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迷又吵起来了,关于孙铭徽是不是本土第一控卫。
我不喜欢球迷为了球星的排名、地位吵架,但这一次吵架我喜欢。对中国篮球来说,这是幸福的烦恼。
过去,球迷争吵这样的问题,是从看不起本土后卫的角度。虽然他们都是自己人,但跟外国后卫一比,球迷觉得他们不行。偏偏CBA的球大多控制在外援手里,这样一来,越对比越寒碜。
现在,吵的是哪个控卫更好,更好的后卫,当然更应该成为国家队第一控球人。这是一种良性的争吵,说明我们的后卫人才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尽管在整体上,中国男篮仍处在低谷,有的位置还很薄弱,人才稀缺,可是在1号位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起色。
我这里列了一张表,你可能会说,林书豪怎么在里面?他不是外援吗?没错,书豪是外援的身份,但他带着中国人的身体和NBA的经验来打CBA,他是一个特殊的外援,非常适合作为标杆,来衡量中国后卫的水平。
在疫情之前,CBA正处于最后一年使用双外援的赛季,多数本土后卫、尤其是打1的控卫,机会仍被限制。疫情之后复工,外援大多被挡在国门之外,客观上提前实行了4节4人次。这给大量的本土后卫创造了机会,而且成效喜人。
老面孔不说了,年轻一代后卫中,我们惊喜地看到了四川队的袁堂文,居然有两场赢球的助攻达到16和14次。广东队失去了马尚·布鲁克斯,杜锋除了用赵睿,还给徐杰增加了很多时间;赵睿停赛三场,胡明轩顶替了他的角色,展现了出色的爆发力和组织能力。
其实在疫情之前,孙铭徽已经压制不住,如同春笋顶开了沉重的石头。浙江广厦这个赛季频繁更换小外,后来几乎绝望,正是孙铭徽把1号位扛起来。进入12月以后,直到因疫情停工,他在13场比赛中平均每场得20.5分。
复工之后,我们看到的孙铭徽不仅保持了疫情之前的冲击力、爆发力,防守一如既往,而且他的大局观有了更大的提高。一个控卫,在进攻的同时能把全队串联起来,为胡金秋、刘铮、苏若禹、李金龙创造机会,最近4场有3次助攻达到以10+,说明他正在变得成熟。
孙铭徽的个人技术正在变得越来越全面,这是以他出色的身体素质为基础的。作为当年的扣篮冠军,孙铭徽启动速度快,左右两侧都可以自如地突破,转身技术娴熟;在篮下,他更是大大增加了对抗能力,保证在内线挤压之下,仍能保持出色的平衡。此前丁彦雨航也曾用同样的方式撕破外线防守,现在除了孙铭徽,吉林队的姜宇星爆发力也极强,但他还需要开发出投篮。
一个优秀的后卫,同时还得擅长防守,否则对方进攻的时候,自己就会成为软肋被抓住。中国球员和黑人小外相比,无非是身体素质吃亏,我用你打1,你却总是被小外逮住死打,教练就不敢用了。
防守恰好是孙铭徽的特长。这个赛季他已经有7场球的抢断数达到5+,在助攻排名靠前的本土后卫中,他平均抢断3次,高居第一位,接下来是赵继伟和赵睿。
由于这几年CBA球队选材观念的转变,中国本土的后卫尤其是控卫,正以批量形式诞生优秀的人才,而且特点各异,百花齐放。
郭艾伦仍然是突破速度第一的后卫;赵睿和孙铭徽是冲击力很强的类型,身体素质突出;赵继伟和徐杰身材不高,但大局观强,策应技术突出,属于头脑型的后卫。后两种类型的数量难分伯仲,彼此竞争,实际上已经冲击了美国外援在1号位上的价值。如果我有了本土的好后卫,为什么还要把钱花在这个位置上呢,为什么不可以去找得分能力强的前锋或内线呢?
4节4人次下赛季就开始实行,即使今年的后五名,也只能用4节5人次,最后一节强制单外。这等于强迫各队做出选择,你想给你的国产内线机会,还是想给国产后卫机会?只能选一个,谁也不能靠一大一小两个外援包打天下了。
回到最初的话题:孙铭徽是不是已经成为本土第一控卫了呢?
当我们认可了国产后卫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这个问题太好回答了。首先,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脱离球队整体的个人排名比较毫无意义,这是我一贯的立场;其次,我们的国家队主教练有了更大范围去选择,类型多样,他们现在可以从容选择三个1号位,到底让谁打先发,是基于阵容类型、战术要求而定,跟所谓的排名毫无关系。
现在国家队的选人,对一人多能要求很高。你不能只会做一件事,比如偏重传球,或者偏重突破,或者偏重远投,你得什么都会。你也不能只会打一个位置,必须至少能胜任1、2号位,最好3号位也能打。这样,教练可以从容设计“双控”、“三小”这样的特殊组合。
孙铭徽的强势进步,证明他已经进入自己的黄金年龄。他的比赛气质突出,气场强大,头脑冷静,这一点,是国家队教练最喜欢的。任何一个教练,如果在郭艾伦、赵继伟、赵睿、孙铭徽和方硕中间难以取舍,后面还有胡明轩、徐杰这些年轻人竞争,这种烦恼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那你们就接着吵吧,这种吵架我喜欢。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