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弓箭杨京城“聚元” 代传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12:26 竞报

  

弓箭杨京城“聚元”代传

  杨福喜师傅正在手工制作弓箭

  

弓箭杨京城“聚元”代传

  弓箭制作的传统工艺程序

  突然听说京城有个“聚元号”弓箭铺,让我生了几分惊异。当今的战争已进入数字时代,居然还会有古代兵器的制作店铺存在?怀着好奇心,我从网上搜寻出“聚元号”的地址,直奔那店铺而去。

  “聚元号”弓箭铺坐落在团结湖附近一小区院内,是间兴建小区时遗留下来的简陋工房,门口更是既没有时尚的门脸,又没有醒目的招牌。房间大约10平方米,室内堆满工具、材料,四壁挂着大大小小的弓箭,给人以古战场上万箭齐发、攻城破阵的紧张气氛。

  “聚元”300年

  古弓见证手艺传奇

  出来接待我的就是掌柜杨福喜师傅———弓箭杨。他是位颇具特色的个性之人,年近50岁,身高体壮,满脸胡须,热情健谈。他由古至今滔滔不绝的言谈里面,就是一部这个“聚元号”老店的传奇。

  “聚元号”弓箭铺历史悠久,这有古弓为证,杨师傅说着就取出古弓来给我看,并介绍说,此古弓是清代道光三年时为纪念“聚元号”创立百年特意制作的,因此这弓箭铺说来至少也有近300年了。铺子的创始人,头几代已无从查起,据说是前家王姓人,因吸食大烟而造成弓箭铺破产,杨师傅的爷爷就于民国初年以40块大洋盘下了店铺。到爷爷那里,这铺子已经是第8代,爷爷去世后由父亲接替,到他这儿正好是第10代传人。

  杨师傅说,他爷爷曾经对他讲过,弓箭行业是当年随清兵入关进京的,集中在东四弓箭大院,占地近万平方米,鼎盛时期40多家,300多名专业弓匠,每月可生产500张弓。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使用工具的范围前所未有地扩大,弓箭需求量开始逐年递减,弓箭业也越来越不景气,到清中叶剩27家,民国时期剩7家,解放后只剩下了4家。而杨师傅的爷爷却一直坚持着经营到了1956年的公私合营时期,“聚元号”也就被并到了北京体育制品厂。起初蒙古等地还不断有定做弓箭货,到了“文革”时期,老行当都备受冲击,“聚元号”从此停业,做起了乒乓、羽毛球、黑板等文体用品。

  1967年,弓箭大院被彻底拆除,盖起了三层的楼房,做了他用。至此,弓箭行业便销声匿迹了。而位于德胜门西的一座弓箭行业家庙,据说是当时皇帝御批20亩地修建的,有房屋四座,在大堂设有祭台,祖师爷是轩辕皇帝。每年的阴历四月廿一日为祭日,到这天,全行业放假,吃黄花鱼、白猪肉,成年人都去庙里烧香祭祖。解放后,庙产全部归公,守庙人一家也搬走了。2003年修路时,弓箭家庙全部拆除。

  皇太子弩弓成为铺底货

  镇宅之弓要代代传

  

  说话间,杨师傅取出一张小巧精致的弩弓,说,这叫铺底货,是清朝一位皇太子的。据他爷爷讲,这还是最初盘下“聚元号”店面时从王家接过来的。当时是一位皇太子让宫里差使把这弩弓拿到“聚元号”来修理的,弩的簧匣子处还塞了个纸捻儿,上边写着××皇太子送修,日子也有,只是已经记不得了。听说,后来这位皇太子突然获罪被发配到了边疆,从此再无人来取这送修的弩弓。纸捻儿直到“文革”前还有,后来遗失了。原先弩弓的上边没有小弓,后来,杨师傅把它配上,让它恢复了原状。此弩从此成了一件历史遗物。

  杨师傅说着又从一个蓝布袋里取出一张古弓,也属铺底货,据说也是从皇宫里流出来的,祖上给人修复的。此弓弓力大,制作精良,弓背的花纹是用鲨鱼皮包上再用刀雕刻出来的。一位弓箭收藏家看过说,这样的古弓,他仅在美国一家博物馆里见过。杨师傅说,一次他去故宫看见“珍宝馆”有一张乾隆年间的弓,已经坏了,箭也只有一支,觉得十分可惜。杨师傅取出的另一张弓,叫“折半弓”,中间有个铁环连接,便于存放,那种环到清末就不再做了,所以说,这张弓的历史少说有200多年了。

  两张弓都是祖上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是杨师傅家的镇宅之宝,他说,只要有碗粥喝就不会卖出去,他要把它们继续一代一代传下去。

  中国的弓箭制作业在世界上是有名的,民国时期“聚元号”制作的弓箭,曾在巴拿马世界手工艺博览会上获得过银奖。这个奖状过去曾一直在店里挂着,但因为奖状上有国民政府的印记,怕在“文革”中因此受到冲击,他们就给烧了。最为可惜的是“聚元号”的匾额,楠木做成,题字是皇帝御笔,却也被劈开做了木箱。如果保存到现在,该是珍贵文物了。

