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贴近 强力相推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07:54 东方网-文汇报 | |||||||||
《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纲要》提出建设“136”工程,即创建一个科学、健康、文明的体育生活环境;构筑日常、双休日、节(长)假日三个体育生活圈;完善运动设施、团队组织、体质监测、健身指导、体育活动、信息咨询等六个体育服务网络。目前来看这些工程已经在全民健身工作者共同努力下,不断取得突破。面对“体育生活化”的工作要求,如何使“136工程”能够与之有机结合,需要一个有效的联系纽带。对此,我们华泾镇在开展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试点实践中发现,让“社区体育服务”成为“体育”与“生活”无限贴近的
首先,社区体育俱乐部提供的社区体育服务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纽带作用。就社区体育服务内容来看,是从本地社区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确定服务内容,是从群众健身的急需项目做起,是对需求的动态满足。就社区体育服务方式来看,社区体育服务是“日常型”服务活动,其“就地就近”的便利条件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使服务促进居民体育生活化成为可能。同时,体育生活化是“体育”与“生活”两个方面的双向互动。当前,一方面在“136工程”推动下,社区体育服务在设施与活动上已经体现体育主动“贴近”生活;但是另一方面在居民体育活动需求与有效参与不能同步的情况下,只有发挥社区体育服务的特点来创造便利条件,激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形成社区体育氛围,使生活“贴近”体育。 其次,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在社区体育服务中的角色决定了其体育生活化的“助推器”作用。随着政府在社区体育服务中逐渐从集规划、供给与评价(判)为一体的角色向行业的主导者转变,因此必须由专业的非政府组织来承接政府向社会转移的社区体育服务的任务。我们认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这样一种“以社区内特定的体育场地设施为依托,经常开展体育活动的公益性群众体育组织”,其核心任务决定了在提供社区体育服务的各类社会体育组织中领头羊地位。特别是我们在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实践中,通过政府购买把体质监测站、社区公共运动场、健身苑点的管理与社区体育活动组织等社区体育服务项目委托俱乐部实施,把社区体育资源优化集聚;同时俱乐部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专项培训、社区体育团队与个人的会员注册以及社区体育特色项目创设等手段,使社区体育人气强化凝聚。由此,社区体育服务项目与服务对象在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实现“对接”,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生活化“助推器”作用就得到“凸现”。戚振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