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荣高棠首倡建立国家体委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09:46 竞报

  

荣高棠首倡建立国家体委

  11月23日,北京八宝山,1000多人参加了一位老人的遗体告别仪式。国家体育总局的几代领导、赫赫有名的奥运冠军们,还有很多说不上名字的体育人都来了。这位老人,正是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奥运老人”的荣高棠,因为他的一段奥运会经历,中国才有了直属国务院的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即国家体育总局的前身。

  11月15日,在距离北京奥运会召开还有632天时,他却先走了。

  “荣老走了我们的大家长走了”

  曾任荣高棠秘书的周铭共说,就在荣高棠遗体告别仪式的前一天,他还接到从美国打来的电话,一位已经移居美国的运动员从网上得知荣高棠去世的消息,不能亲身赶来,托他一定代向荣老告别。而四枚奥运金牌获得者、现北京奥组委官员邓亚萍更是深情地说,“荣老走了,我们的大家长走了”。

  “大家长”,这是中国体育界对这位老领导的印象,而对所有关心中国体育的公众来说,荣高棠就是新中国体育的答案。几乎所有新中国体育的大事都能在他的身上找到根由。而日益临近

北京奥运会召开的今天,我们分外感慨的却是,在荣高棠这个由无数第一次组成的人生履历中,还有一个尘封了半个世纪的第一次。那一次,荣高棠第一次接触奥运。正是那次接触使荣高棠与奥运会结下了终身的不解之缘。

  力主建立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

  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在1952年。就在奥运会开幕前的几个小时,荣高棠才接到从芬兰赫尔辛基发来的参赛邀请。“重要的不在于取得奖牌,在奥运会升起五星红旗,就是胜利!”在周恩来总理的全力支持下,由荣高棠率领的中国奥运代表团一行40人,匆匆赶赴赫尔辛基。

  尽管已经迟到,奥运会已经接近尾声,但重要的是,世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在奥运村里的冉冉升起。当时观看升旗的中国代表团里就有年轻的翻译何振梁。

  但一无所获的运动成绩却让好强的荣高棠闷闷不乐。赛后,中国体育代表团赴苏联考察,苏联群众对奥运冠军的态度更让荣高棠大吃一惊。在这届奥运会上,苏联代表团成为最大的黑马,和美国代表团平分秋色。当苏联的奥运冠军们回国的时候,到场迎接的群众将奥运冠军们抛向空中,姑娘们冲上来亲吻冠军们,成千上万的群众在大路两边像欢迎凯旋的英雄一样欢迎奥运冠军。

  “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奥运冠军,我们也要给人民带去巨大欢乐。”回国后,荣高棠详细地将自己在苏联考察的见闻向中央汇报,力主中国建立类似苏联的一个在国务院领导下的全国体育组织。这项提议获得了国家批准,中国这才有了直属国务院的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即现在国家体育总局的前身。

  “把我的名字拿下来”

  而此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隔绝长达28年之久。1980年初,国际奥委会致信中国奥委会,要求提供中国出任国际奥委会委员的候选人名单及有关情况,并建议注明哪一位候选人是最佳人选。经过反复斟酌、广泛征求意见,在国家体委主任、党组书记王猛主持的党组会议上讨论通过了三名候选人,分别是荣高棠、牟作云、何振梁。大家都表示赞同。讨论名单时,荣高棠正在外地,他回京获悉这一消息后,认为自己毕竟已经68岁了,中国更需要年轻的何振梁。荣高棠明确表示:“把我的名字拿下来,把何振梁排在第一位!”在荣高棠的坚持下,国家体委硬是追回了已经上报中央的文件,将何振梁列为第一候选人。在中国奥委会给国际奥委会的复信中,候选人名单排列次序是何振梁、牟作云、马启伟,并注明何振梁是最合适的人选。

  2001年中国第二次申办奥运会之前,医生曾嘱咐何振梁,每天工作时间不能超过5小时。但何振梁身上带着药坚持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何振梁曾表示,这样努力也是为了不再看到一位老人失望的表情。当北京

申奥成功后,何振梁回到北京,当他在机场一眼看到守候在通关口的荣高棠,两人紧紧拥抱,眼泪夺眶而出。

  他,早走了632天

  现在,在奥运会还有632天就要在家门口举行的时候,荣高棠走了。他与奥运长达半个世纪的缘分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632天时画上了句号。

  他曾说,“我很荣幸成为第一个获得奥林匹克勋章的中国人,但我相信我绝不是最后一个。”

  他曾说,“咱们盼了一辈子的盛会到了家门口了,百年一遇啊。2008年以前,谁都不许走,好好活着,能为北京奥运做点儿什么就做点儿什么,就算什么都干不了了,咱们也要到奥运会现场去呐喊助威!”

  文/本报记者 施剑松

  摄影/本报记者 崔浩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