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成都业余 已经大大落后!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02:57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在刚结束的“仙山对弈”青城山围棋大赛上,“江湖怪杰”唐晓宏7段离川后首次回蓉参加比赛即连过六关夺冠而去。此外,两名老6段毛吟龙和蔡恒分获亚军和季军,前四仅有的少年是第四名夏茂杰5段。而前八也只有2名少年,除了15岁的小夏,另一位是13岁的刘天5段。这个成绩不但显示了在业余界曾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唐晓宏依然宝刀未老,同
时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成都“棋城”自专业棋队降级后面临的又一个窘境:原本号称土壤最深厚的业余围棋,如今也出现了急剧的人才断档,依然是唐晓宏、冯湧、龙霖、毛吟龙等几杆40多岁的老枪在称王称霸。

  唐晓宏是去年年初离开成都投奔南京的。一年半后,他重新出现在成都的赛场上,头发白了很多,看起来比45岁要老得多。但没人敢小视他,在预测这项64人参加、云集了川内和重庆一带顶级业余高手的精品比赛的冠军归属时,宋雪林九段和黄德勋七段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还是看唐晓宏的!”果然,最后笑傲青城顶峰老君阁的,是这位“江湖怪杰”。赛后,唐晓宏就启程返回南京。临行前,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反平时玩世不恭的态度,真诚地对记者说:“其实从这次比赛就看得出来,我们成都的业余围棋已经大大落后了!”

  棋城的厚度,早都不行了

  成都日报记者:这次一回来参加比赛就拿冠军,之前有没有想到?

  唐晓宏:起码进四强还是很正常嘛,毕竟我是“匪名在外”,哈哈。不过说老实话,一路比赛还是很激烈的,尤其前几轮遇到了很多生面孔。

  成都日报记者:这次回来参赛,感觉成都业余围棋水平比起你走之前是高了还是“矮”了?

  唐晓宏(冲口而出):落后了!落后了!像我们还能进到四强、拿冠军,我们应该属于半淘汰的面孔了……你看,我刚刚参加了黄河杯的比赛,排在前面的都是娃娃啊。

  成都日报记者:以前说到成都业余围棋,有一句话是,如果每个城市出10名顶尖高手对抗,冠军非成都莫属……

  唐晓宏(连连摇头):现在的娃娃都凶得很。目前成都这方面断档很严重。从这次青城山的比赛就看得出来,进八强的就只有两个娃娃,夏茂杰和刘天。以前说“棋城”有厚度,现在早都不行了。

  业余的断档,其实更危险

  成都日报记者:业余的断档,是不是专业队降级的一个原因?

  唐晓宏:职业队降级,其实我们业余界并不关心。但降级肯定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中间肯定出了很多问题。当然有业余围棋的原因,毕竟业余围棋是培养人才的土壤。但比起职业队的降级,业余出现断档则更令人着急,更危险。业余围棋比职业围棋影响大得多了!如果说“棋城”不行了,其实更多的是业余围棋不行了。

  成都日报记者:你现在在南京工作,似乎南京那边氛围不错吧?有没有培养出好苗子?

  唐晓宏:南京现在搞得相当好。那边有三个大的棋校,都有2000人以上,还有许多小棋校。而成都,几个大点的棋校加起来才2000人左右。我带了几个弟子,有三个7岁的娃娃都不错,一个5段,两个4段,都是南京本地的。

  成都的围棋,很浮躁

  成都日报记者:和成都相比,两地有什么不同?

  唐晓宏:在我的看来,主要是理念不同。我认为南京那边的基础工作做得非常好,他们那边早就没有甲级队了,但业余这块非常务实,包括媒体在内都是互相配合,把围棋打造成了一种娃娃的素质教育。在南京,娃娃学围棋是一种时髦。这样下去,迟早他们会出专业高手的。而在成都却很浮躁,娃娃也有下棋的,但基本都是当作中考、高考加分的手段,比如说夏茂杰他们, 就不会再在这方面做艰苦的努力了。

  成都日报记者:成都正需要你们来培养下一代啊,有没有考虑回成都?

