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记者手记:讲究、内敛、富有、热情 感受卡塔尔人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02日14:22 新民晚报

  笔者按:有关栏目名称,想解释几句。

  本意取名《闲话“哈多”》,借上海方言之谐音,讲讲多哈此行的所见所闻:亚运赛事也好,风土人情也罢。

  多哈通讯费用贵,省了一个本不该省的电话,于是让后方产生误解。“多哈”、“
哈多”,一字之颠倒,被当成了笔误。

  人到了中年,难免啰嗦。所以“闲话”会“哈多”。眼前的多哈,神秘、别致。抵达三天,见到的景、遇到的人,样样新鲜,值得一写。

  到多哈,印象最深的,是当地人的服饰。男人,一身白袍;女人,一袭黑袍。一黑一白,对比强烈。

  其实,卡塔尔人最讲究打扮。素净的长袍内,往往身着色调夸张、艳丽的服装。女人的首饰,也琳琅满目,不过最具风情的,是时不时露出的一双细高跟拖鞋——满是珠宝,流光溢彩,走起路来,风姿绰约。

  卡塔尔人外表收敛,内心炽烈。这一点,从他们的服饰上,可得一见。而卡塔尔人的个性中,也有两面,而且对比鲜明。

  卡塔尔人有钱。操办一个亚运,投了28亿美金;今晨的开幕式,一掷1.8个亿。不过卡塔尔人又很“吝啬”,免费给媒体提供餐饮,一天却只管两顿,进出餐厅,还个个要凭票,偶尔忘带,很难通融。

  卡塔尔人热情。在哈里发体育城,迷了路,询问志愿者,虽然彼此语言有障碍,但他们会乐意顶着烈日,主动带路。不过执行起规定来,卡塔尔人又格外刻板。班车人满为患,但不到点,绝对不开;偌大的体育场,不是记者入口,一定不让进;不是媒体班车,记者怎么着也别想上,哪怕你在荒郊野外。

  一方面,卡塔尔人为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而自豪,亚运开幕式,充满浓郁的阿拉伯文化底蕴。但同时,他们也注重现代与时尚,先进的激光视觉、罕见的超大LED屏幕……无不透着高科技元素。

  就像硬币的两面,图案各不相同。卡塔尔人的个性,也有两面,一如他们服饰之内外有别。

  小娴


【           发表评论
不支持Flash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60,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