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辣”笔小新的篮球生活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11:14  中国体育报

  这是一群热爱篮球的狂人。

  大一报到没半个月,小余突然跑到萧萧面前说,我们一起打篮球吧。

  小余是一个面容清秀的女孩儿,萧萧当时是一个身材瘦长、剃着板寸的假小子。萧萧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个有些眼熟但不知道名字的女孩儿,点头答应了。很快,小余定下了第一次打球的时间,大宝、小琼、阿帮,还有几个男生以及一群拉拉队。

  在小余的“篮球”攻势下,彼此间很快就消除了陌生感,成为要好的球友。几乎每周一次,来自同一个系不同班级的球友们都要在篮球场相聚,阿飞、安大、阿威、小旋子等等都是“辣笔小新”的“对手”。有时候,室内篮球场地不够,她们宁可顶着上海的烈日围着球转,曾经有一次因学校篮球场地爆满,她们为解球瘾不惜淋着小雨到学校附近医院的室外篮球场,打到跑不动为止。

  现在,“辣笔小新”已经成为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新闻系的一个传说,但对“辣笔小新人”来说,大学生涯的“篮球情”已成为MSN、QQ、手机短信、校友录曝光率最高的话题。

  “辣笔小新”的诞生

  说实话,“辣笔小新”这个名字改自日本

动画片《蜡笔小新》,但此“辣”非彼“蜡”。

  采用该名字很简单,一是琅琅上口、耳熟能详、名扬四海,二是篮球队的姑娘们虽都是新闻系的学生,但脾气都很“辣”:小余平时嘻嘻哈哈,球场上是中路的一霸;大宝平时斯斯文文,球场上却毫不留情;阿帮和小琼私下都温柔贤淑,场上却雷厉风行、吓破他人胆;萧萧场上场下脾气都很火爆。所以总结这个队名:贴切、到位。

  大二时,小余带着大家与大一新生过招,从中“挖”到了一个宝贝——媛儿,媛儿身高1.72米,当时辣笔小新最高高度萧萧才1.68米。最巧合的是,媛儿不仅身材高挑,皮肤白里透红,说话也极其温柔,但赛场上的她却如猛虎下山,势不可当,球风大气、硬朗。于是,经“辣笔小新”一致举手通过,将媛儿吸纳入队。由此,辣笔小新终于成形了,5名主力和1名替补球员。

  “辣笔小新”爱搅和

  “辣笔小新”当时在学校里非常惹眼,6名(有时更多一些)身材、长相都不错的女生在篮球架下不顾形象地喊着、叫着、跳跃着、跑动着,所以“辣笔小新”在校园里有一定知名度。

  “辣笔小新”打球次数增加了,至少一周两次,对手多是同系男生。在这里也要感谢这些男生们,要不是他们默默付出和支持,“辣笔小新”也不可能创造如此辉煌的战绩。

  大一的时候,没有正规替补队员的辣笔小新经常打着“友谊赛”的旗号邀请外系女生比赛,不同于辣笔小新相对完整和每周都在一起磨合的机会,外系女生都属于个别打球,大部分是场下看客,因此,辣笔小新通常都是大获全胜,甚至赢了想都没敢想的田径临时队,当时田径队中锋高达1.86米,比小余高出了20厘米。大二之后,辣笔小新在媛儿的加盟下,实力更加强大,也越来越“好战”,后来发展到只跟男生打比赛。当然,辣笔小新的名气也是那时候开始增长的,也从那之后才发现,校园篮球场上的女生开始增加了。

  “辣笔小新”的喜怒哀愁

  大二时,学院举办了首届普通班女子篮球联赛,简称“篮普杯”,意思是除篮球运动班外的所有队伍都有积分,篮球班的只参赛不计分、不算名次。早就“无敌手”的辣笔小新一听说就报了名,而后,开始制定训练计划,还专门从篮球班请了一个队员做教练,指导、点拨技战术。