  唐晓宏:合同还有一年半,一到期就回来。还是想为成都出把力吧,回来在教棋这块好好干,想带出几个不错的弟子来。

  采访手记

  “这么多年就出了一个古灵益”

  业余的落后更危险

  成都人恋家,唐晓宏虽然老家在重庆,但多年的成都生活早就让他比成都人还成都人了。那么,他为什么在44岁“高龄”还要选择出走?“养家糊口啊!”前几天在上清宫,唐晓宏以开玩笑的口吻对记者表示。而唐晓宏的妻子陈姐则认真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南京,唐晓宏年收入虽然不到10万,但加上带弟子的收入,他一年可以挣到10多万。”这笔钱基本上够唐晓宏“养家糊口”了,因为目前他们的女儿还在读高中,“娃娃读书太费钱了。”

  那么,在成都教棋又如何呢?唐晓宏不愿多言,陈姐却悄悄地向记者透露:“以前有一个棋校想找唐晓宏当老师,一个月只有2500元,但不准他带弟子,不准他另外教棋,还要交5000元的保证金……条件非常苛刻。”“其实,如果可以呆在成都,哪个又愿意这么大年龄还在外面一个人呆着呢?”少年时曾巡游天下,挑战过江湖上所有高手,创下“打遍天下无敌手”赫赫名声的“怪杰”如今也发出这样的感慨。而从棋城“出走”的不止唐晓宏7段一个,还有李建兵6段、梁伟6段,他们如今在棋类运动蒸蒸日上的山东以教棋为生。

  与棋城业余老一代“出走”相对应的是,年少的一代则出现了严重的断档。“这么多年就出了一个古灵益。”不但成都棋界这么感叹,成都以外的说起成都围棋,都免不了叹这么一句。古灵益的成长背后是一个从业余到职业的完整链条,而自他之后,这一链条上再无“成品”了。

  成都一直未有顶尖的棋手,但同时也一直为厚度而沾沾自喜,就是所谓的那句“如果每个城市出10名顶尖业余高手对抗,冠军非成都莫属”。但如今的现状呢?不但专业队降级,业余厚度也成为一个笑话。今年年初的晚报杯为此做了最好的注脚——当各支队伍都以冲段少年打天下时,成都晚报队派出的却是毛吟龙、刘佰侣、王勇这样一支近年来最老的阵容。用唐晓宏的话来说,都是些“半淘汰的面孔”,最后未进前10,成绩惨不忍睹。谁还记得十几年前的风光?那时的晚报杯,毛吟龙6段曾两次只差一步就登顶个人冠军,1992年、1993年更是连续夺得两届团体冠军,那时棋城业余围棋的确有厚度。但现在,10多年过去了,成都的业余棋界还是这些人。而在

定段赛上,4年前古灵益冲段成功更几乎成为绝响……

  古灵益的恩师、老一代业余强豪吴战影曾直言:“成都现在最顶尖的业余高手,不太可能进入全国前十名;成都最有前途的小棋手,更达不到中国业余界前十名的水平!”本次青城山业余大赛,四川惟一的7段唐晓宏更是慨叹:“成都的业余围棋已经大大落后了,这是比专业队降级更危险的事!”

  “怪杰”出走了,他还会回来,但成都业余围棋的下一代,也能从此回复繁荣吗?

  观点

  宋雪林:挺忧虑,但急不来

  去年四川围棋队降级时,当时的总教练宋雪林就曾痛苦地对记者说:“我们队伍里如果有三个古灵益就好了,绝对不可能降级!”随着降级的阵痛逐渐淡去,棋城的下一个古灵益似乎更加渺茫……目前,成都业余界的少年棋手中有名气的也就夏茂杰、刘天、程睿以及在不久前省运会夺冠的张齐阳等几人了。但这些少年也基本没有再出成绩的可能,比如刘天就说:“我们主要还是想打到6段,以后高考能加分。”

  不过随着7月初围棋、

象棋
国际象棋
三支四川少年棋队的成立,“棋城”培养下一代的可能又重燃希望。宋雪林九段对记者表示:“说实话,看到这次青城山大赛上娃娃们的成绩不行,我还是挺忧虑的。但确实急不来。”他提出了成才的三个条件,第一要刻苦,像古灵益那样;第二是下棋必须具有相当的天赋;第三是具备良好的家庭条件。棋下到一定水平,必须要去跟职业棋手学,而最好的老师都在北京,但北京那些道场的收费不是一般人家能承受的,像古灵益当年那样靠众人捐赠的好运气,毕竟不可复制。

  本组稿件均由记者 赵婷 采写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