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倾听读者的心声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11:55 中国体育报

  今年5月4日早上,正在浙江江山市的我接到了该市体育局赵局长的电话,说上午要增加一项活动——到江山市一中去参观。这是一所重点中学,当地很多学生在升学的“征程”中都希望把这里作为中转站,而很多出自江山的成功人士也都是这个学校的校友。

  因为是刚刚迁址新建的校舍,所以看上去十分气派,教学楼、升旗广场、学生宿舍、花园般的校园、两个标准田径场、可以开演唱会的体育馆,这些让大都市的许多学校都自
叹不如。楼上楼下、广场操场匆匆转过之后,热情的黄昌明校长又把我们带到了他的办公室。陪同的赵局长在一旁偷偷跟我说:现在才进入了“正题”。

  原来黄校长是该校的老体育教师,几十年来培养出不少优秀学生,赵局长就是他的弟子之一。退休以后被聘为该校外国语学校的校长,但对体育的热爱还是依然如故。由于他是我们《中国体育报》的老读者,所以听说《中国体育报》有记者来了,他就一定要见见记者——就像家里来了亲人一定要探望一般,还要向记者展示自从《中国体育报》1975年复刊之后他订的《中国体育报》并亲自装订成册的合订本以及根据《中国体育报》的内容制作的用于体育教学和研究的小卡片。赵局长作为他的学生哪有不从之理,只好在他的日程中又额外加上了一项。

  其实学校也订有几份《中国体育报》,但黄校长为了自己用起来方便:做笔记、剪报、制卡片,还是自己掏钱订了一份。根据自己多年读报的体会,他跟记者说,这些年《中国体育报》的群众体育报道有了很大改善,内容也充实了不少,但还觉得不够。因为订《中国体育报》并认真读报、“用报”的大多是他们这些基层体育工作者,而全国县级以下的体育工作基本上都是以群众体育工作为主,他们很希望能从报上获知做群体工作的经验、方法,对于这些内容的版面应该是多多益善。

  因为获得工作经验和方法是他们读报的第一需要,所以他们对《中国体育报》的时效性要求并不高,他们也不期望从中得到体育赛事的即时新闻,但他们对一些赛事的深度报道,并由此引申出来的知识性、资料性的报道很重视,并经常通过《中国体育报》来收集,以便将来查用。

  黄校长似乎还有很多话要讲,但赵局长在一旁有些坐不住了,催促赶紧按日程进入下一项活动。尽管此次与特级教师黄昌明的接触时间不长,他还是很满足:“这么多年我终于可以亲口把我自己的想法对你们的记者说出来了!”我也因此感触颇多——对我们记者来说,有时候采访不是我们的惟一工作,我们还应成为媒体与读者的大使和桥梁;通过我们大江南北地出差,与全国各地的读者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把我们自己办报的想法告诉他们,这样便能更紧密地维系编读之间的关系,培养读者对媒体的忠诚度,这是一个媒体不可或缺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对我们记者自己也是一种教育,既然读者能如此看重这份报纸,我们就应该更有信心把它办好,来回报读者,同时也更清楚自己写怎样的稿件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所以我建议我们的记者出外采访的同时,还要肩负一项任务,寻找我们的忠实读者。与他们交流的时候一定不要敷衍了事,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这比报纸花多少钱做广告都管用。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