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运动品牌调查中国企业崛起 鸿星尔克比肩耐克阿迪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09日09:27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随着2004年中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斩金夺银和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花落北京,点燃了13亿中国人心头上的奥运圣火,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了健身运动中。中国体育运动的兴起,也带动了中国运动品牌的崛起。鸿星尔克作为一支新兴的运动品牌,在短时间内异军突起,更是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品牌调查:鸿星尔克闯进三甲

  最近,《网球》杂志联合新浪网和网球网,由消费者评选出心中最受欢迎的网球运动鞋,耐克、阿迪达斯、鸿星尔克名列三强。耐克和阿迪达斯位居前列,似乎在情理之中,而鸿星尔克闯进三甲在业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些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国产品牌行吗?

  其实,在本次网球风云榜评选过程中,国产运动鞋品牌也和中国网球一样,倍受人们的关注,特别是鸿星尔克,尤其受到大家的青睐。究其原因很简单,“以鸿星尔克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在款式、工艺上都足以比肩国际品牌,而其最大的吸引力就是经济实惠。”

  在消费者津津乐道的“经济实惠”背后,鸿星尔克的新技术也成为其获奖的又一后盾。据了解,最新推出的2005年的新品就是在原有的技术上大量起用ERKE专业新技术,以更好的达到专业运动的全面要求。正是技术含量的不断提升,加上鸿星尔克在高、中、低档产品的市场结构一直比较合理,使其性价比远远比耐克、阿迪等外国名牌运动鞋更适合中国市场,因而备受消费者欢迎。

  对于这次品牌调查的结果,鸿星尔克集团一位负责人认为:“鸿星尔克能够获得这样的荣誉,离不开消费者的支持,但是中国运动品牌长期被耐克、阿迪‘压制’,希望更多的民族品牌能够崛起,一起赶超国外巨头,中国的运动品牌需要群体崛起!”

  中国运动品牌全面崛起

  实际上,国内运动品牌最近几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虽然耐克和阿迪这样的国外品牌依然居于塔尖,但鸿星尔克等民族品牌已经迎头赶上,其产品线几乎囊括了整个中高低档消费群体。

  据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最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拥有全球65%以上的体育用品生产份额”;“中国的运动鞋生产已经达到世界年产量的80%”,而且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企业占据本土市场的八成以上。

  现在的中国是世界体育用品生产大国,但不是品牌强国。虽然国内企业在销售量上获得的巨大成功,但这不等于品牌的成功,许多企业都意识到这一问题,因此做大做强品牌成了他们亟待突破的瓶颈。然而品牌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欲成就品牌,必先炼就品质。所以,技术突破就成了国内企业通往品牌之路的一道关卡,为此我们不得不提到鸿星尔克。鸿星尔克以专业运动品牌定位自己,长期致力于对产品技术的研发,同时也提高品牌内涵价值的延伸。

  据了解,鸿星尔克今年推出了四大功能系统应用于产品中,分别是高密度耐磨独立抓地系统、超强避震系统、包覆式稳定科技、内部空气循环系统。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代表鸿星尔克对自我研发科技的自信和对消费者的承诺,而且更加坚定了经销商对鸿星尔克的信念,势必会形成一波鸿星尔克的消费浪潮。

  体育运动和体育产业相互促进

  鸿星尔克的成功,也为国内企业找到了品牌建设的出路,众多国内企业都加大了产品的研发力度,当国内企业的性价比处于绝对优势的时候,中国运动品牌全面崛起更是指日可待。正所谓“天赐良机”,正当中国运动品牌亟待全面崛起的时候,奥运的商机,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专家指出,现在中国运动品牌已经初具规模,但国内品牌想赶超国际巨头,必须依托中国体育事业,立足国内市场,先做国内最受欢迎品牌,再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才能建立世界的中国运动品牌。面对国际竞争,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目标,鸿星尔克品牌负责人指出,“鸿星尔克是专业的运动装备提供商,不争做中国的耐克,而是要做世界的鸿星尔克。”

  体育运动的发展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中国体育的发展必定带动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北京奥运的巨大商机必将极大地刺激中国的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并且为中国运动品牌向世界亮相提供了最有价值的舞台。而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必定推动体育的进步,近年来中国运动品牌的大举崛起,为中国体育健儿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正如鸿星尔克集团总经理吴荣光说过,“从集团成立至今,确实为中国体育发展已经贡献了一份力量,但是仍觉得惭愧,因为我们一直梦想有一天让所有中国运动员在为国争光的时候,在登上领奖台的时候,都穿上中国的运动品牌!”

  我们期盼这一天早日到来!



 

评论】【网坛风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LB II新色曝光


鞋狂网友鞋柜


NIKE配色无极限


penny个人感受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