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盔头刘——盔头招牌京城独一家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8月14日15:21 竞报

  手艺北京系列——缘起

  童年记忆最深刻。那个时候,在北京这座大城里走街串巷的手艺人,凭借各式各样的绝活儿,吸引着我们幼小而天真的心。直至今天,当年的场景仍历历在目,色彩斑斓的面人、好玩又好吃的糖人、插着小红旗的风车,还有那香喷喷的爆米花……如今的现代建筑取代了宁静素美的古老胡同与四合院,与之相关的民间话语也渐行渐远,纯正的北京手艺人已
经越来越少,如今的庙会里,我们看见的只是那些打着北京手艺旗号的小贩们。风车比小时候粗糙了许多,面人也只是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造型……我们看见的只是世俗喧嚣。

  民间手艺是非物质的,是文化遗产,它是人性和个性的,又是乡土和民族的,它体现着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和心灵追求,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

  北京手艺的最大特色是制作精美,天子脚下的民间工艺运用的都是传承多年的宫廷技艺。然而,许多手艺都已处于濒危状态,其消亡有加速之势,且一旦失传便难以挽回和再生。而回忆在此时其实是一种怀念。我们希望在这里用图文记录北京手艺,以影像和文字来述说那些逝去的光阴。

  因为工作与兴趣的缘故,认识刘森溥刘老先生已多年。在多次的接触与交谈中,不仅是他手下美轮美奂的老手艺让我流连忘返,他的人生故事、盔头情缘也如同感光胶片一样,在我的头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潜影。

  

盔头刘——盔头招牌京城独一家

  手艺人·盔头刘

  刘森溥,1925年生于北京通州。1940年“三义永戏装店”学徒。1949年加入师兄李德林的盔头作坊,1955年成立北京市盔头社。1966年,改行进北京无线电元件三厂做炊事员。

  1978年在北京戏剧服务公司工作。1984年与师兄李德林、师弟李敬先共同创办“北京市盔头戏装影视门市部”。

  不愿天天被“罚站”进了有意思的盔头行当

  子早当家,在只读过几年私塾之后,14岁的他便踏上了自己的谋生之路。那时听人说从商好,有钱花,他便到大栅栏“一品斋”鞋店当了店员。然而,因受不了天天“罚站”(站柜台)的规矩,不到一年便辞了。后来,经戏装制作艺人舅父的推荐,到“三义永戏装店”干起了学徒。

  自此,从15岁开始,一个未成年的毛孩子踏进盔头行当这个门槛,直到如今的白发苍苍古稀之年,刘老就再没有离开过这个让他魂系梦绕的行业。

  “三义永戏装店”位于北京宣武区煤市街,在当时的京剧兴盛时期,是北京经营戏曲服装道具只此一家的独门店,各京剧社、团,各名角,如尚小云、马连良、谭富英、金少山、程砚秋、梅兰芳等纷纷到店定做或租赁盔头、戏装,生意很是红火。

  刘老除学徒之外,还负责为剧团送盔头、服装,常去剧场送活儿、取活儿,送取之间恰是剧场演出的时间,而对他来说却是个空当,于是他便经常找个空位置看起戏来。让他高兴的是,这个差事与鞋店比较起来,真是不知强了多少倍,既能坐,又能看不花钱的戏,来回还能坐洋车,这样的美事让他从内心感到高兴。

  几年的耳濡目染,使刘老对京戏产生了感情,虽然年纪小,还看不太明白剧情,但他从他所处的戏装店的角度来看,则注意观察哪个演员戴的盔头、穿的戏装是自己送来的,看起来备感亲切,也使他从中发现戏装与京戏之间的关系,演员与戏装行业的密不可分。好花还需绿叶配,名角再棒也离不开行头。此时的他,终于觉得选对了工作,进了个有意思的行当,愿意一心一意好好干下去。

  这应该就是盔头行当与刘老的缘分了。

  跟着师傅“混日子” 师兄作坊里学成手艺

  在“三义永戏装店”学徒的四年中,正如刘老所说,头两年就是给师傅一家干活,洗衣、做饭、挑水,甚至清洁便壶,样样都得干,正经手艺活儿却连边儿都摸不着。后两年才开始做点零碎活儿,但对盔头的制作手艺,师傅从来不给徒弟们系统地讲,加上“留绝招儿”的手艺旧观念,想学点师傅的“干货儿”不容易,只能自己动脑子,留心多看、多听、偷着学。因此,尽管学徒四年,收获却极其有限,用刘老的话讲,实际上只是“混日子,落了个管吃管住”。

  从“三义永”出师后,受师兄李德林之约,刘老去了他的私人盔头作坊帮忙。这个地方专业性强了许多,加上李德林与戏剧名角的广泛接触,业务多,遇到问题还可以两人一起切磋解决。在此几年中,既可以挣得生活费,又可以通过作坊的实际操作来不断提高盔头制作技艺,刘老很快就掌握了盔头制作的几十道工序,为后来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北京的手工业逐步走上了正轨,戏装行业成立了“北京市盔头社”,这是一个比较正式的行业组织,因此汇集了众多行家里手,使得这个行业的整体技术不断得到提高。而且,在此期间,因为手艺制作由个体转入了集体,从规模到业务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盔头制作行业开始有了比较细的分工。当时,刘老就被分配负责制作头一道制胎的关键工序。几年后又调到特技组专门承接名角及大剧团的定活儿。这时的活儿多、压力大,恰恰为他提供了业务锻炼的大好机会,使得他的盔头制作手艺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大显身手新创业 京城都知“盔头刘”

