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领先16分竟主动认输 丁俊晖假打!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7月23日03:48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中国台球协会秘书长唐凤翔日前对丁俊晖提出公开批评,认为他在亚洲斯诺克公开赛团体比赛中消极比赛,他的失利最终导致中国队告负。丁俊晖目前是中国斯诺克界无可争议的第一人,唐凤翔的态度对正处于巅峰的丁俊晖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

  18日进行的中国队与中国香港队的团体赛中,丁俊晖面对业余选手区志伟显得既无状态又无斗志,仅用了75分钟就以0∶3完败,中国队因此以1∶2负于中国香港队。丁俊晖赛后表示,自己近期身体状态很差、很疲劳,这是输球的主要原因。不过从比赛过程看,他显然未尽全力。第二局比赛中,丁俊晖在打一个绿色球失误后随即认输,而此时他甚至还领先对手16分。

  唐凤翔认为,这种行为绝对属于消极比赛,“这么多观众慕名来看他的表演,结果却看了一场货真价实的假球。他这样做不但欺骗了观众,也给其他选手造成了极坏影响。”唐凤翔还透露,丁俊晖到深圳后根本没练过球,空余时间一直在玩游戏机。他认为丁俊晖这种消极态度或许与组委会没有支付其出场费有关,“由于他只参加一场比赛,所以我们没有给他出场费。但无论从国家队运动员还是职业运动员的角度来看,采取这样的消极态度绝对是非常错误的!”此外,丁俊晖在深圳接受采访时曾透露不愿代表

中国队参加亚运会,因为亚运会与英国公开赛冲突,他宁愿参加更高水平的比赛。对此,唐凤翔也提出了严厉批评,称丁俊晖的言论极不负责。

  针对唐凤翔的批评,丁俊晖的经纪人陆浩认为“可能是场误会”。他说,丁俊晖并没有消极比赛,“他近期状态确实不好,而且运动员状态起伏也是正常的。”陆浩还表示,为国争光永远是第一位的,丁俊晖从没考虑放弃亚运会。不过他也表示,今后经纪公司将对丁俊晖的言行加以提醒,以免他再说错话。本报记者 肖竹

  假打事件闪回

  主动认输引来麻烦

  在18日“红牛杯”中国队与中国香港队的比赛中,第三场(决胜场)出场的丁俊晖面对中国香港队36岁的业余选手区志伟,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第二局在领先16分时,因处理一个绿球时未打进,竟掏出袋中的球认输,从而输掉比赛,导致中国队最终以1∶2败北,这引起了中国台球协会官员的不满。

  经纪人:事出有因

  21日,丁俊晖的国内经纪人——众辉国际体育管理公司总经理陆浩表示,丁俊晖这个月中到泰国参加比赛前后,一直在其父的带领下进行体能训练,“他几乎每天都在练游泳,可能在臂力上受了些影响。”篮球运动员出身的陆浩认为,运动员状态起起伏伏是正常现象,“丁俊晖相对比较内向,在沟通上,容易让人家产生误解!”

  小丁:我不想参加亚运会

  18日,丁俊晖在深圳下榻的酒店被记者问到“亚运会与英国公开赛赛期发生冲突,选择何者”时,他这样回答:“如果可以选择,我会参加全英赛(即英国公开赛),这不是卫冕与否的问题。因为职业赛整体水平远超亚运会,况且亚运金牌我都拿过了,应该挑战更高层次吧!除非……不由得我作抉择!”

  台球协会:他应向姚明看齐

  唐凤翔认为,丁俊晖的这番言论是“极不负责任的”。“任何一个再有名气的职业运动员,都不会藐视国家的利益。人家姚明名气不比你小吧,带着伤,照样回来跟国家队练。”唐凤翔拿出了傅家俊(香港选手)的例子:“釜山亚运会,(中国)香港队让他回来,他二话不说,拿了团体金牌,第二天又匆匆回英国打公开赛。”据《江淮晨报》

  记者述评

  丁模式的困惑

  曾在成都体博会上与丁俊晖共同亮相的另一位著名选手杨擎天听到丁俊晖领先16分却主动认输的消息后,其第一反应是“他是不是看错比分了?”了解详情后,杨擎天的说法很委婉:“人到了他这种名气,有点脾气也是很正常的。”

  唐凤翔批评丁俊晖的消息一经传出,球迷在网上立即争得不亦乐乎。多数人认为小丁做得不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而且愚弄球迷也有违职业道德。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小丁不是国家培养出的球员,他的成名完全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所以他有权决定是否参加亚运会,也没有义务参加亚洲团体赛这类鸡肋赛事。有激进者甚至指责中国台协及相关管理单位:选手未出名时无人关心,一旦出名则被赋予各种义务,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假球事件”也许并非偶然,当“丁俊晖模式”被人广为称道之时,其实已为这一天埋下伏笔。先不论谁对谁错,这一事件揭示出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现象,那就是随着成才方式的多样化,运动员的权利和义务应该怎样进行考量。丁俊晖不是刘翔也不是姚明,他走到这一步没花国家一分钱,对于还不到20岁的丁俊晖来说,强迫他参加自己不愿打的比赛也许的确会把不快写在脸上。

  但丁俊晖必须知道,作为一名职业球员,他对自己参加的每一场比赛都应全力以赴。不为别的,只为了看台上无数为他而来的观众。奥沙利文在中国公开赛上消极比赛引起斯诺克业内人士的强烈批评,丁俊晖没有“

火箭”那么大的名气,他更不该有那么大的脾气。至于国家队赛事与个人赛的冲突,他只需要明白一点: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得失永远是微不足道的。这不仅是义务,更是责任。

  另一方面,中国斯诺克管理机构的官员也不应只充当批评者的角色。实际上反方意见并非没有道理,斯诺克在国内的开展情况并未因丁俊晖一人而有所改变,基层发展滞后、选手生存环境恶劣、整体水平不均衡等仍是困扰中国斯诺克运动发展的瓶颈。而这一切问题的存在,与管理机构的不作为有很大关系。怎样杜绝类似事件,怎样培养更多的丁俊晖,也许这就是有关方面应该在这次事件中反省之处吧。

  本报记者 肖竹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