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日报:自救还需外力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7月26日02:55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 |||||||||
黄一可 维拉潘来了。这名中国足球的老熟人这次带来的是一个叫“亚洲展望”的文本。也许球迷们还不太清楚,其实就是一个“扶贫”计划。其中包括足球行政管理、市场、青少年、教练等11个方面。这几乎涵盖了足球的全部。中国足协有点面上无光,搞了那么多年的职业足球,结果到头来却要接受全方位的“扶贫”。谢亚龙刚当上东亚足球联盟的轮值主席,
扶贫就扶贫,毕竟亚足联是真心实意想帮助中国足球提高水平。如今奄奄一息的中国足球到了只能依靠外部力量来拯救。世界杯刚刚硝烟散尽,中超联赛仍然是一场自娱自乐的游戏,能让球迷们感兴趣、媒体猛炒的,竟然是在访问赛中进球的董方卓无限接近曼联的消息。我们只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里的世界太无奈。央视几乎免费拿到中超转播权,可以想象中国足协到现在已是山穷水尽,能有人主动找上门来,自然是求之不得了。 中国足球怎么自救?摸爬滚打到最后,决策层们才发现职业联赛基本已不可救药,要改变一切还须从娃娃抓起,于是致力于青少年足球发展的“草根计划”出台、接着再搭上“亚洲展望”的顺风车……值得一提的是,像切尔西、谢菲联这些“富翁”们绝不是冤大头,他们就是看好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地区。肯扬就曾自豪地说:“我们发现切尔西的球迷过去两年增加了300%,我们看过中国的调查报告,它显示我们已经和曼联一样受欢迎。”这显然是他们全球战略的一部分,而谢菲联自然也看好这点。稍微不同的是,这家规模不及切尔西的英超新军选择了中国西部这个更小的突破口。银行家出身的谢菲联老板凯文比“暴发户”阿布拉莫维奇更有战略眼光。 亚足联秘书长维拉潘一直对欧洲豪门对亚洲国家纯商业性的“掠夺”非常反感,但对于欧洲俱乐部在技术、财力方面对亚洲足球的“扶贫”却非常欢迎,因为这正是他们皆大欢喜的最佳切合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