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题:谁扼杀了进球(上)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14:16 新华网

  新华网多特蒙德6月28日电题:谁扼杀了进球(上)

  新华社记者树文蔡拥军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美好,但这仅仅是在赛前。

  似乎巴西队就是攻势足球的代言人,在德国世界杯上,我们有亚洲的巴西——日本队、阿拉伯的巴西——沙特队、非洲的巴西——加纳队、欧洲的巴西——葡萄牙队。这么多巴西队,能不进攻?

  全攻全守的荷兰人,带领着一直效仿的韩国队,还有两位荷兰人执教的澳大利亚队、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队,怎么也不像不进球的。

  偶像云集的阿根廷队、永不放弃的德国队、疯狂扑上的捷克队、细腻精巧的西班牙队、嗓门震天的英格兰队……

  可就是难进球,进球难。

  一盘汇集了各种精美食料的菜肴,本以为是一味佛跳墙,煮着煮着就成为了乱炖。这蹩脚的厨师,到底是谁。

  (小标题)自古相争无名局——形势篇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荷兰与葡萄牙队的对决了。两支崇尚进攻的球队将绿茵场变成了

拳击台。除了数不清的红黄牌,没有其他。当然也就不能指望好看的足球和进球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荷兰在小组赛遇到阿根廷队,两支进攻型球队最终和气收场。

  德国世界杯是缺少冷门的世界杯。而缺少冷门的结果,就是诸路豪强们的对碰。两强相遇,对于主教练来说,往往先想到的是不丢球,而不是赛前他们口中那

天花乱坠的炫耀。进球自然少了。

  实力的接近,又导致了相生相克的结局。比如葡萄牙和荷兰队的恶心之战,你打两边路,我也打两边路。你中路一个接应中锋,我也一个。你有罗本,我有小小罗。叫葡萄牙穿上橙色,他们就成为了荷兰队。大家互相都限制住了,自然很难进球,也就只能在中场动动拳脚了,免得对不起观众。围棋中说到争棋无名局,也就是这个道理。

  欧洲俱乐部的强盛,也是造成这个局面的一个原因。除了沙特队,谁没几人在欧洲踢球,你都不好意思在世界杯上混。而且现在通讯技术这么发达,谁敢说谁是奇兵。大家的技术特点都被分析得一清二楚,想进球,自然难上加难。2006年,这一点比2002年有过之而无不及,自然进球也就少了。可以想像,这种现象在以后会越来越严重。

  这是国际足联的功劳,大概是受够了上届世界杯各路豪门被联赛拖得精疲力尽的丑态,这次国际足联要求联赛提前结束,球星们得到了更多的休息,当然防守选手们也是。进球总是比防守难的,在同样养足了精神的情况下,防守当然就占据了上风。

  也许只有经常遇到巴西对日本那种意义上的教学课,才能成就世界杯的进球梦想。

  (小标题)想多坏就多坏——心态篇

  在英格兰队丑陋地以1:0终结了厄瓜多尔队之后,贝克汉姆在混合区内放言,丑陋怎么了,以后还会更丑陋。贝帅此言,大得花大虫罗德曼之真传——我想多坏就多坏。

  取胜是第一位的。这也是对激情球队无法笑到最后的一个冰冷的裁决。这是一个功利的年代。所以,除了科特迪瓦和加纳队,大家打着打着就越来越保守,为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走到最后,那巨大的荣誉和丰厚的奖励,超过了奉献给足球本身的东西。

意大利就是典型的例子,而这支球队,往往会取得不错的成绩。

  在本届世界杯上,我们还没有看到类似于1994年的巴西和荷兰队、1998年的英格兰和阿根廷队这样的经典。屡见不鲜的是,进一个球就龟缩起来,伺机打对手一个反击。2004年的希腊队就是这样赢得了欧锦赛。有这样的先例,再加上捷克队的死亡,自然就是有样学样了。

  对于非洲选手来说,谁在世界杯上表现好了,往往就可以得到更丰厚的合同,或者引起欧洲的关注。于是,他们更喜欢单打独斗,即便有更好的机会,也喜欢自己一脚射门了事。在几名后卫面前,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薄弱了,这样如何能进球呢。更何况,一着急,射门就找不着北,无论大牌球队还是渴望突破的黑马,浪费机会就成为了家常便饭。

  还有内讧的,比如荷兰的范佩西嫉妒罗本,瑞典队的更衣室战斗,巴西队里关于肥罗的争论。大家闹得不可开交,还能指望亲密无间的配合吗?

  将帅不和也是一个“主旋律”,范尼和范巴斯滕,小小罗和斯科拉里,鲁尼被提前换下场的愤怒,更不用说法国队里无休止的争论了。这样自伤元气,谁还有心思来破门。

  这是一个讲究个性的年代,但不要忘记了本届世界杯的用球“团队精神”。足球毕竟是一项集体运动。少了集体,什么都不是,哪怕大家在镜头面前亲热得跟一个人似的。(上篇完)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