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十年回忆:借奥运起航 09升级助推发展黄金期

2013年09月28日14:27  华奥星空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体育专电 题:中网涅槃 十载图志

  ——中网十年回忆

  新华社记者王浩宇 王春燕

  对于中国网球公开赛,很多人的回忆是从2004年启程的。其实,早在1993年男子职业巡回赛就已登陆中国并落户于北京,这项每年一届的赛事于1997年正式更名为“中国网球公开赛”。然而,1998年这项连续举办了5届的公开赛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销声匿迹,直到2004年才重新起航。

  2004,是中网涅槃的年份。

  借奥运“东风”起航

  北京申奥成功,让中国体育市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借助这股“东风”,中网拿着了一份为期十年的主办合同,于2004年重新起航。

  怀揣着将中网打造成和澳网[微博]、温网、法网、美网并立于世的第五个大满贯赛事的梦想,组织方投资数千万元人民币,打造了当时亚洲最好的网球场馆——光彩体育馆网球运动中心。

  但由于奖金和积分相对寒酸,中网起初只能用高额的出场费来吸引明星球员参赛。不过这一招也颇为见效,首届比赛来参赛的就有萨芬、费雷罗、莫亚、小威[微博]和莎拉波娃[微博]这样的强手,最终“沙皇”萨芬和“黑珍珠”小威分别捧走了那一年的男、女单打桂冠。

  然而,涅槃后的中网与高水平网球赛相比仍是“形似而神不似”,暴露了明星拿钱后“打酱油”、看台上人气不足、票房收入不理想、赛事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重新上路,中网要补的课还有很多。

  缝缝补补创品牌

  经历了2004年略显稚嫩的起步后,中网从2005年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首先解决了成本虚高的问题,将办赛费用缩减到了600万美元(当时约合4800万元人民币)。

  减少投入并不意味着降低品质。作为一个ATP[微博]三级赛事和WTA[微博]二级赛事组合而成的比赛,组委会深知明星出场费的必要性,花费了三分之二的预算以确保赛事的号召力,并在筹备组织的细节上狠下工夫,请来了很多有经验的“洋员工”,一方面提高服务质量,一方面对中方人员传道授业。

  中网在2006年完成了一次技术上的飞跃—— 引进“鹰眼系统”,这是该技术首次在美洲之外的赛场上使用。此外,中网还设立了自动气象站以掌握赛会期间的天气情况,并提前制订好雨天应急方案。

  经过技术上的完善,中网在2007年开始将重点放在“网球文化”的传播上,融入了如嘉年华等娱乐元素来吸引各层次的观众来到赛场,来自赞助商的资金也逐渐水涨船高。而随着李娜[微博]成为种子选手,彭帅打入四强,女双被视为夺冠热门,中国女选手的崛起也让中网更具“眼缘”。

  2008年,中网进一步和国际赛事接轨,宣布男、女比赛不再分前后阶段进行,改为同时举办。一张门票双倍享受,这对观众来说又是一大福音。

  不断改进之下,中网具备了蜕变潜力。2009年,中网迎来了腾飞的机会。

  升级之耀 乔迁之喜

  2009年是中网发展历史中的一座里程碑。

  这一年,中网全面升级,女子赛事荣升为WTA全球仅次于四大满贯的皇冠明珠赛之一,而男子赛事则成为ATP500分系列赛家族的一员。升级后的中网成为亚洲最高规格的国际网球赛事,也是亚洲唯一囊括男、女职业赛以及青少年赛的网球赛。

  赛事规格的提高,使中网不必再拿出巨额资金用于邀请明星。以女子比赛为例,升级为皇冠级别意味着世界排名前50名的选手都必须参赛。而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2009年中网的总奖金额也提高至了创造亚洲纪录的660万美元。

  完成升级之外,中网还搬进了新家——有“奥运花瓣“之称的北京奥运场馆国家网球中心,让自身的升级有了硬件条件的支持。

  伴随着2009年升级的助推力,中网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黄金期”。

  2010年,中网在比赛中运用了双鹰眼系统(唯一拥有该系统的非大满贯赛事),得到了当年WTA唯一的杰出创新奖。而之后的2011年,中网携李娜法网夺冠的喜气又添置了能容纳15000人的“钻石”球场。一时间,中国网球不但有了大满贯冠军级的球员,也有了大满贯级别的主赛场。

  “第五满贯”的追求,现在看来已不再是痴人说梦!

  时光荏苒,从2004年蹒跚起步到如今的高朋满座,中网在十年间取得的突破令世界网坛为之侧目。如今的中网已不单是一项国际性大赛,更是中国体育向世界亮出的一张体面名片。(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