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体教结合开创成都体育发展新模式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8月19日02:29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什么是体教结合

  市体育局局长覃文林对“体教结合”概念作这样的诠释:从体育角度讲,体教结合是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两大战略规划的结合点;从教育角度讲,体教结合是全
面实施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他认为,体教结合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培养更多高水平运动员,而是人才培养的一个基本思路,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未来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体教结合不是一项单方面的体育战略,这一口号的提出是对民族负责、对未来负责、对历史负责。

  七中模式

  队训是三高 像苏格拉底那样成才

  过完暑假,陈航就高三了。明年高考,他的目标是中国人民大学。

  陈航是成都七中的一名普通高中生,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七中男子排球队副攻手。在刚刚结束的省十运会男排比赛中,七中男排代表成都参赛,以9战全胜仅失一局的骄人战绩夺得冠军。这几年来,七中男排已有4名队员考上清华、2人考上北大,另有若干考上人大、南开、

复旦、北航等名校,还有4名队员去了日本
留学

  刚打完省运会比赛,陈航和他的队友们在开学前获得了几天难得的假期。七中体育教研组组长、男排主教练魏双庆介绍说,排球队的训练通常是在下午5点,练到7点开始晚自习。一天两个小时能否保证训练量?魏双庆说,这些队员都是从初中甚至小学开始接触排球,基本功已非常扎实。训练时间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领悟。两个小时训练,更多时候是队员们分组打比赛,训练对他们来说就是游戏。七中男排讲求的是训练手段科学化。这种训练的效果已无数次被证明:每次参加省运会,只要七中男排参赛,冠军就不会旁落;去年七月举行的全国中学生优胜杯比赛,七中男排历史性地夺得第4名;与同年龄段的省专业队对抗,七中男排甚至“打几局就能赢几局”。

  七中男排队训中有一个著名的“三高”概念,要求队员在三个方面都要达到最高标准——人品、知识,最后是球技。这一概念来自巴西足球明星苏格拉底,他不仅球技出色,而且是位医学博士。魏双庆认为,他培养的是综合型人才,队员们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运动员,球队的训练以绝不影响学习为前提。参加省运会期间,七中队员抓紧乘车、休息时间看书学习的场景随处可见。这种学习态度确保了七中男排的升学率,上届队员张晗以630分的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另一名队员张杨则当选北京高校最佳运动员,以人大形象大使的身份随该校校长出访国外。学习好、球技好、形象佳,七中队员一时在各大名校中备受欢迎。

  与此同时,七中男排也是专业队追捧的对象。前四川男排主教练周建安多次动员七中队员去省队,认为他们只要在省队打两年比赛,今后很有可能进国家队。陈航曾在四川男排训练了一个月,随后断然回校,他认为省队的训练和生活方式不适合自己。陈航心目中的人生轨迹是从高中、大学到社会,这也是排球队员们的共识。在目前的体制下,进大学往往意味着和国家队绝缘。对于错过国家队是否感到遗憾,陈航的队友、七中男排主攻手李可表示,如果今后中国男排能从大学生中选材的话,自己倒很乐意为国效力。

  对于自己的队员无缘国家队,魏双庆也认为是一大憾事,但他认为这是市场体制下的必然趋势。“若干年后,专业队必然被大学队取代。NBA可以从大学里选秀,苏格拉底博士可以成为巴西足球巨星,我们为什么不能培养自己的苏格拉底呢?”本报记者 肖竹 黄一可

  棠湖模式

  退役不报废 孩子们的未来不是梦

  前段时间来中国推广“亚洲展望”的亚足联秘书长维拉潘,专程去了一趟成都棠湖外语实验学校。见小队员们直接和他用简单的英语交流,他非常高兴,“亚洲足球的未来就是这些既有知识又有球缘的孩子。”棠湖中学初一年级有一个足球班,班里的孩子与一般学生惟一不同的就是每天要多出一个半小时的足球专项训练时间。

  成都市足协四年前就在棠湖中学试点,去年9月把培训班搬进了学校。“娃娃的学习生活都是班主任说了算,足球班与其他班级的学习进度也是一样的,我们只是在训练、比赛环节上提供配合和服务……”市足协秘书长辜建明说,“过去传统的足校模式毁了一大批运动员,球员素质本身不高不说,他们退役了基本意味着‘报废’。足球必须依附学校,足球运动员考上大学甚至研究生,这种现象将不会遥远。”他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只抓成绩,那是错误的足球发展观,要多为孩子的未来着想。”

  棠中的老师都喜欢上足球班的课,因为他们很活跃,学习氛围非常好。来自校方的反馈说,这个足球班在初一年级九个班中平均成绩排在第5,全年级期末考试前30名的学生中有3个来自足球班,年级数学考试第2名也在足球班……

  谈到他们的未来,辜建明说有三条路子可以选择,“我们只抓13岁到16岁的娃娃,也就是说只在初中阶段设足球班,高中阶段由他们自己选择。”

  好消息从达州传来,棠湖中学女足包揽了省运会女足甲、乙组冠军。再过两天,5名小队员将奔赴法国梅斯进行培训,其中就有一名来自棠湖中学。

  本报记者 黄一可 肖竹

  华阳中学模式

  全国第一家 省田校整体搬进中学

  省

十运会上,代表成都出战的华阳中学曲棍球队最终遗憾地获得亚军,但教练张刚富则告诉记者另外一个好消息:“省田径学校将整体搬迁到我们华阳中学,几十名原来田校学生将分散到各个年级,这种新模式在全国还是第一家。”

  经各级体育专家反复论证,华阳中学从2004年开始把曲棍球作为自己学校的体育特长,组建了一支曲棍球队,开始了体校结合的尝试。短短两年间,华阳中学不但获得了全省的冠军和全国亚军,还为省曲棍球队输送了多名优秀苗子。

  作为全市体校结合的典范,华阳中学并没有仅仅满足曲棍球一个项目。“在我们之前也有学校和省田校谈合作,但他们所提出的方案都不是非常彻底的体校结合,我们最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就是把省田校整体搬迁到我们学校内,运动员分散到各个班级上课,这种想法也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肯定。”张刚富信心十足地说,“体校结合必然是今后发展的趋势。现在很多家长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搞体育,但如果让家长把孩子送到像华阳中学这样的省重点学校来,以学习为主,课外时间练习体育,家长们肯定非常愿意。所以这种模式不但能吸引更多优秀的苗子从事体育训练,也能让我们的运动员拥有更多的文化知识。我个人认为在初级比赛中运动员拼的是体力,但到了高级比赛中,运动员拼的就是头脑,知识层次越高就能走得更远。”

  省田校的搬迁工作日前已陆续开始,华阳中学田径奥林匹克学校的成立也将成为成都市体校结合的新起点。张刚富说:“初步定于9月8日华阳中学建校五周年这天举行奥林匹克学校挂牌仪式,十几个专业教练和几十个运动员将来到我们学校,这是一种新模式的探索,我相信一定会成功。”

  特派记者 陈浩 胡锐凯(本报达州专电)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