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健身路径怎能成包袱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11:20 中国体育报

  前不久,甘肃省体育局投资50多万元,对兰州东方红广场,也就是兰州的“大客厅”的健身路径进行了统一更新换代。此举受到群众的普遍赞誉。其实,这里安装才仅仅4年时间,之所以提前更换在于这里使用频率非常高,每天平均使用都在16个小时以上,器械磨损很快,有许多路径的轴承都无法使用。

  “类似像东方红广场这样有代表性的、小面积的、群众受惠面极广的健身器械更换
完全可以做到,但是,全省大面积的更新就捉襟见肘,无能为力了,”甘肃体育局群体处杨传浩处长实话实说道。

  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记者了解到,在目前甘肃省的现有健身路径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布点在社区、县、乡(镇)。眼下部分器材都已逐步接近更换的周期,但是,令人焦虑的是大多受赠单位根本没有能力维修或更换。许多社区、县、乡镇都还在继续使用。“带病运行”的路径让各级体育部门产生焦虑,整天提心吊胆。

  前不久,记者在兰州西固区福利街的健身路径采访时完全可以用“惊讶”来形容看到的一切。那里的健身路径有不少“缺胳膊短腿”,有的不仅起不到健身的目的,使用后还有可能对锻炼者造成伤害。

  怎么会成这种样子呢?社区刘主任无奈地告诉记者,主要是缺少经费,器械已经维修了多次,每次产生的费用都由社区拿出。“小手术”可以,大的更换就不行了。

  记者在和各地、市、县体育局的负责人接触中,他们也一致反映,类似情况在县、乡都存在,本来农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经费就不足,健身路径的维修换代就更提不到议事日程上来。经费严重短缺已经成为阻碍甘肃农村体育发展的一个瓶颈。

  甘肃省体育局印发的《中国体育彩票全民健身工程管理暂时规定》明确指出,各级体育部门只负责捐赠。器材捐赠之后,进行产权移交,受赠单位负责健身器材的使用、维修和管理。但是,从全省14个市、州、县及社区反映的情况看,使用单位根本无力承担它应该承担的费用,市一级的,也仅仅局限在兰州市有能力并且也做到了如期投入维修并更换。全省其他13个市、州由于经济能力有限,把相应资金投入到最需要的场馆建设中,眼下根本无力承担这一块的维修更新。这样,按照省、市、县各承担三分之一的办法,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具体操作不是很畅通,即使维修也只能做一些最基本的修补。一旦零件缺失或破损严重,健身器材则无法再使用。

  甘肃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杨传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按照目前的路径数量及更新维护,每年尚需80万的正常维修资金,这一块省上能拿得出,一直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投入一定维修经费来保证器械正常运行,但到了市、县就很困难。再说,体育彩票公益金也不能承担无止期的责任。这样,势必造成安装的越多,今后的包袱将会越重这一实际问题。

  据悉,目前甘肃的近千条健身路径中,大约有三分之一为国家体育总局投资建设的,其余部分是甘肃体育局和各市、州、县体育局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建设的。每年投入建成135条。随着使用年限的老化,光靠体育彩票公益金独撑显然不现实。

  不少群体干部反映,由于受经济条件制约,健身路径在西部配套资金跟不上是个突出问题。全省2006年需要更新的80套健身器材中,其中大部分为甘肃省体育局投入,各市、县基本空白。大部分受赠的县都是国家级贫困县,许多县体育事业经费干脆没有,属于“吃”财政饭,仅够发工资,县上平时办活动也是“一事一议”,办完了结。每年有限的资金只能精打细算用到过年。所以,让地方财政拿出一定的资金来更换健身器械几乎不可能。

  一方面是对路径更新资金短缺的忧虑,另一方面从如火如荼的建设中感到群众的欢迎程度。这就向目前群体工作提出挑战,健身路径可持续发展的后劲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