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其他栏目> 正文 
为中国加油我们该做些什么--评《为中国加油》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15:16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左岸

  7月12日,瑞士洛桑,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正在渐入高潮。男子110米栏更是成为亿万观众瞩目的焦点。发令枪响过之后,一个来自东方的身影如离弦之箭奔向终点,那一刻,仿佛黄色的闪电划过洛桑体育馆的上空,12秒88,新的世界冠军产生了。刘翔,一个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伟大中国人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创造的
12秒91的世界纪录。

  时间再回溯到2001年7月13日22时08分,那个炎热而充满希望的夏夜,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万众瞩目中发出清晰而令人期待的“北京”两个字时,历史已成为永恒。那一刻,无数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在银屏前跃起,白山黑水间,激情在汹涌澎湃;日月潭,唐人街,所有的炎黄子孙的血液在炙热沸腾,大家纵情欢呼,热烈拥抱。奥运会终于来到了我们这个拥有古老文明、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在历经百年的耻辱之后,终于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作为这个民族的普通一员,以刘翔为代表的我国体育战线取得的伟大成绩令我们骄傲和自豪,中国成功获得奥运会主办权又令我们欢欣鼓舞。我们自豪,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欢欣鼓舞,同样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为刘翔加油,为中国加油。然而欣喜之余,我们又会陷入深深的思考,我们必须感到身上担子的沉重。体育已经成为经济水平、综合国力和民族精神的最好展现。奥运会不仅仅是每四年一度的体育赛事,更是对举办国、举办城市和举办国公民综合素质的考验,包括经济水平、管理水平等等,对于中国来说尤为重要的就是市民的文明程度。世界在睁大眼睛,看我们将会举办一届怎样的奥运会,我们也必须思索,作为一个奥运会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乃至普通公民,我们应该为北京的奥运会怎样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应该做什么?

  就着这些问题,一本由北京奥组委资深官员撰写的《为中国加油——21世纪公民读本》应运而生。

  在奥运会申办成功五周年之际,新华出版社近日推出的这本书从国民心态、文明诚信、爱国奉献、构建

和谐社会等方面入手,为我们每个人提高自身的素质及修养提出了切实的建议和指导。书中指出要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融入世界,就要“办事讲程序,做事懂规则,合作才能共赢。”“摒弃弱国心态,要有大国的心态,大国的责任。”重新提出“小胜凭智,大胜靠德”的观点,并赋予这个古老的格言以崭新的贴近时代的内涵。书中的提问“在索取之前先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振聋发聩,使我们每个人不得不深深思考。书中提出“公民素质是国家兴盛的根基。公民素质就是第一竞争力,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大力提高全体公民的综合素质。” 更是实践中得到的真知灼见。附录中的“八荣八耻”、“首都市民文明公约”、“第29届奥运会组织委员会工作人员行为规范”便于我们随时查阅,对照执行。

  作为北京奥组委的一名官员,该书作者曾观摩了2002年盐湖城冬季奥运会,亲身参与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当届残疾人奥运会以及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

北京奥运会组委会代表团的后勤保障工作。通过亲身体验,他深切感受到这几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在赛事的组织、安全保卫、后勤保障、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可以说是业内资深人士。另一方面,作者从小生活在北京,对于北京的市井生活、市民心态、市民性了如指掌,30多年来又感受到北京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后来到北京市政府办公厅以及奥申委、奥组委工作,他的生活与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作者在为奥运会的各项组织工作提供建议以及经验时总是非常实际,而且有理有据;在针砭北京某些落后的市民心态和习惯时,总是一针见血,准确深入。这也使得本书不同于一般的泛泛而谈,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指导性,以及广泛的实用性。

  现在,看看我们周围,鸟巢、水立方逐渐成形;北京的公交车实行刷卡上下车;

出租车已更换统一的标识并即将全部安装刷卡器;北京一些保安人员将赴美国接受培训,以确保奥运会的安全……各项硬件设施的建设正在紧张而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与此同时,我们更加欣喜的看到我们的软环境也在不断改善:街边巷口,膀爷不见了;马路边、人行道,随地吐痰的少了;公交车上,售票员开始用英文报站;警察、出租车司机开始苦学英语。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公民素质也在不断提高。而本书的推出,必将为奥运会、为我国公民素质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提高自身和民族素质,为奥运的成功举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而努力奋斗,为中国加油!

  新华出版社出版

  作者:周晓柏

  2006年7月第一版第1次印刷

  定价:25.00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