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高校打活“体育牌”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09:23 解放日报

  编者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体育也和其他行业一样,从计划经济渐渐转向了市场经济。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体育事业也由原先的体育局一家包办,逐渐向社会化、市场化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企业、学校甚至个人,成了社会办体育的生力军。

  社会办体育是一种新生事物。而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申城先走一步的一些体育项目有的已经出了一些成绩,有的已经出了人才,有的还在不断地摸索。我们将先后推出三篇
系列文章,总结一些体育项目在转轨过程中的经验和成绩,也分析一些体育项目在转轨过程中碰到的困难,目的是希望上海的体育事业能够百花齐放,繁荣发展。

  上周沪上两支女乒球队成功冲进全国最高水平的乒超联赛,给一度沉寂的上海乒坛带来了一抹亮色。有意思的是,这两支队伍均是由华东理工大学培养出的俱乐部队。

  走体教结合的道路,由高校培养文体兼修的人才,在上海已经进行了多年。上海交通大学的篮球、

乒乓球,华东理工大学的乒乓球,复旦大学的排球等都发展成了高校各自的特色项目。如今,借助体育联赛市场化、队伍俱乐部化的潮流,高校一跃成为社会办体育的一支“生力军”。

  孵化“壳资源”

  华东理工大学办乒乓球队十多年,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世界大学生锦标赛上夺得的奖牌多达几十枚。乒乓俨然成为这所高校的一张名片,他们也从中尝到了甜头。“我校乒乓球队在全国大学中都是有名气的,有的学生可能不清楚我校师资力量或硬件设施,但一定知道我们的乒乓球队”,华东理工大学乒乓球俱乐部主任乐文欣说,“一些高中毕业生报考我们学校,乒乓球特色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除了名气,对乒乓球俱乐部的用心经营还为高校带来了“创收”的可能。走上乒超舞台,等于获得了包括冠名、赛事运作、电视转播权等在内的一系列“壳资源”。如果运作得当,这些资源将可能转化为几十万乃至几百万元的收益。

  学打“文化球”

  两支高校俱乐部队成功打入全国最高级别的职业联赛,无疑是“体教结合”策略的成功。

  不少华东理工大学乒乓球队的队员出去打比赛,都被赞赏打的是“文化球”。她们在场上表现出胜于专业队队员的情商和应变能力,得益于大学课堂的学习。帖雅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与不少专业队员退役后因为除打球外缺乏一技之长而难找工作相比,华东理工大学乒乓球队的这些大学生球员显然拥有更为广阔的天地。十多年来,近50名队员分别在银行、

证券公司、国际贸易公司等单位就业。有一位队员凭借流利的英语口语技能,加上在学校期间多次随队出国比赛积累下的阅历,在100多名应征某公司总经理秘书一职的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支持“份外活”

  专家认为,高校体育队伍的活跃,从某种程度上说,对“盘活”上海体育人才储备有好处。一方面,它缓解了本地体育苗子稀少的选材问题,吸引外省市优秀人才。另一方面,众多高校队之间、高校队与市队之间“百花齐放”的交流和竞争,也起到了互相激励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整体实力水平。

  不过,目前对大多数高校来说,办体育队伍终究还是被外界看作是“份外活”。其实,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校培养一流体育人才早已十分普遍。当然,目前在上海高校办体育队伍还存在一些困难,譬如,资金、人员、场地设施等投入基本上来自于高校本身,来自社会的支持比较少。此外,高校培养的体育人才如何在市场经济中体现应有的价值,这一难点也有待破题。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