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引进“外资”的背后 上海东方称钱来得太突然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09:00 上海青年报

  上视大厦的9楼会议厅,从本周开始将进行一番装饰,为了准备周二东方男篮牵手江苏汇中空调的签约仪式。这番布置新房的景象,两年前曾在浦东的东方电视台有过一次,当时西洋集团冠名东方男篮,但是11年的联赛,东方男篮与商家的冠名合作仅仅只有两次,而且都不是上海本地的企业冠名,倒让曾经称霸CBA的东方男篮贴上了“异地恋”的名片。

  上海企业真的不愿涉足CBA吗?就在东方男篮与汇中牵手的这段时间,上海的大华集
团正式冠名了江苏南钢,而江苏南钢又是东方男篮与汇中结缘的牵头人,其中关系错综复杂。上海球队嫁了江苏企业,江苏球队嫁了上海企业,真是有些上错花轿嫁错郎的感觉。从9月初到现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上海东方、江苏南钢、大华集团和汇中空调四方,一起演绎CBA中的一段啼笑姻缘。这个周末,记者在东方男篮大婚前夕采访了大华、汇中和东方俱乐部的高层,让他们谈谈这一系列感情背后的故事。不过对于体制受制、资金有限、成绩须突破的东方男篮来说,毕竟找到了情投意合者,备战新赛季的CBA又添了一分底气。这一次的结缘,希望能给东方队、上海篮球注入一份新的活力。

  本版撰稿记者张逸麟

  ■三角关系简介

  大华

  一度扮演了“抢亲者”的角色,当时江苏南钢几乎已经与汇中空调达成了冠名的协议,但由于大华的介入,此事星移斗转,瞬时搁浅。而大华以低于汇中100万元的价码成功冠名南钢。

  汇中

  商场如战场,在白纸黑字的合同签订之前,什么变数都有可能产生。这一点汇中记忆深刻,在被南钢“忽悠”之后,汇中突然“移情”上海东方

男篮,而且闪电热恋,闪电结婚。

  东方

  一度作为CBA中唯一没有找到冠名商的球队,但幸福却来得如此之快,解了球队的燃眉之急。但是幸福背后,东方男篮和俱乐部却别有一番感慨。

  ■大华集团

  不会就此忘记上海篮球

  据汇中俱乐部人士透露,汇中与南钢的冠名合同早已拟定,就在双方签约前的一个小时,南钢突然变卦,给汇中的高层打了电话,宣布难以签约。这一切都是南钢俱乐部的大股东复星集团对俱乐部施加了压力,促成了大华与南钢的冠名合作,对此南钢俱乐部表示很无奈。

  此外汇中与南钢协定好的冠名资金是一年450万元,比去年同曦冠名南钢的价码要多了100多万元,在CBA也是个不错的价码。相反大华仅以350万元的价格取得了冠名权,据悉原本大华只愿出300万元,后来在多方协商后再提了50万元。放弃450万元,选择350万元,南钢此举再度显出了无奈。

  当然其中的原因仍在于南钢、复星和大华之间的关系。复星集团是南钢俱乐部的大股东,而大华则是复星集团的子公司,肥水自然不流外人田。

  因此不少人认为大华是“横刀夺爱”,但是大华集团营销部经理杨子江在接收记者采访时却不以为然,“这不存在横刀不横刀的,本来就是没谈好的事。”

  另一方面,汇中最终与上海东方男篮合作也对大华签约南钢产生了一定影响,球迷和媒体不禁要问,为什么上海的企业不投资上海的球队,反而与南京的球队合作?“原本这是企业的一种正常的投资取向,但是现在却出现许多议论,这令我们有些尴尬,”杨子江说,“如果要说原因,那么这是大华集团经过很长时间考虑后的决定,因为大华江苏分公司作出了这个策划,目的是推进大华在南京的影响度。另外我们与复星集团关系很好,对于俱乐部的了解和运作也比较方便。我想这个决定是从公司的整体角度出发。”杨子江同时表示,大华也很关心上海篮球,这次虽然签约南钢,但并不意味着今后就不会与上海男篮合作。

  但毕竟东方男篮已经与汇中签约3年,大华即便有投资上海男篮的想法,也是后话了。

  ■东方男篮

  机遇来得让人感觉有些突然

  “说实话,这次合作非常突然,甚至超出了我的想象,把这称为意外之喜也是很恰当的,”张争鸣就位东方俱乐部总经理一年多,一直为俱乐部体制和外界赞助的事所困扰,前段时间李秋平炮轰俱乐部体制,一度让他和俱乐部非常被动,不曾想机遇说来就来。

  “9月5日,我在北京的时候接到了汇中高层打来的电话,他们有意向冠名我们的球队,而且非常诚恳。从我们俱乐部的角度来说,有这样的机遇自然不会轻易放弃,于是我希望他们快点将相关资料用邮件的方式传递给我们俱乐部。”张争鸣表示,事后他觉得仅靠电话和邮件还有很多问题说不清,此事必须从速,因此他9月7日一从北京回到上海,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往南京,与汇中集团接触。

