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要闻回顾:

观者寥寥 的哥郁闷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01:40  北京晨报

  新年伊始,一年一度的中国足球冬训准时拉开了大幕。根据中国足协的规定,数十支球队相继涌进海南和云南。然而,记者在海南的各个训练基地看到,虽然球队很多,但场面却非常冷清,甚至让人感到一种“寒意”。

  记者少 出租司机叫苦

  按中国足协规定,1月4日为冬训报到日,但足协对此也没有太严格的要求,金德、深圳等少数几支队6日才赶到。中国足球这几年成绩不佳,声誉下降,球市低迷,导致冬训一年比一年“冷”,往年球迷围堵、上百名记者跟踪报道的盛景早已不再。

  这些天来,在各个训练基地旁,前来观看球队训练的球迷、记者屈指可数。人数最少的时候是4日金鑫基地冬训开始时,只有来自北京、海南以及随各支俱乐部队前来的十多位记者,几乎没有任何观众前来观看。而在前些年,这里早已是人满为患。就连守在基地某酒店门口的

出租车司机也连连叫苦:往年一天要拉三四趟记者进城,现在根本看不到人。

  场面冷 球员反而发奋

  足球之冷,除了球迷与记者远离球场外,更大的打击来自资本的撤离,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球员身价大“缩水”。由于大牌球员随国足、国奥训练,各个基地的“腕儿”也非常少,这也使得冬训对球迷的吸引力在降低。

  场外的冷清却似乎并未影响球队训练的热情。虽然很快就要YOYO体测了,但各支球队在练体能的同时,都没有放松技战术训练。不用一天到晚枯燥地跑圈,球员们训练热情很高,场内呼喊声不断。由于有多年应付体测的经验,加上有多次补测机会,YOYO体测已不再是难题,更多的只是走走形式。上海

申花队主教练吴金贵说:“体测我们争取全员一次通过,而新赛季里我们更要打出好成绩将球迷吸引回球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中国足球要结束“寒冬”,还是要靠球员自己去打拼。中国足球只有加倍付出努力和汗水,把水平提高上去,才能赢得尊严,才能获得掌声,也才能迎来春天。

  新华社记者 王英诚

  12年联赛数据一网打尽 改变你看中国足球的方式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