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特殊训练法助刘翔登顶 孙海平:传统训练误人子弟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28日00:52 东方早报

  从温暖的广州回到阴冷的上海,刘翔有一些不习惯,不过他还是享受着短暂的家乡生活,每天一练让他感到很轻松。12月2日,刘翔就将转道北京,随后于5日出征多哈。亚运会110米栏跑道上,刘翔唯一的敌人是自己,卫冕冠军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打破自己保持的13秒27亚洲纪录,只是时间问题。

  “一般运动员要6-8年才能达到国际一般水平,也就是13秒10-13秒20之间,
但是刘翔早在2002年就跑出了13秒12。”是什么成全了刘翔的天分?亚运前,孙海平透露了他颠覆性的训练秘籍。

   误区1:

  谁说练得多就跑得快

  “一般运动员每个星期是12节课次,但是我现在每个星期最多给刘翔练8次。从前有句叫做‘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现在应该改成‘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训练场上的刘翔总显得很轻松,和队友开开玩笑,哼哼小调,偶尔还偷懒少跨一个栏……很少有运动员能像刘翔那样练得如此“开心”,这完全得益于孙海平的特殊训练法。

  “一般运动员每个星期是12节课次,但是我现在每个星期最多给刘翔练8次。”不要小看少掉的4个课次,这不仅让刘翔心理得到放松,更让他体能得到恢复。孙海平是运动员出生,他明白频繁训练对于运动员有害无益,“从前有句话叫做‘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现在应该改成‘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如果持续疲劳状态训练,越练越不好,只会一直往下掉,有些人甚至再也上不来了,110米栏这个项目决定了,并非谁练得多谁就跑得快。”收收放放,孙海平让刘翔始终稳定在一个平台上,波动幅度非常小,他将此定义为小波动的特意刺激训练法。

   误区2:

  速度并非跑出来的

  “其实以前有很多误区,教练总是拿着码表,让运动员跑,短的叫练速度,长的叫速度耐力。”孙海平指出,速度并非是跑道上跑出来的,“很多是在身体训练中获得的。”今年2月的意外受伤,让刘翔休养了近4个月,“的确损失了一些东西,但今年本来的想法就是让他调整一下。”可谓“因祸得福”,经过孙海平的训练,刘翔在专项速度上大幅度提高。“身体训练的含义很广,包括专项力量,专项素质,一般身体训练以及绝对力量,”不能进行技术训练,所以刘翔全身心投入到了身体训练,上半年专项力量涨幅很大,“原本反举杠铃他在120公斤,现在120公斤已经非常轻松,就算加到130也可以起来,下肢力量我一般让他深蹲到负重180公斤,因为牵涉到腰背没有给他加量,其实190公斤甚至200公斤他也可以很轻松起来。”

  以前刘翔力量不够,过栏时经常会出现右手甩一下的动作,“就是因为他右面力量跟不上,需要借助手臂来平衡,那时候他腾空时需要0.36-0.37秒。”经过孙海平的训练,刘翔力量提高了,现在过栏只需要0.33-0.34秒,一个栏上面少花0.02秒,十个栏就提高了0.2秒。孙海平用房屋来打比方,“就像一幢楼房,框架已经搭好了,只欠

装修。”

   误区3:

  怎能哪里不好就练哪里

  “从前,运动员的训练手段是单因素,哪里不好就练哪里,结果练好了一个,其他更差。……如果08之后刘翔还想跑,我会故意让他摔下来一点。”孙海平表示,明年会适当增加一点专项训练,一个星期大约两次左右,“我的训练手段就是平衡,专项多一点,身体就会少一点,但是总量还是平衡的,就像一个天平那样。”今年,刘翔稳定在13秒-13秒10之间,“明年还是稳定在这个平台,不能摔下去,但也不能一下就往上冲。”运动员都会有顶峰,然而达到顶峰的那一瞬间也就意味着开始走下坡路,孙海平将刘翔的顶峰牢牢控制在2008年。

  “到了2008年,一个手在下面托,一个手在上面抓,托的是专项训练,抓的是身体素质,这样一托一拉,刘翔就上去了。”从前,运动员的训练手段是单因素,哪里不好就练哪里,结果练好了一个,其他更差,孙海平给予刘翔的训练手段叫做多因素,“就像整装进口的车和国内组装的车,开了一年就会有明显差别,就是因为组装的过程有很多不协调的地方。”而“整装”的刘翔,就算某方面出现一些欠缺,孙海平只需要通过微调就能让他恢复平衡。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孙海平笑着说道,8年来,他的训练方法始终在不断变化,“就像买一件衣服,银行里有10万元存款,你就不会怕,我的‘存款’还很多,会源源不断地出来新东西,让他达到新的顶峰。”

早报记者 赵晶 订阅东方早报请登陆东方早报网站或拨打 962288 或 8008208696;优惠多多、实惠多多、资讯多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390,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