  从9月5日汇中来电,到9月9日双方达成口头协议,仅仅5天时间,而且9月7日当天张争鸣与汇中高层的面谈只有1个小时,基本上确定了合作的意向。在酒店的商务中心,张争鸣还不断向后方索要签合同的材料,当整个合同以文本形式落实下来,前后只花了两个半小时。这会不会太仓促了?“我只觉得太慢,怎么会仓促?与汇中在南京谈的时候,我觉得谈得非常投机,我们俱乐部和汇中在许多经营理念上都很相似,我想这是合作的一种基础,也算是投缘吧。”张争鸣说。

  另外这次合作也确是汇中先找上东方男篮的,这一点令俱乐部有些意外,在此之前,东方男篮对汇中并不是很了解,也苦于无人合作。新赛季10月8日就将揭幕,这次的合作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本周二双方即将正式签约,不过张争鸣依然保持了他的冷静,毕竟这只是一次冠名合作,虽然期限长达3年,但并没有从制度的本质上影响东方男篮。“我们的问题是在体制上的,俱乐部三方控股,要改变这种局面不是这一次合作可以完成的。我也说了,这次合作只是冠名,不是改制,东方俱乐部没有变化,球队的主场也不会变。但是体制的问题是需要改变的,这需要时间一步步来。”

  其实关于东方男篮的体制问题也是多次披露,除了文广集团控制了50%的股份之外,体育局和虹桥机场集团分别占有40%和10%的股份,但是俱乐部运营的资金,几乎是文广一家承担。在拥有排球、女篮多家俱乐部的情况下,即便是文广要满足CBA的资金投入也有些捉襟见肘,此次冠名解决了资金的问题,但并没有解决根源的体制问题,而体制不变,治标未治本,这一点东方俱乐部非常清楚。

  同时在与汇中合作达成口头协议后,张争鸣和俱乐部都有一番感慨,毕竟东方俱乐部进入CBA11年,居然没有一家上海企业愿意冠名合作,到头来俱乐部陷入困局时,反而是江苏的企业找上门来,难道上海篮球真的到了需要外力维系的境地?

  “我们没少作努力,公关公司联系了不少,但就是找不到赞助商。我说过,这是上海篮球的耻辱,但也希望通过这一次的签约,能够刺激一下上海的企业,也许未来会有更多机会。”

  当然资金到位后,俱乐部也将新赛季的目标提到了季后赛,“形势是一直在变的,CBA改变了赛制,这对我们是有利的;赞助商也找到了,这又是一件有利的事。在这种形势下,我们不把目标定在季后赛,那怎么对得起球迷?对得起赞助商?”张争鸣说。

  此外张争鸣也考虑到了票务问题,这几个赛季,东方男篮的球票并不贵,2元一张的学生票更是在CBA中传了开去。新赛季俱乐部决定提高票价,2元一张的球票将不复存在,最低票价将是10元。

  ■汇中空调

  是闪电介入,并非盲目举动

  大华的突然介入,让南钢与汇中原本谈得差不多的协议顷刻间流产,用总经理刘聪贤的话来说“用意外还不够,这种感觉是震惊”。

  刘聪贤介绍说,当时汇中甚至决定不再涉足CBA,但是公司却已经定下了一系列投资CBA的计划,就此作罢实在心有不甘,但这个时候南钢内部人士又一次找来了,向他们推荐了上海东方男篮。

  “因为上海俱乐部和南钢俱乐部的关系一直不错,对于迟迟没有赞助商冠名的问题他们也和南钢沟通了一下。一方面,上海男篮当时的确有些被动,毕竟面临着CBA参赛资格的审批,而我们对于合作的意图和态度又给南钢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它牵个线,我们双方一碰面,也可以说是一拍即合,一天就确定了合作的意向。三天之后就签订了合同。这‘结婚’比和南钢谈更闪电啊!”刘聪贤说。

  9月5日刘聪贤联系了东方俱乐部的总经理张争鸣,7日张争鸣来到南京与他见面,9日双方达成协议,19日双方将正式签约。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一桩姻缘就此结成,这是否来自于汇中的执着,或者说是“盲目”,“我觉得用盲目非常不合适,这是我们对于CBA的热情,在投入了大量的热情和精力后,总会有回报的,东方俱乐部就是一种回报。”刘聪贤说。

  有人说汇中冠名东方男篮是一种救急,对此刘聪贤倒是非常低调,他表示这不能说是救急,而是互利,选择东方俱乐部是因为他们有潜力。当然刘聪贤也承认,进军CBA是最重要的,究竟是哪一支球队倒在其次,“CBA是个联赛,我不想把每一支球队都看做一个个体,把它们划分得太清楚不好。”对于以一支上海球队作为投资对象,刘聪贤倒是觉得没什么,“南钢不是和上海企业合作吗?为什么咱们不能和上海球队合作呢?”

  汇中与东方俱乐部一签就是三年,合同金额达到1000万元,除此以外汇中还将宣布奖励制度,“进前八,奖励300万元,拿到总冠军,奖励1000万元。”虽然1000万元的冠军奖金对于东方队来说有些遥远,但是进入八强完全可以拼它一拼,临了刘聪贤说:“做生意,信用第一,达到标准,我们一块钱都不会少给。”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篮球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