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集团总经理王力群:喜力公开赛是一个产业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2月31日23:01 外滩画报 |
王力群:巴士集团总经理,喜力公开赛的掌门人。1997年,巴士集团跨行业,以112万美元买下ATP巡回赛上海站,举办6届,并在2002年承前启后,首度举办顶级网球赛事大师杯。2004年成功申办3年大师杯,同时为喜力公开赛暂时划上休止符号。 〈一〉生意。"我们就是从生意的角度操作喜力公开赛,我们不是做一个game,而是一个产业。" 〈二〉幕后。"喜力公开赛是第一次完全由企业来操作的体育赛事,体育局在幕后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也是上海推动体育产业的一个举措。" 【再见】 在1997年之前,上海尚没有举办过像样的网球赛事。在那之前的网球,对于上海人来说,只是少数人的贵族游戏。而在1997年,喜力公开赛第一次亮相上海之后,上海的众多小区开始兴建网球场,在喜力最火爆的2001年,用新新体育总经理孙雷的话说,那年,他在自家门口的就已经订不到网球场地了。 作为ATP巡回赛国际系列赛事之一,喜力公开赛的级别并不高。这个级别的比赛,全世界有41站。然而它的存在,对于上海和中国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赛事本身。它并非开创历史,却对网球运动和体育产业,起到足够深刻的推波助澜。 作为喜力公开赛的当家人,王力群在七年前对网球知之甚少,经营七年后,当喜力影响了上海人的网球消费观后,他自己却是例外。12月14日中午,记者在王力群的办公室采访,这是一位西装革履却不爱领带拘束、热爱运动却不爱网球的老总。然而,这并不影响他对喜力和大师杯的决定,在他眼里,喜力更是一个新兴的投资项目,一桩生意。 《外滩》(以下简称“《外滩》”):2004年为喜力公开赛划上暂时的休止符号,是不是和今年的反应冷淡有关?是不是一个战略性的调整? 王:2004年有个特殊情况,这周是F1,下周就是喜力,所有的媒体都去采访F1,这样就相对把喜力公开赛的宣传效果埋下去了。不过,我觉得影响不是很大,从销售收入的角度看,票房收入还可以,和往年差不多。而且,人都有视觉疲劳,喜力公开赛看了六年以后,特别是上海人,眼界已经高了。如果说一直在一个水平上,可能市民、网球爱好者、市场就会感觉比较疲劳、单调。 《外滩》:听说在喜力公开赛和大师杯之间选择时,有种意见是同时保留两个赛事,但是最后暂时放弃了喜力公开赛,这是为什么? 王:大师杯是网球界年终最顶级的赛事,无论是它的影响力,国际关注的程度,还是赛事的要求、规则和举办比赛的成本、投入,观众的吸引,都是非常高要求的。所以必须全心全意、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如果你在样样东西都齐的一个购物中心门口开个小店,会不会有生意呢?经过各方面判断,暂时放弃喜力公开赛是比较理性的决定。 《外滩》:购买大师杯花了巨资,很多业内人都在担心能否收回投资? 王:应该用市场的眼光来看,高投入高产出,这很正常。在买这个赛事以前,我们就做了市场分析,三年后,最起码收支平衡。 我认为上海市场的承受力会越来越强。按国际上的说法,人均收入超过1500美元,对文化娱乐消费的需求就会非常旺盛。上海的GDP超过这个数字,所以这个市场的承受力一点没问题,而且随着今后三年的经济发展,承受力一定会更强。 犹太人有句名言,“早作判断的世界是不会穷的”。作为职业经理人,我已经对未来三年作出判断,至于判断得准不准,那就要由以后的实践检验了。 《外滩》:四五年后,当上海人被高手云集的大师杯赛吊高胃口后,还会对级别较低,依靠一两个明星选手支撑人气的喜力公开赛感兴趣吗? 王:我觉得这是两个概念,三五年以后,即便是举办,也未必是喜力公开赛,我们只是留一个赛事的壳,万一我们不做大师杯了,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个赛事的级别提高一点,或者去国际上做交易,留一点空间。 【产业】 喜力公开赛是第一次完全由企业操作的体育赛事,在业内,它的产业化成功操作被各地效仿,并相继在北京举办中国网球公开赛,在南京举办戴维斯杯。作为掌门人,王力群的哲学其实很简单,就是商人之道。 《外滩》:上海人现在都说“喜力公开赛”,已经没人知道那其实是上海网球公开赛了。 王:对。