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间的暗战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07:52 新商报 | |||||||||||
多哈亚运圣火刚刚燃起,我国亚运健儿当即进入征战状态,掀起层层夺金狂潮,国歌奏响、国旗飘扬,亚运记者们无不备受振奋、备受感染!当然,我们的采访、报道工作也随之更加繁忙了———
中国运动员四处揽金,每日夺金点何止10余个,这可愁坏了众记者:看哪一场比赛?采哪一位健儿?如何分配因时差而减少5个小时的时间……这些,都必须在每日采访前统筹规划清晰、计算准备无误。对于记者们的这一“苦恼”,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崔大林却颇为欣喜,“你们的辛苦程度,就是中国代表团发挥好坏的晴雨表,我们就是要你们记者跑起来、忙起来……” 当然记者们早已做好了大干一场的准备。运动员台上忘我拼杀,记者台下新闻暗战。据国家体育总局新闻司的最新统计,来自国内的各类新闻记者、编辑总数要超过2000人,这已远远超过了中国运动员的人数,他们的台下征 战也更为惨烈……媒体间的竞争,在多哈亚运赛场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每当一新闻事件或是新闻人物出现时,必有大批记者蜂拥而至,将此事件、此人物团团包围。多得听不清的问题、多得数不清的镜头与话筒顷刻间将被采访者淹没。此时,没有记者会选择退缩,只有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冲在新闻的最前沿,而惟有如此才能发回最及时、最真实、最全面的报道。平面记者还好,摄影、摄像记者就更苦了,来自大连 的一摄影同行,出现场必携带3个大包、2个相机、6个镜头、1个三脚架、1个笔记本电脑……据好事者称量,他的这些装备足有50斤重,在多哈的烈日下不出5步他已是满头大汗…… 如果只是负重前行及前线采访也就罢了,多哈的极其严格的亚运安保更是记者们的大敌,每个场馆、每个新闻中心,甚至记者班车、驻地宾馆也要过安检门,记者上述的随身携带物件难免要被折腾个凌乱,然后重新打包出发,经此过程,几天下来数目不少的记者已然精疲力竭、伤病缠身。 沈阳某报的记者昨晚上吐下泻半宿,其同室用“惨不忍睹”形容;成都某媒体的女记者已持续打了两天点滴,还是高烧不退;中央一电台的记者今天上午崴伤了脚,目前已寸步难移……几天下来,中国记者团已大量出现战斗减员。时下的多哈赛场,相互熟识的记者在寒暄后离别前最常说的两句话就是:“保重身体”,“注意安全”。的确,战斗才刚刚打响。往返赛场、新闻中心、驻地的三点一线枯燥生活,以及思念祖国老婆孩的痛苦思绪已逐渐蔓延。今天下午,去电话充值的中国记者多了,显然5天下来,他们已打光了面值500元人民币的电话卡。 令记者们欣慰的是,我们的工作得到中国代表团官员、教练员、运动员的普遍理解:崔大林说,你们辛苦了,我们将全力配合记者的工作;王义夫说,你们工作很累,我们清楚;王楠说,记者们真不容易,你们问吧,能说的我绝不保留……文/阿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