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美国观众?或许夜里上班吧”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09:07 新京报

  虽然看台的空座让票房愿望落空,虽然球迷的“职业化”程度参差不齐,虽然有过多的场外因素会干扰到球员的临场发挥,但三年级的中网还是在朝好的方向发展:黄牛党手中的票证明了外部需求,地方政府则插手支持,就连赞助商也在场外组织各种活动向“国际”靠拢。

  

“美国观众?或许夜里上班吧”

  2006年,女单卫冕冠军基里连科仍能引来球迷的追捧(上图),只是看台上的啦啦队掩盖不了票房不佳的事实(下图)。

  

“美国观众?或许夜里上班吧”

  中网3年来的票价几乎没有变化,价位从10元到1280元不等,学生票甚至低至5元。在16天比赛期间,男单决赛时,8000多人的看台首次爆满;女单决赛虽然受到下雨影响,也有6000多人观战,而其他时间看台几乎都会空出一大半。

  关键词:票房

  黄牛党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赛事的市场情况,他们手中的票价很大程度上与市场需求有一定契合点。

  中网组织者对票房的预期是1000万到2000万左右,不过记者从中网推广公司处了解到,今年的中网票房在800万人民币左右,包厢和普通票收入几乎各占一半。在赛场门口的黄牛党手中,外场票基本在5元左右。

  男单决赛那天,普通票在黄牛党手中的票价飙升到了300元一张。

  在谈到屡禁不绝的黄牛党现象时,网管中心办公室主任肖宁开玩笑表示:“黄牛党不是个好现象,不过黄牛党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赛事的市场情况,他们手中的票价很大程度上与市场需求有一定契合点。”张军慧也开玩笑表示,如果全北京的黄牛在这两周都跑到中网,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14天比赛中只有4天不是工作日,比如工作日你买了票对老板请假说要去看球,老板准吗?这是现在一个很难解决的现实问题。”肖宁说,目前中网需要培育一群观众,但这需要时间。

  在首周的男子赛事中,网管中心副主任高沈阳和ATP执行副总裁德拉维特有过一番交流,高沈阳在得知美网每年的盈利额在1亿美元时很吃惊,在得知美网门票如此热销时便问德拉维特:“美网观众天天爆满,那他们不上班啊?”职业球员出身的德拉维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他只能笑笑表示:“或许他们都是夜里上班吧。”

  关键词:“组织”

  组织观众是培育网球市场的一种手段,但这些观众之前对网球知识了解不是很多,经常让球员感到不满。

  在离北京奥运会不到两年之际,北京市的所有大型比赛都涉及奥运测试赛以及主场因素测试,中网也不例外。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今年中网的主办单位从3家增加到了4家,除了国家体育总局网管中心、北京市体育局和中网推广有限公司外,还多了丰台区人民政府。

  “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及影响力绝对不是一个公司所能做到的。”张军慧表示,在一个政府主办的企业赛事里,地方政府有着相当的影响力。而丰台区政府的加入,对中网的影响绝对不仅仅体现在区领导在决赛后为球员颁奖,有组织的组织群众到现场看球是最直接的一个影响。

  每天下午和晚上,分别会有两拨组织来的离退休老人或丰台区的一些高校学生排队出现在中网赛场,每人领着必备的水、面包、纸扇等依次进场。一位接连采访了女垒世锦赛和中国公开赛的记者笑着说:“这一次组织的还有些想法,至少不像女垒世锦赛那样,大家都穿着统一的服装、戴着统一的帽子。”组织观众是培育网球市场的一种手段,但这些观众之前对网球知识了解不是很多,经常让球员感到不满。上周四李娜对阵维斯尼娜时,观众的叫喊声让李娜也受不了了,只能通过裁判让观众安静下来;上周五下午佩特洛娃和扬科维奇的1/4决赛首盘,也因观众无秩序地进场而中止了几分钟。