政府的推动、市场的吸引、国力的增强、市场潜力的诱惑,使诸多的赞助商纷拥而至。要知道,赛事的主要来源来自赞助商,赞助商要对市场感兴趣,才会投钱。喜力为什么连续7年赞助?因为首先喜力看好市场,并不是看好比赛本身,这是一个基础问题。 如果这个事情放在10年、20年前去做,做不成。现在去做,大量的国际品牌进来,我们中国的民族品牌也培育出来,这时候,这些品牌需要寻找载体,我们正好提供了这个赛事载体,非常软性地把赞助商推出来,这很重要 。 《外滩》:服务于赞助商和观众,很少有人把这点提得这么响亮。 王:作为一个赛事,我们的服务对象有两个,一个是赞助商,另一个就是观众。因为收入主要来自门票和赞助,赞助商和观众等于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赛事组织就是这样,所以我们现在国内很多体育赛事的赞助商留不住,赛事组织收了钱,但没有很好为赞助商服务,使赞助商花钱的价值没有真正体现。 《外滩》:体育赛事离不开赞助,但如今国内赞助商和组织者闹得鸡飞狗跳的有,打官司的有,相比您仅有六年的赛事经验,他们也有很长的组织经验。 王:问题就是这点,没有把赞助商看作衣食父母。运动员实际上也是在为赞助商服务,因为是赞助商发奖金给你,但很多人位置摆不正。 《外滩》:您在1997年之前完全没有运作过体育,但您的体育产业理念却是务实的。 王:既然承认体育是一个产业,道理很简单,等于你投资了一个新兴的项目,那么这个新兴的项目必须按这个行业的规矩去做,就这么简单,我的思维方式没有什么比别人聪明的地方。 问题是,我们原来把体育看成是一种游戏、一种竞技,没有把它理解成一种产业,而我们把它看做一个投资项目,投资项目就是一种市场行为。 【增值】 《外滩》:回顾六年喜力公开赛,似乎喜力每年只靠一两个明星选手支撑人气。从张德培、伊万尼塞维奇托起第一届的人气,到阿加西重创2001年喜力。选手的水准似乎已经成为喜力的症结。 王:这要看国际比赛的规则,喜力公开赛是ATP巡回赛国际系列赛事之一,这个级别的比赛,全世界有41站,它上面还有九站大师系列赛、四大满贯公开赛。我们为了保证赛事的成功,就需要请明星选手。在赛事成本中,每年都有一块预算专门用于请明星选手的。具体数字每年都不一样,行情在变化,市场和观众的要求在变化。 《外滩》:回顾六届喜力,您认为最大的遗憾和最大的成功是什么? 王:我觉得比较遗憾的地方就是气候对赛事的影响,因为第一年、第二年决赛都下雨,礼拜天的比赛只好顺延到礼拜一,很多观众都来不了。后来所以花了900万盖了个顶。比较成功的地方,我觉得经过这几年的推动,网球运动在社会推广比较普及了。 《外滩》:说说您六年喜力公开赛的心得。 王:我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必须对市场作出判断。当时我们买这个赛的判断非常简单,第一,外国人可以做好的事情,我们应该也可以。第二个判断是,高起点。因为网球赛事在国际上已经运作几十年了,形成了非常成熟的游戏规则,必须按它的游戏规则去做。比如,中国做任何活动都有开幕式和闭幕式,但是国际比赛是没有的。第三个判断就是专业化,必须由专家去做。第一届中,光请的专业服务公司中,外国公司就有五六家,所有的环节都是由国际上做过这些赛事的专业公司来做,巴士实际上就是协调机构。这样一来以后,起点就比较高,国际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都比较高。第一届的赛事组织很成功,被 ATP授予的“最佳新站奖”。 《外滩》:六年喜力公开赛,您从中真正的收益是多少? 王:因为整个网球赛事的国际化程度很高,我们也看了很多国际化的赛事,接触了很多,学到很多东西。对我来说,受益匪浅。 《外滩》:有媒体报道,2002年喜力公开赛的收益是几十万,这几年下来,喜力的盈利状况大家一直不太清楚。 王:喜力公开赛做了6年,2年亏损,4年赢利。作为一个投资项目,它总有个培育的过程。第一年我们有个很小的亏损。第二年就把第一年亏损的钱赚回来了,第三年就有微利。现在,我们买的赛事已经增值了,赛事的owner赚钱了。 《外滩》:您已经把喜力公开赛租给越南。 王:对,等于你买了一间店铺,这个店铺可以开酱油店,也可以开理发店。可以你来当老板,也可以他来当老板,但现在我们做房东了。 《外滩》:回首六年喜力公开赛,它的表现和您七年前的预期相比,是在意料之中?还是不如人意? 王:应该说,是在预期中的。 外滩记者刘莉芳/报道 彭辉/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