自我更新、汲取大量新鲜营养,而构建成功的德国足球新体系。在巴西夺冠之后,仍然会有“德国队走运”、“德国机械战车”等评语,然而这次成功的背后,坚持与融合,将给德国足球继续向前,积蓄更长久发展的动力。

  卫冕冠军西班牙的失败,意味着欧洲杯世界杯三连冠的西班牙国家队时代告一段落,西班牙国家队败了,西班牙足球还没有失败。在未来的世界足球争霸过程中,德国最有可能挑战西班牙和拉丁足球世界,甚至开创一个属于德国足球的新时代。

  一切都要追溯到2004年7月26日这个节点,这并不是德国足球复兴的开始。事实上,1998年法国世界杯和2000年荷兰比利时欧洲杯失败后,德国足球已经开始了由上至下的改革,从青训人才选拔、德甲联赛重新架构到科技手段引入等等,2004年葡萄牙欧洲杯,德国队再入低谷,沃勒尔去职,德国足协选择了一个此前从无执教经验的争议人物:克林斯曼。

  “金色轰炸机”所具备的国际视野,和锐意创新的性格,是德国足协做出这一决定的重要依据,克林斯曼身边勒夫和比埃霍夫这样的搭档,同样为他加分。克林斯曼并没有在德国队主帅位置上干太长时间,然而他开始的一系列变化,例如借鉴英超等国际联赛的足球风格,提速德国国家队进攻节奏,例如和科隆体院进行合作,大量使用量化足球科技数据,例如加速国家队阵容之革故鼎新、大胆启用新人,如同一股春风,让基础雄厚、自律性极强的德国足球,焕发出新生活力。

  克林斯曼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后去职,带领一支年轻球队在本土世界杯进入前三,预示着未来希望。德国足协没有改弦更张,沿用克林斯曼的助手勒夫。随后三届大赛,勒夫交出的答卷,是总能进入前四,却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这种现象,和德国媒体批评德国体育在奥运会上存在的“铜牌综合症”如出一辙。

  然而勒夫没有因为临门一脚成功的迟迟到来,而延缓德国足球融合的脚步。青训的成功,是德国足协乃至德国社会,对于足球系统性投入的业绩,国家队风格的改变,由克林斯曼开始、勒夫发扬光大,德国队的进攻越来越“性感”。在阵地进攻、控制球和渗透能力屡屡受挫于西班牙国家队及西班牙俱乐部情况下,德国足球开始尝试以快破巧,瓜迪奥拉在2013年掌印拜仁,更集中体现了德国足球对西班牙tiki—taka控球渗透风格的学习。

  这一系列的改变和创新,都基于德国足球本土的基础,都以德甲联赛作为依靠。从克林斯曼至今,德国国家队的主力阵容,主体构成一直是德甲本土球员为主,对阿根廷的决赛阵容,只有厄齐尔和许尔勒两人效力英超,其余都来自德甲各俱乐部。德甲联赛过去10年,都是全球最健康联赛,不仅大部分俱乐部保持盈利,而且俱乐部股份构成以球迷为主、青训是俱乐部重要构成部分——由是德国足球具备了自主培养人才、联赛健康经营和国家队实力稳步提升的完整结构,再加上国民参与程度、足球人口数量全球领先的大环境,所以在决赛之前,勒夫可以说,哪怕这一届世界杯德国队功亏一篑,德国足球的长远未来不用担心。

  坚持传承与积极融合,是这二十四年德国足球沉浮带给世界足球的经验,是这一座世界杯背后的奥秘。这还不足以说明德国足球就将称雄世界,僵化与抱残守缺,曾是德国足球失落的病因,也是东道主巴西本届世界杯惨败原因。

  决赛当中的梅西,身体明显不在巅峰状态,即便如此,他带领的阿根廷,距离击败德国,也只有一线之差。足球的公平、世界杯的美妙,都在这毫厘的差距、幸运与否的瞬间。但是像德国这样,始终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足球,坚持自我风格,同时虚心对外学习,才是一国一族足球发展之道。

  四年前的南非,西班牙坚持半个多世纪注重技术的足球风格、与全攻全守哲学融合的足球体系,终于开花结果。德国在巴西,又一次映证了坚持与融合的功效。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德国 世界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