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体育课有趣还应有“量”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11:19 中国体育报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通过对383216名青少年的调查,与2000年相比,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能指标,包括肺活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素质都呈下降态势——

  根据近日公布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通过对383216名青少年的调查,我国学生的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贫血等常见病检出率持续下降。但是数据同样显示,与2000年相比,中小学生的体能指标,包括肺活量、速度、爆发力、
耐力素质都呈下降态势,其中各个年龄组青少年的肺活量平均下降200毫升以上;与之相对应的是,学生的肥胖检出率比2000年平均上升了1个百分点左右。

  多项青少年体质指标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而学校是青少年主要的活动场所,学校体育与青少年的体质关系最为密切,是青少年体质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多项青少年体质指标的下降表明,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课上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认真解决。

  体能素质问题突出

  北京体育大学原副校长、资深学校体育专家邢文华教授分析说,肺活量、速度、耐力等都是反映学生体能素质的项目,因此当前学生体质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体能素质方面。邢文华还表示:“2000年的上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全国学生的体能素质就已经呈下降态势,5年过去了,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变得更加突出。”

  在近年来的学校体育改革中,体育课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认可程度,提倡用更有参与性和趣味性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于学生体能的锻炼。据统计,有66%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24.8%的学生基本不进行锻炼。学校规定的体育锻炼时间本来就难以保证,而在按时进行的锻炼中,体能项目开展得越来越少,更多地被游戏性质的内容所代替,传统体能项目越来越被冷落。以长跑为例,调查显示有36.9%的学校基本不组织长跑,46.7%的学校只是偶尔组织长跑活动。

  体能锻炼不应偏废

  对学校体育课的这种变化,邢文华表示,这些年来的体育教学改革基本以提倡“快乐体育”、“情感体验”为主,对于学生体能的锻炼缺乏一定的强制性,对于过去以体能训练为主的体育课有一些“矫枉过正”,甚至形成了一定的误导。“快乐体育”并没有错,但是在吸引学生主动参加体育课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体质负责。

  青少年本来就缺乏对自身的约束力,再加上独生子女的普遍出现,使得学生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有所欠缺,怕苦、怕累的思想较为普遍。调查显示57.5%的学生因为“怕累”、24%的学生因为“怕受伤”而不愿参加体育锻炼。另外,有68.9%的体育教师也认为“怕累”是学生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之一。只有34.1%的学生“愿意参加长跑锻炼,而且表示愿意的比例随年级的增长而降低。”

  因此,在中小学体育课上恢复一些强制性的体能锻炼项目,使中小学体育课在有趣之余,还能有足够的运动量,以起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不过由于体制原因和学校长期以来的思维惯性,要想在短时期内改变现状,难度依然非常大。邢文华对此也表示担忧:“如果相关部门不采取突破性的措施,自上而下地进行引导,提出要求,5年后青少年的体能素质依然难言乐观。”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