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忠:中网缺件美丽衣裳 北京人该向上海人请教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08:46 新京报 | |||||||||
光彩网球中心的中央球场,晚7时,达文波特VS郑洁。一个是世界网坛的超级明星,一个是中国网坛的国宝级人物,黄金时段对决于中国首都的一个二级赛事,可惜的是,当贵宾包厢内的笔者抬头四望时,看到的是二层看台稀稀落落的人群,那里估计才是实打实自己花钱看球的消费者。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中网公开赛念完三年级了,却总要为现场观众的人数发愁
经营方面的情况笔者不太了解,没有发言权,只是看到有报道说赞助和票务都在稳步上升,并不用太着急。笔者担心的只是,一个总奖金达到60万美元的WTA二级赛事,大满贯得主到了好几位,且不乏美女作秀,不能不说高贵,每场却只是区区三四千观众,比赛气氛远远在二级以下,选手们如何去全力挥洒她们的激情?这场比赛,只有当达文波特获胜后向观众席抛签名网球时才引发了几分钟的热潮。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一项网球赛事的本质是比赛,却又不是全是比赛,即是说,除了比赛这个最核心的因素外,还必须有人气、理念、时尚等能打动消费者的附加条件。笔者读大学时,教现代汉语的老教授第一堂课便问我们“语言是什么”,在否定了无数答案后,他给的个人见解让那时候所有的学生大吃一惊:语言是对人的一种包装。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时,任何一种高质量的产品,都必须配备高品位的包装,语言可以提升人的品位、价值、形象,对于中网同样如此。前两年有萨芬、纳达尔、莎拉波娃、小威等超人气的明星来北京,还可以说不需要号召就有人冲着他们赶场,今年,来的全是实力型选手,柳比西奇、达文波特、毛瑞斯莫,除了会打比赛之外也就是会打比赛了。让这些实力型选手凑成一桌中网大餐,如果不辅以必要的佐料,自然就全是手艺不到家的厨师炮制出来的鲍鱼海参,高贵是高贵,却缺一些刺激胃口的小菜了。打个比方,那帮超女们被批得体无完肤,却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 与中网同期的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上海站,据说场内观众达到了6万,一个在中网十倍以上的数字,刘翔自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如此,他也在卫冕之后高歌一曲《曹操》。加上莫文蔚、胡彦斌、倪睿思、王力宏、吴大维等娱乐界人士的捧场,加上“刘翔VS约翰逊”这个噱头的反复炒作,从观众的角度看,他们收获的当然不仅仅是刘翔那13秒07这个时间段内的跨栏动作,而是一个嘉年华式的美妙夜晚———一个刘翔,被精明的上海人从头到脚开发个干干净净。 这是北京人应该向上海人请教的地方,也正是高贵的二级中网所缺的那件美丽衣裳。 □本报体育评论员胡德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