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他山之石:发包模式不合国情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16日15:00 金羊网-羊城晚报

  多哈亚运会今天闭幕。人们对本次大赛也有了一个整体的感觉与评价。

  其实若干年后,一次大赛能留给人一点印象就不错了。多哈也不例外。

  100个读者就有100个哈姆雷特,对多哈亚运的评价也各有不同。韩国人可能会想起他们的游泳神童朴泰恒,还有那位遇难的马术骑手金亨七。再过若干年多哈记忆对日本人来
说可能会成一片空白,因为日本选手在本次比赛基本无亮点可言。当然留给西亚人唠叨的就不少了,有挥土如金的东道主,有强大的海外兵团,终于开始在所有项目对东亚进行冲击。

  对于即将举办奥运会和亚运会的北京与广州,多哈亚运的模式则是不可回避。

  多哈亚运采用的“发包模式”,即把整个比赛的运作包括场馆建设交予

澳大利亚人,多哈人只管去场馆里看比赛,组织工作交给澳大利亚人,具体粗活让南亚与东南亚人搞掂。有一位哥们在他的MSN的签名形象地道出了多哈人的现状———“男人在
悍马
里狂飚,女人在家里洗长袍,菲律宾人在辛劳”。

  多哈的“发包模式”有两大前提。

  首先是人力资源缺乏。多哈的人口不及广州一个区甚至一个镇,即使不“发包”,也得雇用外人。正因为人力资源稀缺,所以当多哈提出要申办2016年的奥运会后,西方媒体马上对其能力产生了质疑。其次是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如果卡塔尔的埃米尔没有足够的金钱为后盾,多哈亚组委也无法挥金如土。

  正因为多哈人用重金请来专业公司包装亚运,所以开幕式的大场面给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让世界对西亚人重新审视。

  

北京奥运与广州亚运肯定不走多哈的“发包模式”。因为从人力资源来看,北京和广州都不像多哈那样依赖外来人口,而且北京和广州也没有金多得可以挥金如土。

  但多哈组织方十分职业的感觉是各位前往参赛的选手和媒体在任何赛事都愿意看到的。

  这种成功源自于十分职业化的人力资源。客观地说,北京和广州的人力资源储备目前还有上升的空间。北京仍有近两年的时间,而留给广州的时间更长,深挖人力应该是广州亚运不得不走的一步。

  特派记者谷正中(本报多哈专电)

  (晓健/编制)

  12年联赛数据一网打尽 改变你看中国足球的方式


亚运会新闻搜索

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