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温格挑战阿森纳“窘境”

2013年12月11日09:58   体育专栏  作者:方寸  
温格温格

  到大英帝国去当足球教练,那是鲁班门前弄大爷,关公面前耍大刀。温格就是想劈两斧子给鲁班看看,耍几个把式让关公瞧瞧。他渴望这样的挑战。

  困难是一块试金石。在有雄心的人眼里,它就是一个阶梯,一块垫脚石;在懦弱的人眼里,它是刀山火海,是蜀道天堑。“苍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英雄都信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没有困难就没有角色的差别。英雄都是困难造就的,战胜的困难越大,拥有的台阶越高,战胜的困难越多,拥有的台阶越多。好好学习,并不一定能够天天向上,只有学到了战胜困难的智慧与勇气,以及踏实行动的能力,才可能天天向上。

  困难又如同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的大山,总能吸引到各种各样的攀登者。人,特别是年轻人,都渴望成就与众不同的自己。区别是有人知难而退,心心甘情愿,终知有能为有不能为;有人一味奋进,葬身山间,死不瞑目,遗憾否?无愧否?只有天知;有人登高回首,终识自我之渺小,从此抱道守真,福泽他人,名垂后世;有人登高环视,目无一物,从此不可一世,祸害社会,遗臭万年。

  困难一般都不是飞来的天灾,而是人自找的机遇与挑战。野心或是雄心有多大,困难就有多大;野心或是雄心有多少,困难就有多少。一个人能否成为胜利者,要看他选择的“困难”与他的体力、智力和心力是否匹配。若是困难大于其“三力”,则可能“遇难”,反之,,则必可能凯旋。每个人战胜困难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而战胜困难的冲动又是无限的。有人在无限的冲动中最大化地成就了自我,有人在无限的冲动中最大化地难为自己。没有困难的折磨,成功的喜悦便不会“呱呱”坠地。

  人生类似于跳高比赛,许多人都是直到越不过杠杆才肯罢休。失败之后,总结经验教训,刻苦训练,再进行下一场比赛,如此循环往复,直到跳不动为止。只有个别的运动员见好就收。不过,在人生的竞赛中,失败或退赛的人往往把失败归咎于客观原因,而田径场上失败的运动员大多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

  温格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他只有迎难而上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但温格并不是一个盲动的人,他预想了走进英超,接过格拉汉姆曾经创造过辉煌的球队的各种困难,但还是有许多困难超过了他已经十分丰富的想象。

  英国是个什么地方?现代资本主义的根据地,现代足球的快乐老家。在这个有着150多年足球传统的国度,并没有聘请外籍教练的传统。这与中国不会花钱请一个外籍乒乓球教练、日本不会去聘请一个外籍相扑教练一样,是很自然的事。温格要想轻易在这儿获得信任,甚至是基本的合作,都是十分困难的。不过,温格却觉得这正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媒体喜欢挑事,如同苍蝇热衷臭味。对于温格到来,《伦敦标准晚报》体育版的头条采用了这样一个标题:“阿尔塞纳,谁?”这个标题正是此前温格职业生涯的缩写,也是当时他在英国球迷心中地位的写照。没有人知道他的过去,也就不知道他是谁。温格每走上一个新岗位,都要面对怀疑。温格与阿森纳的名头,有着十万八千里的差距,质疑诘难自然是铺天盖地。

  温格在怀疑的氛围中开始了工作。这并没有让他感到意外,令他震惊的是阿森纳的境况:球队的硬件设施和名声相差十万八千里,训练中心破烂不堪,更衣室惨不忍睹,主教练连一间办公室都没有,甚至与日本俱乐部的条件相比,都是天上地下。更令人头痛的是,球员们普遍酗酒和赌博,毫无纪律性可言。在功勋教头格拉汉姆因违规参加球员交易而被解雇后,他带出的那批球员完全失去了状态。俱乐部仿佛一艘即将倾覆的沉船,许多人都想着逃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温格 阿森纳 英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