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何以高处可胜寒? 探析中国双人滑选手常胜之道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12:29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梁学增

  “南京是一个福地”———我国选手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刚刚在这里包揽了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站冠亚军,再次用冰刀书写了双人滑传奇。

  2006年堪称“中国双人滑年”。

  在此之前,张丹/张昊获得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加拿大站冠军。今年4月,庞清、佟健成为世锦赛新科“状元”。在今年早些时候,我国的3对选手在都灵冬奥会上分获2至4名,风头甚至盖过了冠军获得者、俄罗斯选手托特·米安妮娜、马列宁。

  通常一名教练员只能训练一对双人滑选手,而我国教练姚滨却同时带3对世界级的选手,这在花样滑冰赛场是绝无仅有的。何以如此?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都灵冬奥会接见姚滨时,就曾笑着聊起这个问题。那么,我国双人滑选手何以常胜不衰呢?

  选曲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选择什么样的乐曲为双人滑伴奏曲,绝对是一门艺术。姚滨经过多年实践,走出了一条中西相结合的路子,大获成功。姚滨说,不管选择什么样的乐曲关键要适合中国选手,不选偏的,只选对的。

  在初期,姚滨曾戴着耳机听了无数乐曲,选定了《黄河》、《梁祝》等。在1999年世锦赛上,申雪、赵宏博用的是美国动画片《花木兰》的音乐,花样滑冰界听懂了这首音乐,也看懂了他们的表演。让他们登上世界冠军领奖台的是另一首中西合璧的《图兰朵》。这首经典音乐让裁判毫不吝啬地打出5.9甚至6.0的艺术表现分。

  2004年,《胡桃夹子》闪亮登场,这首纯西方的芭蕾音乐比较轻快,曲调相对平缓,但是申雪、赵宏博还是很好地将曲子的内涵表达了出来。

  不久,申雪、赵宏博出人意料地放弃了使用不到一年,为他们带来了一枚世锦赛银牌的《胡桃夹子》,将伴奏音乐换成了《宋氏三姐妹》。该音乐一气呵成,起伏非常大,非常适合表现力强的选手去表演。这非常适合他们的技术特点,而他们在加拿大站和中国站获得两个冠军,就是最好的说明。

  《蝴蝶夫人》和《图兰朵》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普契尼创作的,都是意大利的歌剧。姚滨说,“在都灵冬奥会上用世界名曲,容易让听众产生共鸣。最重要的是,申雪和宏博听起来有感觉。”申雪、赵宏博凭借一曲完美演绎的《蝴蝶夫人》获得了奥运会的铜牌,这是他们职业生涯中的第二枚奥运会铜牌,历经伤病磨难之后的两人已经书写了一个常人无法做到的奇迹。另外,庞清、佟健曾成功地演绎了《梁祝》,张丹、张昊则凭借在都灵冬奥会上带伤演绎的那曲《龙的传人》,一度感动世界。

  在挑选背景音乐的过程中,姚滨也一改自己过去一手“包办”的风格,而是更大地发挥了申雪、赵宏博两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音乐选择过程中,我特意让他们参与,这和过去都是由我一个人选好了,他们俩只管根据音乐去滑就行了是完全不同的。”

  服装 好花也需绿叶相扶

  花样滑冰是一个艺术性和观赏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参赛选手的动作难度和艺术表现力是裁判给他们评分的重要依据。国际裁判往往对服装也比较“挑剔”,服装的质量和美感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参赛选手在艺术表现方面的得分。

  初始,选手们服装均由心灵手巧的姚滨制作,他借鉴国外选手服装特点加上自己奇思妙想,制作出很多让人叫绝的比赛服。后来,申雪/赵宏博的比赛服装改在国内制作,每套的花费约为1000元人民币。但是,国内制作的比赛服装在做工方面还是和国外有一定差距。国家体育总局冬管中心下决心花大价钱、请“洋裁缝”,是为了在这方面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申雪、赵宏博最早让人们感兴趣的服装是在《花木兰》中的浅紫色的衣服,服装上象征着铠甲的一些设计给人印象很深。演出《胡桃夹子》时,两个人大改风格,申雪白色的裙子有一点芭蕾舞裙的味道,比较西方化。

  《图兰朵》的服装赢得了很多好评,但是那套衣服的价格也很昂贵,两套衣服的价钱高达2.2万美金。后来又定制了一批经济又实惠的服装,这次一共订做了8件衣服:申雪、赵宏博每人两套服装,加上庞清/佟健、张丹/张昊一人一套,8套服装一共花了7万人民币,每套衣服不到人民币1万元钱。这次《宋氏三姐妹》的服装,赵宏博是红衣黑裤,申雪是黑衣红裙,颜色鲜明,落落大方,体现出一种大气来。和《图兰朵》那套服装的颜色有些相近,只是民族的气息更浓一些。

  时下,中国双人滑选手的服装已完全与国际接轨,他们的服装与背景音乐和表演融为一体。其中,服装为他们争得不少“分数”。

  技艺全力争取精益求精

  姚滨上任之初,国内花样滑冰界几乎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技术上完全是我们自己走出来。同样练习,我们直接就练难的,比如从抛2周跳到3周中间还有一个2周半,但我们直接就练抛3周,我们还掌握3种以上的抛跳动作。”

  申雪/赵宏博合作了4个月就夺得全国锦标赛冠军。1994年世锦赛,他们首次在国际赛场亮相,在28对选手中名列第21,一改中国选手每赛必垫底的尴尬。1996年世锦赛,两人名次上升到中游。1998年冬奥会之后逐步跻身国际一流选手行列。让人感到吃惊的不仅中国申雪/赵宏博的闪亮登场,而是同样师从姚滨的老二老三接连在国际赛场崭露头角。”姚滨说,“我更想做到的是,凭水平教出更多人,这也是我一开始当教练的想法。”

  在征程中,姚滨曾遇到诸多困难。如,裁判在大赛中故意压低中国选手分数,申雪、赵宏博曾两次在世锦赛上被“暗算”而屈居亚军。后来捣鬼的裁判被查处,但名次却未能更改,让中国选手很吃亏。还有,国际滑联的新规则基本上是冲着中国选手来的,如去年的“一个动作不能两次出现”等。

  更让姚滨头疼的是,“国际滑联的3位技术代表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加拿大站的代表一个样,北京站的代表又一个样,让人无所适从。”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只能按最高要求执行!尤其是那些游离在规则边缘的动作,今后坚决不用,以免不必要的减分。”姚滨说。

  他认为,中国双人滑要长期保持强势,要在技艺上狠下功夫,使其挺立在技艺巅峰。姚滨为此不断地强化技艺细节。首先增加抛跳、捻转和托举等动作的稳定性。在动作编排中,将一些高难动作安排在表演后半段,以增加10%的加分。

  当申雪、赵宏博夺得此次大赛的桂冠后,姚滨说,他们还要解决一些细节问题。如最后一个托举并不成功。可以说,技艺的精益求精是中国双人滑保持强势的法宝,难怪赵宏博放言要滑到40岁呢!

  词人苏轼曾说“高处不胜寒”,后人给予了新内涵。中国双人滑的“高处可胜寒”,乃为翻新的代表作之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84,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