  然而,正当盔头行业日益兴旺的时候,一场浩劫自1966年开始,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京剧也未逃厄运,与京剧关联紧密的戏曲服装行业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株连,被迫停业,大量的有传承价值的戏曲盔头资料遭到了破坏或损失。刘老也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迫改行到无线电元件三厂食堂当了炊事员。一时间里,失去了钟爱半生的盔头行当,他满怀着手艺失落的痛惜与懊丧,与盔头制作手艺一别10年。

  值得庆幸的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一股强劲的改革开放之风在中华大地吹起,国家百业待兴,作为国粹的京剧艺术也迎来了百花盛开的大好局面。随之,戏曲服装行业也应运重兴了。

  这时,国家开始允许并鼓励发展个体业。刘老与师兄李德林及师弟李敬先一起以投股的形式创办了“北京市盔头戏装影视门市部”,并在北京郊区的昌平东小口单家村开办了附属加工厂。此举堪为重新创业,对于一位已经年逾古稀的老人来说尤其难能可贵。正是这个大胆的、开拓式的大决定带来的大改变,为刘老搭起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大舞台,也最终让他这名多年来只在幕后的演员大显身手了。

  门市部位于崇文区西草市街11号,我多次拜访、拍摄刘老就是在此处。这条街可以说是北京名符其实的戏具一条街了,从南到北经营戏曲服装道具的店铺近20家,然而,打出“盔头”招牌的刘老却是“独此一家”。用他的话说,行业认名,人名就是名片、名牌,谁都知道京城有个盔头刘。近些年来戏曲、影视文化业的日益发展,刘老的盔头生意显得格外红火,天天顾客盈门,购买的、定做的、修理的,往来不断,络绎不绝。据刘老讲,除了北京本地的一些京剧团、院、戏校外,还有上海、天津、哈尔滨、辽宁、山东以及香港、台湾等地,甚至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的华人京戏爱好者来人来函定做。真正是,一顶花盔头,情系海内外。

  影视带火盔头手艺 “水浒”剧组叹“乱真”

  在当今时代大变革的广阔背景下,中国的传统文化事业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拓展着。尤其是近些年来影视业的迅速发展,为戏曲行业提供了走向社会大众的机会,同时也给戏曲服装行当提出了不少的新题、难题。

  过去的京戏盔头对刘老来说早已经是轻车熟路,只要剧团提出要演哪出戏,是什么角色戴,他们就按照演员本身的头围尺寸做就是了,而盔头的样式都是一定的,从来就没有变化。可在古装影视剧大量充斥着家庭、剧场的今天,对盔头的需求量大,而且提出新的样式的要求,已经远远超出了京剧的范围。这里既有不同朝代的古装戏,也有现代题材的新戏,服装要求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刘老介绍说,这十几年来,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组前来定做盔头以及道具的少说也有上百家,订货上千件。香港已故著名导演李翰祥拍摄电影《火烧圆明园》之前,就亲自来与刘老谈对盔头制作的具体要求,对那批盔头交活儿时的成品验收,李导表示了满意。海政文工团《郑和下西洋》剧组也来定做过盔头,对最后的活儿也同样叫好。

  而《水浒传》剧组来定做的一批古代士兵在战场上戴的盔头,要求既要轻,又要有古铁、铜效果。这样的定活儿在门市里还是头一回。经师傅们仔细琢磨、推敲后,他们决定在丝网胎上糊纸,分别用金、银粉打上底色,干透后再对表层进行打磨处理,使其产生古铁、铜质感。交活儿时,剧组负责人惊叹说:乱真!

  今天,白发苍苍的刘森溥老人已是80高龄,然而,在他的人生字典里尚未有“退休”二字,依然坚持一天不落地到店里上班,甚至病了也舍不得在家休息。他唯一牵挂的是如同他的生命一样的盔头。他最大的愿望是有人接班,让盔头制作艺术伴随着国粹,一代代不走样地延续下去。为此,刘老曾向来访的记者呼吁“渴望收徒弟”!

  同样为此,刘老还趁他40岁的小儿子工作变动之际,顺便把他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让他紧随其左右,给他亲传亲授,以完成自己的手艺传承意愿。

  相关链接·盔头传说

  要弄明白盔头这个词,还得从盔字说起。据词典解释,盔是“作战或劳动时用来保护头部的金属帽子”。“盔甲”,“古代作战时的服装。盔戴在头上,甲穿在身上。《辞海》第4544页对盔头的解释为:“中国传统戏曲中人物所戴各种冠帽的通称。主要指帅盔、草王盔、夫子盔、紫金冠盔、平天冠盔、王帽等硬制冠帽,也包括鸭尾巾、员外巾等软质巾。注重装饰性,常缀有珠花、绒球、丝绦、雉尾等。”

  据岳微的《戏曲盔头研究》一文称,作为戏曲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盔头的产生与戏曲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宋代,戏曲服装与生活并无大异,演员表演时头上多戴巾帻。直至元代,“行头”一词才出现(行头,戏曲角色所穿戴服装的统称。包括盔帽、蟒、靠、褶、披、靴等),明代末年衣箱基本确立,到了清代,戏曲服饰发展到了一个高峰。京剧的诞生与发展为戏曲服饰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造型与图案变得更加丰富。加之清代宫廷的重视与支持,戏曲服饰日益繁华与全面。民国时期,“四大名旦”率先引领中国传统戏服的改革之路,使戏曲舞台更加丰富多彩。此间,戏曲服饰行业应运而生,北京有了“德聚盔头店”、“三义永戏装店”,并涌现出李春、李永平等知名戏衣、盔技师。

  实用指南

  盔头是北京的传统民间艺术品。现在天桥剧场附近的“戏装一条街”等处有售。盔头是北京传统的手工艺品,也是京剧等艺术形式的必备道具。

  文并摄/吴惟

  选题/流年书坊 邱阳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