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中国体操王者归来 第五次夺取世锦赛男团冠军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07:29 扬子晚报

  干净利落的转体、稳稳的落地,最后一个出场的邹凯将绝望留给了苦苦追赶的俄罗斯和日本队……中国教练员与运动员齐声振臂欢呼,这一刻标志着中国男子体操队终于赢得了团体这枚分量最重的金牌。在经历了雅典奥运会的滑铁卢后,北京时间昨晨,中国队的小伙子们在丹麦重新回到了世界之巅!

  

中国体操王者归来第五次夺取世锦赛男团冠军

  

中国体操王者归来第五次夺取世锦赛男团冠军

  黄玉斌一身冷汗

  赛后黄玉斌总教练难掩喜色,但也承认比赛进行得惊心动魄。

  2003年世锦赛夺得男团冠军之后,雅典奥运会中国男队却遭遇了滑铁卢,不仅丢掉了男团桂冠,而且单项也仅有滕海滨拿到了一枚鞍马金牌。这次世锦赛的成功也宣告了中国队的王者归来。“感到非常高兴,特别是在雅典奥运会受到了那么大的打击之后。”黄玉斌总教练激动不已,“这枚世锦赛金牌非常非常的宝贵,也可以说我们出了一口气!”

  不过这个冠军来得却不容易,第一项自由体操小将邹凯就出现失误,第二项鞍马核心杨威和冯敬也先后掉下器械,就是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中国队由肖钦在一套完美的鞍马动作开始吹响反攻号角,随后的吊环、跳马、双杠连续出击,追平反超并扩大巩固了优势。黄玉斌承认比赛进行得惊心动魄:“小将们首次参加大赛,即使失误也是正常的,他们练得也都很努力。我们这次能够夺冠主要还是因为失误少,尤其比别的队失误要少。”

  633新赛制下稳定性是决胜的关键,黄玉斌的评点也透露出了对中国队的希望,那就是真正做到以绝对的实力取胜,而不能依靠对手的失误。“我们回去以后主要要练一下633赛制下的动作编排。这次世锦赛夺冠也给备战

北京奥运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立足世锦赛,剑指2008,中国体操箭在弦上。

  男团决战之后就是单项的比拼,中国队还需要再接再厉,而黄玉斌言简意赅地用四个字概括了目标:“乘胜追击。”

  从第七追到第一

  由于决赛采用633赛制,即每个出场队员的成绩都有效,因此队员们的压力都很大。在资格赛上中国队与日本队分列一、二名,因此两队决赛被分在了同一组,这意味着两队每轮所比的项目完全一样,这种面对面的竞争令两队压力倍增。

  正是受此紧张情绪的影响,两队开场都出现了几次严重失误。自由体操首先出场的陈一冰在跳跃落下时出现重心不稳手撑地的现象;最后出场的邹凯在做一个后直540度接前直540度再接后直720度的连贯动作中,落地时脚出界,都被扣0.5分,随后在做结束动作时脚又踩在线外,只得到了14.050分,中国队首轮总分只有44.575分。在第二个项目鞍马上,中国队首先出场的杨威在做两组D组难度的旋转过程中突然掉下马,冯敬在下马时也出现失误,局势变得异常艰险。好在鞍马王肖钦一套眼花缭乱的动作拿到16.075分的惊人高分,在稳定军心的同时,也激发了队友们的斗志。

  遭遇挫折的中国队随后在杨威的带领下奋起直追,在吊环、跳马、双杠比赛中发挥出色,连夺这三项比赛总分第一名,其中在跳马比赛中,陈一冰、梁富亮和杨威的得分全部超过16分,杨威还获得16.575分的男团决赛最高分。

  中国队最终以277.775分的总分,在最近6次世锦赛中第五次夺取男团冠军,并走出了雅典奥运会第五名的低谷,为两年后在北京奥运会上夺魁树立了信心。俄罗斯队以2.375分之差获得亚军,这是他们自1999年世锦赛赢得男团亚军以来的最好成绩,而一度被视为中国队夺魁最大劲敌的日本队名列第三。

  

  老将新秀竞风流

  昨晨的奥胡斯,见证了一支东方军团的神奇。在赛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中国队凭借超一流的表现,完成惊人逆转。26岁的老将杨威成为昨晨中国队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他的3个超16分的成绩为中国队夺冠提供了最有力的保证。而小将陈一冰的绝佳发挥也是锦上添花,为夺金写下浓重一笔。

  和7年前一样,杨威的脸庞依然清秀,恬淡的笑容仿佛昨日。奥运全能亚军、世锦赛全能亚军、

世界杯全能季军,让这位三次团体赛世界冠军的老臣更像是一个无冕之王。昨晨,前两项自由体操和鞍马比赛中,杨威表现一般。但正是开场后的略微遗憾,映衬出这位老将之后的极度完美。吊环、跳马、双杠,杨威的表现一次次让奥胡斯体育馆感到震撼,超高难度的动作,流畅华丽的演绎,观众完全沉浸在杨威的体操世界中。连续三个超16分的成绩,杨威完成了其他选手难望其项背的创举。

  如果说杨威的表现是老将多年底蕴的一次完美释放,那么昨晨陈一冰的表现则是一次年轻小将破竹般的爆发。男团资格赛上陈一冰就被压上重担,六个单项全部出场,而且4次担纲先锋重任,中国队教练组看中的就是他基本功扎实而且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质。昨晨,陈一冰再展大将风度,在中国队开场接连失误之后,第三项吊环压阵的陈一冰一举砍下16.500的高分,极大地鼓舞了中国队的士气。之后的跳马,他再度奏凯,中国队也在这个项目之后反超俄罗斯排上第一。

