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群:“亚洲外援”往哪里去?

2013年09月05日14:58   体育专栏  作者:苏群  
阿巴斯阿巴斯

  姚明向亚洲外援说“不”,创下了三外援政策实行五年来的先例,这个政策寿终正寝,或许就从这里开始。

  对姚明此举的看法,圈里圈外并不一样。从球迷层面讲,中国男篮的马尼拉惨败过去不到一个月,犹在眼前,加上姚明本人的公信力,球迷赞多弹少。在圈内就会多一层解读,比如认为姚明不想为亚洲外援多掏一份钱。两种看法对立,我宁愿和球迷站一队。

  姚明的上海大鲨鱼资金不如有些队宽裕,这并不假,但受资金限制的球队并不止姚明一家,青岛、福建、天津早早定下了马丹利、巴赫拉米和阿巴斯。一项政策存在,篮管中心也不想做改变,那么利用政策壮大实力是俱乐部选择的权利。但作为当年受益于亚洲外援政策一举杀进四强的上海队,敢于对亚洲外援说“不”,还是需要一定的胆量。

  亚洲外援政策的实行,始于北京奥运会后,当时的目的是缩小弱队和强队的差距,让比赛更激烈,减少一边倒的比赛。还有一个隐性原因,那就是中国篮协在亚篮联还算强势会员,给亚洲其他协会的球员单开一门,显示的是中国职业篮球的气度。

  五年过去了,中国的职业篮球CBA发生了巨大变化,亚洲篮球的格局也今非昔比。五年前的联赛,山西队引进火箭队球员“棒子”韦尔斯产生巨大轰动效应,但那个赛季他们全年投入不到900万元,五年后NBA大牌已遍地皆是,各队平均年投入已在3000万至4000万元。而随着CBA投入规模的无限扩张,中国篮球在亚锦赛的名次由冠军变为亚军,然后变成第五名。

  在实行三外援的五个赛季中,有四个赛季属于神奇的“阿巴斯季后赛定律”,在上海、北京、福建和山东都非常灵验,他的身价也打着滚往上翻。阿巴斯在上海月薪2.5万美元,到北京变成4万,在福建7万,山东10万,这个赛季到天津已达12万美元,其增长率超过了CBA投入规模的增长率。与阿巴斯现象相反,亚洲其他外援并没有产生神奇效果,上赛季除山东之外,没有一个亚洲外援帮助球队进入季后赛。山东队打进总决赛,阿巴斯功不可没,不过众所周知,他们并非只靠阿巴斯的神奇,这几年为全运会培养的后备力量日趋成熟是根本原因。

  福建签下巴赫拉米之前,亚洲外援政策几乎就是“阿巴斯政策”,可以这样预计,如果巴赫拉米在福建取得阿巴斯同样的效应,他目前超过40万美元的年薪也会有20%以上的涨幅,这样的身价,已经与非NBA大牌的美国外援相当。如果弱队的国内球员总薪水以平均1000万元计,那么这两个亚洲外援的收入占到国内球员收入的1/4至1/3,再签两个美国外援,全队仅球员工资一项就接近2000万元。

  姚明的逻辑是,签亚洲外援只能签阿巴斯(或巴赫拉米),不签亚洲外援,那么上海队的美国外援可以用4节7人次,外援总支出减少1/3。有亚洲外援的话,满打满算外援可获得240分钟内的120分钟出场时间(48+48+24),占了全队一半的时间;没有亚洲外援,外援满额出战消耗84分钟(48+36),可以多出36分钟给本土球员,等于完整的三节时间。如果外援的能量利用合理,比如挑年轻体能好的美国外援,令其满负荷出战,而且多出来的36分钟分配得当,年轻球员争气,其少一个亚洲外援的损失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大。所以,即使姚明不提“让国内球员有更多出场时间”,放弃亚洲外援也并非下策,姚明更以实际行动实践了他在亚锦赛期间的诺言,为其他球队做出了表率。

  上赛季阿里纳斯的伤病搅了上海队的局,如果他们在新赛季靠两位援打得有起色,那么三外援的合理性会进一步遭到质疑,会有更多资金不够宽裕的球队效仿。作为CBA的管理和经营机构,篮管中心应当在政策上鼓励花小钱办大事,弱队外援4节7人次可以作为过渡政策,甚至在一定时期内允许弱队4节8人次,这样仍比三外援政策多出24分钟给本土球员。至于阿巴斯和巴赫拉米,如果他们已经有了美国外援的实力和身价,不妨和美国外援平起平坐。

文章关键词: 亚洲外援 姚明 CBA 阿巴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