  精致制作200道工序

  “聚元号”老字号续行业新篇

  杨师傅介绍,弓箭制作与一般的木工活儿不同,它是一种跨多种行业的传统手工艺。木工、漆工、画工、皮具制作,甚至针线活儿,样样都很有讲究,都要亲手做,从头到尾,算起来有200多道工序。

  从工种讲,行话叫白活、画活和箭活三种。过去收徒,每次只少收三个,即一种活一个人,不能跨工种,只有掌柜、少掌柜的可以学全活,这是行规。在三种活当中画活最难,没有现成的图样,全凭口传心记。画的都是些吉祥画,比如:寓意吉祥的“暗八仙”,瓶生三级的“花瓶”、“二龙戏珠”等等。父亲的画活是跟一位姓周的老师傅学的,却也只掌握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因为周老师傅年纪太大了,传不了了,回家就去世了,他的高超手艺也随着带进了坟墓。

  难道传承了几百年的“聚元号”就这样消亡吗?杨福喜师傅现在经常思考着这个问题。

  杨师傅虽然是1958年出生的,看长辈制作弓箭还是在孩提时代,从没有真正学过,然而,爷爷、父亲两代人的耳濡目染,使他对这个行当产生了浓厚感情,他不想在自己这一代里让这门老手艺失传断档。还在读中学时,杨师傅就想过认真学学弓箭制作,但当时的社会环境还不成熟,经济条件也不具备。到了1998年,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放宽,手工艺人的地位也有了明显提高;在经济方面,开了几年

出租车的他也有了一点自己的积蓄,再加上国家体委射箭队队长徐开才先生的一再鼓励,杨师傅就在小区院里借用了一间平房,老字号“聚元号”的匾牌就又重新挂了起来,古老的弓箭行业开始续写起了新的篇章。

  英国学者支持弓箭工艺

  古老手艺传承有信心

  

  “聚元号”重新开业近8年来,在父亲手把手的教授下,杨师傅很快就将古老的制作工艺捡了起来,把弓箭制作的三种活基本都学到了手。而且,难度较大的古弓修复工艺也被他掌握了,并能做到修旧如旧,保持着弓的古老工艺和古朴质地。

  为了保护和弘扬弓箭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师傅抓住机会,借助电视、报刊和网络的传播,逐渐在国内外产生了一些影响,经常有人打电话或登门订购、求教、参观,同时也得到了一些有志于弓箭传承的国际友人的热心帮助。其中最让他感动的是著名英国学者、现任香港海防博物馆高级顾问、知识产权署署长、弓箭收藏家谢肃芳先生,数次来店铺观看、购买,并介绍了不少港台与外国朋友前来购买。这使得杨师傅顺利度过了一年只卖出一把弓的艰难时期,给他的弓箭生意带来了新的转机。

  慢慢地走过来,到近几年,“聚元号”已经基本能将每年制作的40多张弓销售出去。情况好转,带来了经济上的改变,让杨师傅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也就增强了继续把弓箭手艺做下去的信心。

  对于弓箭手艺的传承问题,杨师傅说,儿子正在上中学,在家庭影响下,也对弓箭有一定爱好;他希望儿子能把这门老手艺继承下来,但最终能否实现这一愿望,还要尊重儿子的选择。他说,从国家的发展情况来看,对手工艺制作应该会越来越有利,所以,他完全有希望让弓箭制作工艺代代相承,永不失传。

  手艺人·弓箭杨

  杨福喜,1958年生于北京。1966年入学,1977年于京郊顺义插队。1978年回北京,在东华门办事处做临时工。1979年到北京化工厂工作。1993年在北京银建出租汽车公司做司机,后辞职,于1998年重开“聚元号”弓箭铺。2003年,在香港海防博物馆举办的“‘百步穿杨’亚洲传统射艺展览”上展出他制作的5张弓及全套弓箭制作工具。

  相关链接:弓箭传说

  弓箭是人类古代的发明之一,具有世界性,也是中国先民最早掌握的制造技能之一。我国文学作品和少数民族传说中有许多关于射艺的

神话,其中包括“羿射九日”拯救人们免受旱灾的故事,以及公元前1500年左右另一位也叫羿的射箭夺夏朝王位的传说。中国商代甲骨文有许多关于狩猎活动的记载,其中包括用弓箭射杀鹿、猪,甚至大象和犀牛。古代的统治者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军事技术,正如现代的军备竞赛。商朝时期,军队都是在战车上射箭,公元前300年左右采用了骑马射箭的方式。为了令军人更易掌握射箭技术,公元前600年左右发明了弩。随着弩的发明,新的战术也出现了,公元前341年的马陵之战中使用了“伏兵弩射”,不久又出现连弩,像现代的来复枪一样能作连续射击。

  随着时代的变迁,弓箭由狩猎到兵器、礼仪用器,最后成为体育竞技的器械。而如今,民间传统弓箭制造行业已经日渐衰退,以致濒临失传。

  实用指南

  弓箭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兵器。后来逐渐带有了艺术色彩。而弓箭本身也是一种手工艺品。现开在北京朝阳团结湖附近的“聚元号”弓箭铺,将其制品对博物馆等机构出售和为人们提供参观机会。(弓箭虽然是艺术品,毕竟也还是一种兵器。)

  文并摄/吴惟

  选题/流年书坊 邱阳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