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汕:乔丹让球迷如醉如痴的岁月

2014年03月02日10:46   体育专栏  作者:金汕  

金汕:乔丹让球迷如醉如痴的岁月

  北京市民在民国年代、五六十年代、改革开放年代都喜欢篮球运动,而且身体力行者都超过足球。直到今天篮球依然在北京市民中最受欢迎的娱乐和锻炼方式。

  北京市民打篮球的主要分几个群体,最主要的是学生。

  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一方面中国职业篮球赛如火如荼,另一方面北京市民尤其是学生中掀起一股强烈的篮球热。这股热潮有利于市民的身体锻炼,也大大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1.NBA转播与“乔丹现象”带来空前篮球热

  虽然NBA是美国的篮球职业联赛,但他们推广篮球文化与开发体育产业的创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中国篮球运动的普及受到NBA的巨大影响也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NBA赛事在中央电视台的直播,篮球运动在群众中得到了空前的普及。直接目睹世界最高水平的赛事让篮球迷们大开眼界。

  那个年代也的确是一个巨星辈出的年代,在多个领域都造就了直到现在仍无法被取代的“神级人物”,他们的名字后来就直接与那项运动画上了等号,比如马拉多纳与足球,亨得利与台球,塞纳、舒马赫与F1,当然,还有乔丹与篮球。

  90年代初期,球迷们在电视台只能看到一些NBA的精彩集锦与转播,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那支真正意义上的“梦之队”风靡了全世界,职业球员首次进入奥运会,让人们领略到他们在全方位控制比赛和碾压对手的实力。巴克利和马龙的霸道、伯德与穆林的神准、斯托克顿与约翰逊的穿针引线、罗宾逊与尤因的坚如磐石、德雷克斯勒与皮蓬的无所不在……而众神之上,还有一个高高在上的乔丹。直播时我们看到很多欧美球队的球员在赛事间隙都跑到美国球员席像粉丝一样摆出各种POSE与自己的偶像合影,这个有趣的画面也成为那支梦之队在世界球迷心目中地位的一种写照。

  现在是通州体育场董事长的王爱军谈起那段岁月,仿佛总有说不完的话。他回忆说:“90年代中期,北京地区突然有了一个自己的有线体育电视台(后来与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合并),当时直播了大量NBA赛事,也没什么广告,比赛中间也是各种集锦,我一看就是一天,也让我对NBA越来越熟,当时自己和人比投篮,会站得比三分远出一两米,管那叫投NBA的三分,一切都与国际接轨吗。当然业余爱好者这么远投篮命中率很低,但大家就是要学NBA的范儿。我现在记得最清楚的也是那时那拨儿人的名字,当时最火的球员是‘便士’哈达威和格兰特·希尔,解说老说他们两被视作乔丹的接班人,让我更加遗憾看不到乔丹的比赛了。结果突然有一天,退役几年的乔丹回归了,当时真跟做梦一样,记得什么新闻里说,这消息一传出,美国几家公司股票立刻狂飙上涨几十亿。后来的故事不用说了,一代传奇,永远的传奇。”正是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当时还做着钢材生意的王爱军决心在自己居住的北京通州建一个体育场,这个愿望后来实现了。体育场里的露天篮球场不收费,篮球爱好者可以在此锻炼和增加球技。

  现任淘宝无线事业部总监的尚文回忆,18岁他在首师大中文系念大学,成天泡在篮球场,当时在那片儿也算打得还可以。那拨人没有人不爱乔丹的,也时常模仿他的各种广告、动作,操场上成天有一帮人吐着舌头打球,然后找朋友当演员,反复重现最后一次夺冠时把拉塞尔晃飞的那个绝杀,好像把我们带回到了小时候。现在虽然很少打球了,但是收藏乔丹鞋依然是我一个狂热的爱好。毫不夸张地说,在那个年代看到乔丹的比赛太幸运了,他改变了我的人生,至今影响着我,永远要像公牛那样不服输,坚持到底!

  NBA虽然在美国职业运动联盟里只排在第三,但是因为乔丹的存在,他们近二十年的全球推广率绝对排在第一名。身为70后的央视人物频道编辑黄鹏对乔丹也是情有独钟,从中学开始,他的床头就一直贴着大幅的乔丹海报。黄鹏回忆起他追乔丹,也是滔滔不绝。黄鹏说,大学时就有一个困扰,就替乔丹操心:乔丹平时怎么出门儿啊,他这样儿还不得走到哪儿都有一帮粉丝跪下要签名?

