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要闻回顾:

与奥运不解之缘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04:2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1996年夏天,作为西南地区刚刚诞生一年多的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决定扩版,而促成这次扩版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当年8月在美国亚特兰大举办的奥运会。从此,本报便与奥运这一四年一届引起全世界瞩目的豪门盛宴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0年悉尼奥运会,当时地方媒体还少有特派数人组成前方记者组火线采访奥运的先例,但是为了能让本报读者看到更丰富、更精彩的奥运会报道,本报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西部媒体,派出了钟洋、周葱、王浩三人组成的记者采访小组赶赴澳洲前线,为读者奉献了一道美味的奥运报道大餐。从那以后,本报继续加强有关奥运的报道,让这场盛宴与我们的读者越来越近。2004年雅典奥运,本报奥运报道依然保持强劲的势头,早在奥运开始前半个多月就派出记者驻扎爱琴海边,在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贾知若、宋曦、方珲三人组成的报道小组,与著名奥运明星王军霞等人一起,以全新嘉宾组合的独特报道模式,让本报读者雅典奥运大餐吃得更加有盐有味。

  经过这两次奥运报道,本报已经开始尝试脱离纯报道的一般新闻模式,利用2008年奥运会在本土举办的独特优势,紧紧抓住这一机会,开始直接参与到奥运活动中去。去年,与央视策划报道的奥运舵手选拔率先在省内掀起了一股迎北京奥运的热潮。直接参与奥运的吸引力和独家、鲜活的策划报道,让本报读者早早进入了享受北京奥运的状态。而这仅仅只是开始!在本报承办的奥运志愿者四川赛区选拔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本报记者宋曦更是直接被借调到奥组委工作,让本报与奥运的缘分进一步加深。

  宋曦感言

  生命中最难忘的一次奥运

  最近几天,整理着去北京的行装,也在和同事、亲友一一告别。未来的一年零十个月,我将在北京奥组委工作,出任媒体运行经理。至少到现在,这肯定是我个人生命中最难忘的经历,如果可以把她算作是荣誉的话,这份荣誉也属于培养我的华西都市报,属于一直支持我的家人,属于生命中的每个朋友。

  我清晰地记得,2001年7月2日,我第一次走进了华西都市报的大门。几天之后,在莫斯科,北京赢了。奥运会即将来到我们的身边,我们要在家门口举办奥运会了。六年时间转瞬即逝,如今,我将不再以记者的身份参与奥运,而是换了个角色,我将为记者提供服务。这是一份光荣的任务。

  前往应聘媒体运营经理的过程是复杂而艰难的。思绪回到了2006年10月15日,经过了全国各家媒体以及高校的推荐,400多人来到了北京,参加奥组委的选拔考试。那一天考试的强度和难度出乎我们每一个人的预料,甚至超越了我此前上学期间参加的所有考试。当我刚刚动笔开始写《科技是把双刃剑》这个英语命题作文的时候,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中午,只有短短40分钟休息时间,胡乱吃上两口再次回到考场。中午1点进行奥组委此前通知的综合考试,拿到试题一看,乖乖,这不是公务员考试题嘛。等晚上考完试出来,我走出考场,长吁一口气,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20点10分,距离回成都的航班起飞刚好还剩下一个小时。还需要提到的是,10月15日,与我一同前往北京的成都电视台记者,还没能走进考场,就因为脑溢血倒在了酒店房间内,三周之后在北京去世。这也给我“最长的一天”留下了灰色的记忆。

  当然,北京奥运之后,我会回到华西都市报,继续我的新闻记者之梦。在北京,我会把工作纪律范围内的所有读者关心的东西第一时间反馈给亲爱的读者,我会作为探路者和先头部队,提前采摘奥运将至的所有细节和感触。一起倒数,一起祈祷吧,为我们生命中最难忘的一次奥运会!

  宋曦小档案

  2001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英语八级;

  2001年7月进入华西都市报,任体育部记者;

  2001年赴沈阳采访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十强赛,同年11月赴广州采访第九届全运会;

  2002年3月、5月—7月赴韩国、日本采访2002韩日世界杯;

  2003年9月—10月赴美国采访2003美国女足世界杯;

  2004年6月—7月采访2004足球亚洲杯赛;

  2004年7月—8月赴希腊雅典采访第28届奥运会;

  2005年8月赴芬兰赫尔辛基采访世界田径锦标赛;

  2006年4月赴德国采访第45届世乒赛;

  2006年4月—7月赴德国采访2006德国世界杯;

  另外,从2001年至2006年还多次采访甲A、中超联赛、男女足国家队比赛、F1、网球大师杯赛、田径黄金联赛等重大体育赛事。

  善于贴身紧逼的“运行经理”

  从一名普通的体育新闻记者,到奥运会场馆运行经理,宋曦在本报走过的是一条不断成长的道路。在六年的时间里,宋曦参与了韩日、德国两届世界杯,雅典奥运会等诸多大赛的采访,其中不少故事至今还让人记忆犹新,透过两个采访小故事,我们可以对宋曦有更深刻的了解,其贴身紧逼的采访功夫可见一斑———

  帮贝克汉姆买光碟

  2003年,欧洲豪门皇马首次来华,全国媒体蜂拥而至。在激烈的采访竞争中,利用自己语言的独特优势,宋曦展示了自己贴身紧逼的独到功夫,他不但对皇马的巨星进行了贴身采访,而且还“找到了”帮超级巨星贝克汉姆买光碟的机会。有这样的机会,这组独家报道稿件自然非常精彩有趣,而更让读者眼红的,则是他这段与小贝不平凡的交情。

  芬兰逮住“翔飞人”

  除了国外的明星,对本土的体育巨星,宋曦依然采取这样贴身紧逼的采访方式。2005年8月份,赫尔辛基世界田径锦标赛上,面对编辑部提出采访刘翔的艰巨任务,宋曦再度出色地完成任务,终于在赫尔辛基的赛场上将这位中国体育界最闪耀的巨星“抓住”,现场感的对话报道将一个鲜活的刘翔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拿世界杯亚洲第一证

  还记得去年世界杯本报赛前报道的“曦游记”么?去年德国世界杯,宋曦赛前独闯德国12座城市,为读者提前带来了很多鲜活的现场报道。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宋曦再次发挥了他贴身紧逼的功夫,紧紧“贴住”组委会,在完成赛前采访任务的同时,竟率先拿到了亚洲第一张采访证。

  12年联赛数据一网打尽 改变你看中国足球的方式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