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中国象棋“人机大战”电脑获胜 柳大华地位不动摇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01:16 新京报

  首届中国象棋“人机大战”电脑以5.5比4.5获胜

  

中国象棋“人机大战”电脑获胜柳大华地位不动摇

  首届人机大战最终以电脑的胜利而告终,其中三位特级大师均无胜绩。

  本报讯(记者刘涛)中国象棋五位顶尖棋手与超级计算机“浪潮天梭”之间的“人机大战”昨日在北京举行,“浪潮天梭”最终以5.5比4.5的总比分战胜棋手联队。两位象棋大师张强、汪洋1胜1和;而三位特级大师柳大华、徐天红、卜凤波则非平即负,未尝胜绩。柳大华更是两战两负未得一分。

  赛前,“浪潮”负责人王恩东和东北大学教授徐心和一起为比赛擂鼓助威,给棋手打气。作为英国象棋协会官员的英籍华裔梁国华先生为了观摩此次比赛两周前就抵达北京,他表示:“计算机的计算力太强了,这种比赛不战斗几乎不太可能!”比赛中,棋风细腻的徐天红两盘下和,而老特大柳大华则无论先后手布局未已即与“浪潮”斗力,结果不是失子失势,就是棋差一着,最终两盘尽墨。

  赛后,浪潮集团负责人王恩东与众棋手一致表示,尽管棋手最终输掉了比赛,但并不表明棋手们的智慧就输给了计算机,“智慧与人工智能是两码事”。

  ■当局者·柳大华

  有机会还想试试

  有“东方电脑”之称的柳大华两战两负

  

中国象棋“人机大战”电脑获胜柳大华地位不动摇

  柳大华虽然输了棋,但是“江湖地位”并未动摇。

  本报讯(记者刘涛)因为被称为“东方电脑”,老字号特级大师柳大华在这次人机大战中无形中被业内外人士高看一眼。但最终结果,柳大华两盘皆负,棋手队也输掉了比赛。赛后,柳大华在回答记者关于对局感想的提问时放出豪言:“虽然胜负结果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从内心来说当然不服输了,以后有机会的话可以再试一试。”

  太紧张走出漏招

  人机大战前,柳大华与业余棋手下了以一对五的盲棋比赛。五盘棋比下来,柳大华三胜一和一负,输掉的一盘棋因为记错了一个次序而最终失子失势。

  人机大战开始后,执红先行的柳大华展现出棋风剽悍的一面,早早与“浪潮天梭”陷入中盘战斗,后半盘被对方多出一个大子而告负。对电脑超强计算力了然于胸的柳大华笑着对记者说:“我也晓得它善战,但偏偏想会一会它!”丢掉首盘的柳大华在第二盘中再度告负,赛后柳大华解释说,本来时间是够用的,但“下着下着担心时间紧张走出漏招,这棋就输出去了”。

  “江湖地位”没有动摇

  “一号”柳大华未能为棋手队拿分,但柳特大在棋手心目中的“江湖地位”仍未动摇。赛后在集体与现场观众见面时出现了有趣的一幕:原本坐在中间的张强发现有些“不合适”,主动与左边的徐天红对调了位子,徐天红落座之后,觉得还是有些“不合适”,又站起来,主动与右边的柳大华对调了位置,五人当中资历最老的柳大华最终坐在了正中间的座位上。

  ■历史

  人机大战已经有了50多年的历史,其中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卡斯帕罗夫与“深蓝”的对决也早被人熟知。有趣的是,历史上第一台会下棋的“机器”是人。

  1769年,匈牙利工程师坎比林为奥地利皇后做了一台会下国际象棋的机器,但令皇后没有想到的是,其实机器里面有一名国际象棋高手在操纵比赛。

  ■关于机器

  徐天红:2和

  电脑在时间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因为比赛是45分钟包干制,这对于人是非常不利,如果能再多给我们一些时间,我想结果会好很多。电脑很难意会,这也是电脑的缺陷,但是它的计算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卜凤波:1负1和

  我输的那盘棋很可惜……本来是我好的,却出了个大漏着,丢了子输掉了对局。

  柳大华:2负

  我觉得计算机的优势在于它的计算非常快而且准确,有抓住优势的能力,并且抓住以后就不放手,不会受到任何不良的心理影响,将胜利进行到底。不过它的确在平稳的局面下会比较死板,不够灵活。

  张强:1胜1和

  下棋是一门艺术,而电脑却缺少这种艺术的“天分”,没错,它的计算是很惊人,速度也很快,可是它却是那种广而不精的计算,没有人类所有的判断力,我认为判断比计算更重要,比如汪洋的那盘取胜的棋,开局的时候,电脑选择的变化是任何专业选手看一眼就不会去选的亏了很多变化。

  汪洋:1胜1和

  我认为人比电脑强在于可以针对对手的弱点进行相应的赛前准备,而电脑却不能。人有创造力,而电脑却没有,它只能根据事先存储的棋谱进行摘选计算,比较生硬。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06,000

评论】【中象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