  2004年乔丹来北京,乔丹的崇拜者在中国何止千万,不要说北京,外地的媒体和球迷都早早来此等候,哪怕亲眼看“飞人”片刻。乔丹爬长城,不少媒体和各地球迷闻讯赶来,“飞人”一出现欢呼声一片,就差山呼万岁了。虽然有不少安保围住乔丹,但还是能在距离几十米的地方目睹他的风采。乔丹开始爬,大家跟着后面,岂料他大步流星,很快与追星族拉开距离,球迷越追越远,大家也服了,“飞人”是全世界最有运动天赋的人,怎么可能追上他呢?为了满足北京和各地赶来的乔丹迷,有关部门决定让这位篮球皇帝在东单体育场与篮球爱好者见面。这一天不到7点,东单体育中心外就有了第一批球迷;一个多小时后,不仅拥挤不堪,有的球迷甚至爬上附近的建筑工地或者体育场的栏杆。不少球迷高举着各种印有乔丹大幅照片的海报或者杂志。崇拜者中还有美国驻中国大使雷德的夫人也带着两个小女儿来到东单,她手里还有组委会的邀请函!……

  央视《人物》编导黄鹏当时正在外地拍片,错过看乔丹登长城,不能错过东单“朝拜”了。他立刻订票飞回了北京,然后骑自行车去了东单。黄鹏家住劲松,他知道开车去肯定没地儿停,上中学时候也老去东单,就骑车去的,他到得很早,但是球场早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了,看到那种山呼海啸的景象,黄鹏也吓了一跳,但还算比较平静的,他想的就是能看一眼真人就行了,就满足了,不可能冲前面去要签名什么的,这点理智还有。但好多人就站在汽车顶上,一些简单搭建的遮挡的板子也被球迷们掀翻了,组织方根本无法维持秩序,警察也非常焦急,一直在紧张地沟通。中间有人喊了一句,来了嘿!一堆人立刻转过头去,黑压压的一片,像拍电影一样。后来,黄鹏最担心的事果然发生了,因为有关部门怕安全出问题,取消了这次活动,乔丹乘坐的“道奇”从东单旁边经过却没有进来。但是好多人仍然觉得他会来,又足足等了几个钟头才散去,有的球迷在那默默地哭泣,有的球迷很不满,甚至情绪激动。也有一些球迷痛哭流涕地说:“乔丹是我们心目中的神,我们虔诚就足够了……”

  黄鹏编导等了半个多小时,因为他觉得看到那种人潮散去的景象也挺有感觉的,然后他失望地骑回家,刚进门就又听一个北京体育台的记者哥们儿说,乔丹晚上有一次活动,几点几点左右回国际俱乐部,问他去不去?黄鹏立刻又杀到了建国门,这次人没那么多了,但是有好多看着像港台来的电视台同行,在那架着机器远远地拍。过了一个多小时,看到两辆黑色的道奇驶进了停车场,那些记者也跟着跑进去,黄鹏就没再往里追,虽然什么都没看着,但他觉得他肯定在那两辆车里,反正自己也尽力了。下次假如有机会,还是想更近距离地一睹他的风采。黄鹏如今年过而立,还在做着少年时代的乔丹梦,他小时候有两个偶像,一个是金庸,一个是乔丹,作为央视《人物》的编导,现在他正在拍金庸的传记,这圆了他一个梦,北京奥运会期间,姚明的那期节目也是他拍的,不知将来有没有机会拍乔丹,想起来总是一声叹息。

  而随着“乔丹热”到后来的“科比热”“詹姆斯热”“姚明热”,一批青少年篮球爱好者也把他们奉为模仿的对象。后来很多教练辅导业余球队,都异常不解他们为什么如此不顾自身条件地学NBA,说:“现在的孩子受NBA影响太大,他们总是模仿乔丹突破、上篮、远投,也学着乔丹吐舌头,就是不爱传球。有时候他能从后场一直带到篮下,一会两腿中间运球,一会儿急停跳投,有时候用一只手抓住篮球在手里晃来晃去。曾经担任过少儿训练教练的王爱军不止一次臭骂过他们‘你的手多大,乔丹的手多大?你跳多高,乔丹跳多高?!’你怎么不看看乔丹怎么传球啊?你们再吐舌头留神把舌头咬下来!”

  (本文摘自我后天问世的《当代北京篮球史话》,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周二在五棵松体育馆门前,出版社将派人在京粤篮球赛前销售,书价35元,现场28元)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乔丹 球迷 NBA 北京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