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多哈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7:52 新商报 | |||||||||
电脑笔记本接收不到多哈赛场覆盖的无线网络,上不了网,发不出稿件……这种极为郁闷的事情竟落到了记者的身上,除了郁闷还是郁闷。电脑之于记者好比士兵与枪,上战场后发现枪不好使,其处境可想而知。其实,对士兵来说,枪坏了,他还可以去抢夺敌人的武器为己所用,而记者身处异国他乡,也只有跟朋友蹭的份了。 蹭一两天当然可以,可要蹭满亚运会,那这对同行朋友来说是折磨,对自己则是更
俗话说“何以解忧?维有杜康”,而卡塔尔又是禁酒的国家,别说没地方卖酒,就是真的有酒喝,你也得偷偷摸摸在僻静之所小酌,否则被当地的宗教警察发现,可就真惨了。所以,吃就成了记者唯一可以发泄郁闷的手段,要大吃、特吃。 在来多哈前,每一位中国记者最担心的莫过于吃的问题,一是因为忙于奔波赛场、急于发稿没时间吃;二是西亚穆斯林口味的餐饮不适合自己的味觉;三是卡塔尔当地物价昂贵,我们吃不起。由此,每位采访记者行李中超过50%的空间要留给方便面、榨菜等等可以充饥的物品。爱人在出发前戏称,这亚运会下来你倒是能减肥了。我则无语。 可当记者抵达多哈后,发现吃的情况与当初预料的完全不一样,担忧没有任何道理,方便面也根本没有用武之地:驻地宾馆提供免费早餐,新闻中心更是免费提供极为丰盛的午餐、晚餐。以往在奥运会、世界杯新闻中心喝水都要花钱的记者们,面对多哈提供的700人进餐的餐厅,以及100多米长的自选菜台、超200种各种风格饮食,那感受根本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而且其中的中餐非常地道。 据餐厅主管介绍,记者餐厅24小时不间断营业,餐饮风格包括中东、阿拉伯、日本、中国、印度等,每天的饮食种类超过250种,共有60多名厨师为记者服务,他们是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及意大利等欧美国家专门聘请来的。记者菜谱更是7天一个周期,周期内绝不重样! 记者们已被照顾得如此周到,多哈亚运会的其他服务也就可以窥视一斑了,当然这一服务的背后是超高额投入:以往举办一届亚运会大致花费3亿美元;卡塔尔则为多哈亚运会注入28亿美元。这数字比雅典奥运会最初的预算还多,也超过北京奥运会承诺的16亿美元的运营费用。这着实令人汗颜!当然,卡塔尔这一超高标准的服务与投入显然已给我国开了一个不小的难题,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及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都将在我国举行,届时我们是否也需标准跟进?文/阿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