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齐马”事件尘埃落定 法国《队报》提出疑问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23:48 新华网

  新华网巴黎7月21日电(记者林晓轩)国际足联纪律委员会20日在苏黎世宣布,分别对法国球员齐达内和意大利球员马特拉齐进行停赛和罚款的处理,以惩罚他们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决赛中各自的不当表现。自7月9日以来闹得沸沸扬扬的“齐达内头击马特拉齐”事件终于有了最后说法,而国际足联的判决值得热爱足球的人们深思。

  表面上看,国际足联的判决颇有“各打五十大板”的意味,但这一判罚在世界足球
史上其实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法国体育类报纸《队报》21日刊登社论称,挑衅者受到惩罚,这是第一次,应当为此感到高兴。如果这能够让形形色色的挑衅者进行思考,那就更好了,7月9日的那记“头槌”也就不仅仅是一种反面教材了。不过,在欣喜之余,《队报》也提出了几个问题。

  第一,马特拉齐之所以受罚,是因为他14日在接受纪律委员会问讯时,承认曾“蓄意”挑衅当时“状态良好”的齐达内,目的是“激怒他”。也就是说,国际足联还是将挑衅的做法与其引起的后果联系在一起。假如马特拉齐不承认曾经的所作所为(没有其他证据可以证明当时的情况),或者挑衅没有引起反应,那他就不会受罚。这有点类似于一个漂亮的传球必须在球射门成功的情况下才会被记住一样。

  第二,纪律委员会始终认为,不论在体育运动还是日常生活中,罪魁祸首都是实施身体暴力的那个人,而不是挑起这些暴力行为的人,但它还是对两个人都进行了处罚。齐达内已经从足球场上退役,对他禁赛三场并无太大意义,而马特拉齐被禁赛两场,正好让他缺席9月6日法国队与

意大利队的比赛。鉴于两队之间现在似乎可以闻见的“火药味”,纪律委员会的判决让人感觉是为了息事宁人。

  第三,“齐马”事件为今后足球场上的类似事件提供了判罚先例,不过国际足联能否一碗水端平现在还很难说。由于客观原因,国际足联对待此类“证据”的态度可能会存在多种方式。如果不是所有挑衅者都受罚,那人们会认为,马特拉齐之所以受罚,是因为他挑衅的是齐达内。

  应当说,国际足联保留齐达内的“金球奖”荣誉是对他整个职业生涯的肯定。从一定意义上讲,齐达内在运动生涯的最后一战中被红牌罚下场虽然是一个无可挽回的遗憾,但如果他的这一激烈举动能够促使国际足联对足球场上的一些不规范甚至缺乏文明的风气进行整顿或者改革,那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愿国际足联的这一判罚能够对净化足球赛场起到警醒作用。(完)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