  中国队新老结合的出色发挥让国际媒体惊呼“中国体操王者归来”。中国体操男队用一场胜利彻底摆脱了雅典奥运会失利的阴影。对中国体操来说,杨威中流砥柱作用无可替代,新人陈一冰冲劲喜人,昨晨的奥胡斯折射出的是中国体操的大好前景。

  靠整体水到渠成

  对于中国男团夺冠,中国男队教练组组长陈雄教练归纳为三点:“首先中国队是靠整体拿了冠军,像吊环、跳马都表现得很出色,拉开了和对手的差距。其次中国队这次以老带新的决策非常正确,抱着锻炼队伍的目的出征,结果老队员像杨威发挥了水平,新队员像陈一冰、肖钦也都比出了水平。虽然邹凯出现了失误,但没关系,就是要在比赛中发现不足,以便进一步提高。第三日本队这次有三名老队员,但恰恰是最强的富田出现了三个大失误,其他日本队员也基本发挥了水平,所以中国胜利并不侥幸。日本队主要是输在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像他们单双杠预赛都排在第一,但是决赛却没有发挥出来。”

  陈雄认为正是压力让日本队大失水准:“在富田参加最后一项单杠比赛时,中国日本的分数已经有不小的差距,我注意到他的表情非常的紧张,显然是感受到了中国队带来的压力。”对于今后体操的格局陈雄则表示中日俄将是主要竞争对手,而

意大利、澳大利亚等队也表现出了一些潜质。他强调决赛为中国队提了个醒,优势并不明显,今后的比赛不能轻敌。

  这次卫冕对中国男队的意义不小,“对中国队是个很大的鼓舞,可以说是报了雅典的一箭之仇。”陈雄教练还透露道,“雅典奥运会之后我们体操队的口号是从负开始,男团预赛获得第一后口号改为从零开始,决赛也证明中国走出了雅典的阴影。虽然不能说回到当年的霸主地位,但是也回到了和日俄等强敌的同一起跑线上。”

  杨威:这是集体的胜利

  比赛中发挥出色的杨威赛后表达了夺冠后的喜悦之情,他将胜利归功于集体:"能赢得冠军我们非常高兴,因为我们希望2008年也能有这样的成绩。我们虽然遇到了一些麻烦,但是我们表现得越来越好,最终赢得了胜利。我们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我们并肩作战,这是集体努力的结果。"

  世锦赛的夺冠为中国体操队备战2008北京奥运会开了一个好头,"对于2008奥运会而言这次世锦赛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我觉得我们现在已经做好了夺得金牌的准备。"有日本记者问中国队对新规则的准备情况如何,杨威回答说:"新规则准备方面主要是从08年奥运会来考虑。"又有记者问会不会这次夺冠的队员就会参加08年北京奥运会,杨威认为,这也是不一定的,中国队这次家里也有很多好队员,08奥运谁表现得好谁就会参加。

  作为上届世锦赛中国夺得男团冠军的绝对主力,杨威这次的表现无疑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我们是一支年轻的队伍,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团体,我们还需要继续锻炼。现在我们已经证明自己是一支强大的团体,但我们不能停下脚步,还需要继续前进。"黄启元

  肖钦:中国队永不放弃

  昨天的比赛中,陈一冰等年轻选手的出色表现让人们眼前一亮,而江苏南京籍的鞍马王肖钦则更是在比赛中起到了稳定军心的关键作用。赛后肖钦告诉记者,因为有永不放弃的精神中国队才能获得最后的冠军。

  因为受到紧张情绪的影响,中国队昨天在开局时频频失误,自由体操,陈一冰在跳跃落下时出现重心不稳手撑地的现象;最后出场的邹凯落地时脚出界,都被扣0.5分,随后在做结束动作时脚又踩在线外,只得到了14.050分,中国队首轮总分只有44.575分。第二项鞍马,中国队首先出场的杨威在旋转过程中突然掉下马,冯敬在下马时也出现失误,局势变得异常艰险。这时鞍马王肖钦以一套眼花缭乱的动作拿到16.075分的惊人高分,在稳定军心的同时,也激发了队友们的斗志。

  能从第二轮结束时的第七位一路追至第一,需要的不仅是实力,更多的是顽强不屈的意志品质。肖钦告诉记者,落后大家都紧张,是中国体操永不放弃的精神让他们渡过了难关,"黄导告诉我们放开比,不要管结果。之后感觉在心态上轻松了许多,想想也是,不能再瞻前顾后了。能感觉到有一瞬间大家眼神中的一种默契,两个字--拼吧。"

  本次世锦赛的胜利冲淡了中国队在雅典奥运会中失利的阴影,对此肖钦告诉记者,"为了这个冠军此前大家都憋了一股劲。不过这只是开始。"

  作为体操迷心目中的"小马神",对于接下来单项鞍马比赛早已做好了准备,不过他还是很低调地告诉记者,"我知道大家对我期望值很高,但是体育比赛永远都有悬念,就像今天团体过程一样,跌宕起伏。对于单项,我想只要尽全力就好了,现在谈冠军还太早。" 杨旻来源:扬子晚报网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