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师杯场地众口难调 纳达尔嫌快费德勒嫌慢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13日02:17 东方体育日报 | |||||||||
本报记者 潘丽娟 纳达尔把嘴嘟成唐老鸭状,猛地吐一口气,“这场地对我来说球速太快了,我接连训练了几天,还是没有找到最佳感觉。”傻笑从他的脸上遁去。从头天训练起就开始抱怨不适应场地,直到开幕式他还是忧心忡忡。
同样的问题摆到费德勒面前,“这场地对我来说属于中等偏慢。”现场翻译怕自己听错,又问一边,“是的,中等偏慢。”瑞士球王心平气和地回答,“我真不觉得这场地有多快。” 从擅长红土场的西班牙语帮到可以实现草地球场温网三连冠的费德勒,大师们对旗忠的场地感觉截然不同,前者觉得困难重重,后者自信轻而易举。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块蓝色硬地球场在数天内会见证不少冷门的诞生。 俄罗斯人达维登科在莫斯科的室内球场,曾经和萨芬一起为祖国赢得戴维斯杯冠军,不过他对于上海的室内球场显然自信心不足,“其实我在室内场地的成绩从来都不好,打不好室内赛对我来说早就习以为常。这里也一样,我觉得球速太快了。”他老老实实说,然后瞥一眼邻座的柳比西奇,“伊万的成绩肯定比我好。” 柳比西奇也是个老实人,“我确实比较适应室内场地。”可惜他和费德勒同分在一组,“所以我指望的是输一场也不影响我出线。” 柳比西奇认为室内硬地场对选手适应性的难度不亚于红土场。“这里的场地和巴黎很相似,”这位本年度巴黎大师赛亚军表示,“难以移动脚步,难以保持平衡,相对而言更适合那些强力型选手。” 旗忠网球中心场地的难度究竟几何,还是让最老资格的阿加西来作个总结陈词:“我觉得这里没有费德勒所说的那么慢,也不可能像纳达尔认为的那么快。”老同志的观点一针见血,“关键问题在于这场地很硬,球的反弹很低,实际上速度不快,但是让你很难追上球。” 那么怎样的打法才能适合这片场地呢?“我不是那种经常上网的选手,也不会一味固守底线,我的秘诀在于比其他球员更加全面。”阿加西说道,看来丰富的经验和近来一天两练的苦练已经让他找到了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