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伊拉克赏国足一记耳光,赢球变奢望!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04:22 城市快报

  

【赛后】

  平局,老朱怪罪球员体力

  迟到了半个小时才出现在赛后新闻发布会现场,显然经过领导的一番“教育”后,朱广沪的心情并不是很好。对于本场比赛国足存在的问题,朱广沪的口风仍然相当强硬:“
这场比赛我们上半时创造了太多机会,可惜球员的把握能力不好,下半时被对手追平是因为体力上受到了影响。”

  用一场灾难来形容国足的这场比赛并不过分,走下场的郑智接受采访时表示:“其实我们这场比赛表现得很好,只是在某些环节没有处理好,我也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但对于这场比赛我不满意。”走回休息室的

国足球员都显得相当沮丧,甚至不少队员还在争论着没有拿下比赛的原因,老朱则呆站在场边,看着失望的弟子们。走回休息室的时候,长沙球迷还在不知疲倦地喊着“朱广沪下课”的口号,甚至还有球迷喊出了“足协解散”的口号,在这种背景下,足协官员们在休息室很难给老朱什么好脸子看。

  朱广沪迟到了半个小时才出现,心情显然会影响表情,他再也没有前一天在这里声称要赢得漂亮的风采了。对于平局,朱广沪认为球员们的体力是一个原因。“主要还是下半时球员们的体力下降了,对手也正是利用这一点扳平了比分。如果上半时我们能够抓住机会多进几个就好了,因为我们创造的机会太多了。”对于全场响起的下课声,老朱表示:“球迷对平局并不满意,他们有喊下课的权利,这场比赛没有拿下对手我也十分遗憾。”或许想给自己振作一下,朱广沪表示自己今后的安排将是针对明年亚洲杯决赛做准备,“我们年底还有训练计划,一切都会围绕明年亚洲杯决赛阶段比赛展开。”但对足协来说,经历了这么一场难堪的平局后,是否将明年的比赛任务交给朱广沪很难说,显然对朱广沪再也没有充足的信心了。

  【现场】

  在国足喊出“必须完胜而且要赢得漂亮”的比赛结束后,现实再次给球队上下一记耳光,朱广沪也再一次享受到被喊“下课”的待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不少入场的观众都是超女粉丝,3位超女在中场休息时的演唱差点将贺龙体育场观众的热情引爆,而下半时观众的热情则降至冰点,这无疑是相当大的反差。

  尽管这并不是一场事关两队晋级亚洲杯决赛阶段比赛资格的关键之战,但对国足而言,中伊之战绝对是一场重头戏。国足在今年亚洲杯预选赛上跌跌撞撞的表现让主教练朱广沪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特别是外界热炒中国足协打算让国奥队代替国足去参加明年的亚洲杯决赛阶段比赛的传言后,朱广沪和国足必须利用中伊之战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从这个意义而言,中伊之战是国足今年为自己“正名”的最后机会,但现实再次打击了中国足球。

  这场比赛老朱没有召入嫡系弟子李铁等人,因此在用人方面尽可能做到公平,他将“鲁能三叉戟”及“亚泰双核”克隆到国足首发阵容中,除了加强队员间彼此的熟悉程度,也说明老朱对球队获胜并没有多少底气。好在球员们上半时的表现相当争气,不少国脚也都明白这场比赛的重要性,和两队首回合比赛相反,国足这场比赛大打进攻足球。第40分钟,杜震宇横传,韩鹏门前抢点得手,两个不同俱乐部的球员完成了这次绝杀。一身西装的老朱脸上并没有露出太多笑容,因为

伊拉克队的进攻依然犀利,此前伊迈德曾经攻门得手,但裁判以推倒徐云龙为由判罚犯规,但从慢镜显示,很难说徐云龙是否被伊迈德推倒。

  中场休息,当国脚们走回休息室的时候,看台上的观众再次疯狂,原因是他们喜欢的超女马上要登场了。朱广沪中场布置战术的时间很短,国脚们走出休息室的时候,超女的演出还没有结束。不少国脚或许根本对超女不屑一顾,但粉丝们的疯狂,还是让他们相当吃惊。此时,伊拉克队则显得很平静。上半时国足的攻势足球似乎耗费了太多体力,于是伊拉克队在下半时全面占据了优势。国足虽然频频前传尝试快攻,但中后场还是遭到对手的连续冲击,对方箭头伊迈德多次拿球显示了很强的个人能力,国足后卫线连续承受压力。看到场面被动,老朱用陈涛换下王栋,但此时伊拉克队居然扳平了比分。第65分钟,同样刚刚替补出场的阿尔万头球破门,将比分追平,贺龙体育场顿时陷入沉默。

  老朱此时的表情相当尴尬,看台上的几位足协官员也显得相当紧张,所有人都没有了此前的轻松心态。国足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大举进攻,但此时体力和配合上的缺陷终于全面暴露出来。第72分钟,伊拉克队的射门击中

中国队大门横梁弹出,国足没有输掉比赛就已经是万幸了。“朱广沪,下课!”今年在广州、天津出现的情景再次在贺龙体育场出现了,球迷们显然不太满意国足的表现,甚至有不少球迷挥舞起了给超女加油的标志牌,这种场面倒是相当滑稽。

  长沙的夜晚有些凉了,但赛后朱广沪的脸上却沾满汗水,或许中国足球早已习惯了这种难堪的场面,但几位超女和中国足球相比,却是走到哪里都是掌声和欢呼声,这实在是一种尴尬的讽刺。

  韩鹏的进球难掩国足“锋无力”的尴尬新华社发

记者李航 申炜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