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借“中学课堂”备考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01:22 沈阳网-沈阳晚报 | |||||||||
新华社多哈12月2日电(新华社记者杨明)一枝独秀多哈亚运会比赛头一天,中国队就全线告捷,三下五除二地“划拉”进全天20枚金牌中的16块,几乎打了场“歼灭战”。 电视上播的净是中国选手获胜的镜头。拿下第一块金牌时,大家很兴奋,但中国射击队一家伙包揽了6枚金牌后,看得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估计,像这样的势头还会延续,大把的金牌最后能说明什么问题?如果本届亚运会演变成全运会,我们能向亚洲再证明什么
这次亚运会,中国的目的是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练兵,也就是说,某种意义上,我们是大学生借中学课堂参加中考,以绝对的优势收获大批的亚运金牌实在是预料之中的事。 在亚洲,我们还需要再证明什么吗? 若是亚运会上一半金牌都被中国选手赢走,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业余选手还怎么跟你一起玩?长此以往,这种现象对亚洲体育的发展和平衡恐怕会有负面影响。 目前,日本、韩国等昔日亚洲体育强国,对待亚运和奥运的态度已经大不相同。世界棒球强国的日本队这次派到多哈的是清一色业余选手。既然如此,中国是否今后也能派遣纯业余选手参加亚运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