  而每每在晚场结束首场比赛后,这些组织来的观众便会集体退场,看台上留下一堆塑料袋和矿泉水瓶子。

  不过组委会“组织”的也不单单是这些高校学生,他们还有一个独特安排让现场感到些许亮点,12个穿着中网纪念衫的女孩子每场比赛都会准时出现在球场上,她们每人拿着中网吉祥物大力和小美,整齐划一地在局间休息时为场上球员加油。

  关键词:粉丝

  大多数球迷几乎有着同样的标志:拿着海报或衣服等在球员训练出口处,运气好的还可以拿到一张合影。

  于甄是上海人,她每年此时都会请假来北京看球,但她很少关注那些已成名的球星,而且她对男子比赛的兴趣远大过女子赛事,“我到这边更多是关注青少年球员,看看有没有具备潜质的。”于甄曾做过一个费雷罗的中文官网,现在则是一家网球专业杂志的特约撰稿人,她喜欢从球员参加ITF比赛就开始关注他们。于甄只是个特例,她属于专业级球迷,而更多球迷几乎有着同样的标志:拿着海报或衣服等在球员训练出口处,运气好的还可以拿到一张合影。

  “这是我第二次来北京了,突然发现我训练时会有很多很多球迷观看。”卫冕冠军、俄罗斯美少女基里连科高兴地说,“很多人都来找我合影签名,比赛的时候我也可以感受到周边有很多人在支持我。”由于纳达尔爽约,首周男子赛事让很多球迷彻底成了安西奇的支持者,这个身高1米93的帅小伙甚至还跟翻译学会了“粉丝”一词,“说实话,来北京前我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受欢迎,这里的球迷太好了。”打进单双打决赛的安西奇一直在北京待到上周二,才起身前往印度孟买。

  ■展位活动

  规模形式太死板

  在中网的组织工作上,陈述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我今年去蒙特利尔和多伦多做过裁判,有一点很明显,他们的观众活动和商业性活动组织得非常到位。”陈述说,“这一点我们也在进行尝试,但在规模和形式上都比较死板。”本届中网前,组委会对外场设置以及赞助商展位进行了更合理的规划,各展位每天也都有花样不穷的活动出现。9月17日男单决赛前,青岛啤酒将大篷车开进外场,请来不少歌手演出,加之大篷车紧挨着外场大屏幕,一下吸引了几百名球迷围观。不过主办方或许没有意识到,大篷车的位置离最近的训练场只有20多米,嘈杂的声音让外场的球员不能安心训练。

  “国外网球赛事中的这些活动也很活跃,但我们有没有考虑在丰富这些活动的同时,去符合网球的习惯呢?”陈述并不介意组委会组织观众来看球,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推动网球普及发展的好事,不过他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都是在组织一些离退休人员,而不是青少年呢?“在国外的网球赛事中,周末的预选赛时也会组织观众,但他们是专为青少年举办的,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参加各种各样的类似训练营的活动,这是一个网球市场培养问题。”陈述表示,从项目的发展规律以及从事长远运动的可能性来说,他更希望能组织一些青少年球员过来看球。

  ■志愿者

  重形式而非时机

  3年时间很难让一项赛事的各个环节都成熟起来,对中网来说也是如此。

  “最大的差别就是在工作人员的态度和岗位意识上,我们与国外的赛事差很多。首先你要明确一点,工作人员是过来为大会服务的,这要求你得有良好的心态和端正的态度。”陈述说,“特别是在我们对志愿者的使用上,比如场地秩序的维护都存在很多问题。我们似乎看重的是形式,而不是时机。”本次中网志愿者约有400人,其中一半是首都体育学院的学生,还有一些来自北二外、人大等。

  在中方和外方的合作上,陈述表示今年明显要顺畅得多。“外方基本上都是赛事管理的人,我们中方则是在后勤保障配合上做好工作。”按照陈述的说法,在前两年,赛场出现什么事情,经常找不到人,或者一些要求半天也传达不下去。不过从今年开始,这一现象得到明显改观,中外两方面的人员配合的很好,陈述则在其中起着很关键的“桥梁”作用,他在中外两方面有着不错的关系,而且他目前还兼任着北京奥运会网球项目部的部长,“中网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