  每天早上6点半,辣笔小新准时出现在校园的室外场地,投篮、运球、转身、跑位……一遍遍反复磨练,甚至还约足球班、田径班的好朋友、老乡“单挑”。

  比赛是在冬天进行。上海的冬天异常的冷,尤其还下雨。女子组参赛队伍少,所以只分了2个小组,每组前两名就能进四强。兴奋地算计着每一场比赛,为了比赛,同学们为辣笔小新提供了各方面的保障,包括逆转辅导员“弃辣笔小新不顾”的态度。辣笔小新受到了极大鼓舞,越战越勇,顺利挺进决赛。决赛对手就是田径队,那个1.86米的中锋尚在,但一年前就赢过她们,心里有底得很。比赛很激烈,萧萧在场下又当观众又当替补,看着场上5人艰难的在田径队的“人林”中穿梭,心急如焚。最终,辣笔小新靠外围成功地以3分优势赢得了冠军!当捧起冠军奖杯那一刻,大家没有眼泪,急急忙忙跑到草场上围着奖杯摆着各种POSE,不过,现在这些照片已经“失传”了。从那之后,“辣笔小新”在辅导员心中赢得了相当的地位,得到了更多保障。

  大三时,又有新人加盟,但比赛主要还是靠大宝、小余、媛儿、小琼、阿帮和萧萧,主要是经过一两年的磨合,大家已有默契,“教练”也固定了下来。

  刚跨入大三的新学年,辣笔小新就投入到了“卫冕”的备战中。这时候,辣笔小新还有了领队——晶晶,副领队——遥遥,后勤保障部部长盈盈,拉拉队长若干。晶晶利用专业优势,用DV记录辣笔小新的每一个镜头,包括训练、比赛、疗伤等等,后来还刻成盘,“辣笔小新”人手一张。

  那时候练得很苦。每周都有两、三次的专项体能和基本功训练,训练计划由教练制定,重点在移动速度和攻防转换速度、传球速度上。几乎每个人都食量大增,可是体重却都在下降。每堂训练课,无论体能还是技术,拉拉队、后勤部、领队等若干人都会到场边加油,盈盈、遥遥等人则忙着端茶送水,晚上大家聚在同一个宿舍,一边聊天一边相互按摩、放松。

  赛前一个月,每周还要开两次技术会议,经辅导员批准在系办公室举行。由于都是新闻专业的学生,欠缺篮球专业理论知识,因此,大家每次都拿着笔记本,一边听教练讲解,一边记录,记得比上专业课还认真,问题也一个接一个的。

  终于盼到了比赛,下课铃一响就能听到同学大喊:“看球去,辣笔小新今天有比赛”。于是,一群新闻班的学生有的背着书包、相机、DV,有的飞快地骑上自行车大喊:“我们先去买水,你们先去”!……辣笔小新也争气,比赛一场一场地拼,俗话说得好,“树大招风”,果然如此,辣笔小新已经成为众矢之的,比赛过程比预想艰难。终于,又一次进了决赛,再次与田径队交手。

  那天,从来只有在开赛前5分钟才出现的裁判,居然奇迹般地早到了半个多小时。新闻系的拉拉队已经将赛场团团包围,田径队几乎挤不进来。大宝在赛前两分钟才发现自己仅带了球裤,将

球衣落在宿舍了,时间不允许,只能换了号码接了替补的球衣。大家心里突然都有了不祥的预感,一个个莫名的投篮失准,再加上裁判有意偏袒对方,大家变得急躁、易怒。萧萧一掌将对手推出场外、媛儿强攻犯规、小余篮下受了委屈得不到公正判罚而怒骂……结果,从领先到被追平到反超,从落后1分到13分,辣笔小新的卫冕之梦破碎了!

  说好不哭的,但是,教练的眼睛红了,大宝也眼红了,萧萧追上去要打裁判被大宝抱住了……

  交出冠军奖杯那天,只有辅导员去了。有同学曾想潜入辅导员办公室,窃取奖杯复制一个送给辣笔小新作为纪念,但被婉拒了。那是辣笔小新心里的痛。

  大四时,辣笔小新的主力都忙着实习,只有大三的媛儿带着一群新人练球,虽然赛前大宝、阿帮、小琼赶了回去,但辣笔小新已经“没落”了,曾经气势如虹的拉拉队也因实习而人丁稀缺。辣笔小新由此画上了一个不圆满的句号。

  现在,阿帮已经结婚,小琼在南方过着快乐的单身生活,晶晶、遥遥,小余、大宝、萧萧、媛儿同在一个城市,她们都还保持着联系,同在一个城市的小新成员在空闲时还会一起打球。打球对繁忙的她们来说是一种回忆、一种享受以及友情的延续。萧萧说,学校的辣笔小新没了,但只要我们还在,辣笔小新就还在。

  12年联赛数据一网打尽 改变你看中国足球的方式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