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毛猴曹 半寸猢狲献京都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6月12日12:11 竞报

  

毛猴曹半寸猢狲献京都

  手艺北京系列 缘起

  童年记忆最深刻。那个时候,走街串巷在北京这座大城里的手艺人,凭借各式各样的绝活,吸引着我们幼小而天真的心。及至今天,当年场景仍历历在目,色彩斑斓的面人、
好玩又好吃的糖人、插着小红旗的风车,还有那香喷喷的爆米花……如今的现代建筑取代了宁静素美的古老胡同与四合院,与之相关的民间话语也渐行渐远,纯正的北京手艺人已经越来越少,今天的庙会里,我们看见的只是那些打着北京手艺旗号的小贩们。风车比小时候粗糙了许多,面人也只是不能再简单的造型……我们看见的只是世俗喧嚣。

  民间手艺是非物质的,是文化遗产,它是人性和个性的,又是乡土和民族的,它体现着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和心灵追求,蕴含着人的智慧与创造力。

  北京手艺的最大特色是制作精美,天子脚下的民间工艺运用的都是传承多年的宫廷技艺。然而,许多手艺都已处于濒危状态,其消亡有加速之势,且一旦失传便难以挽回和再生。目前,有皇家弓箭铺、鬃人等21项北京手艺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回忆在此时其实是一种怀念。我们希望在这里用图文记录北京手艺,以影像和文字来述说那些逝去的光阴。

  手艺人毛候曹

  

  1925年生于北京。1933年在东安市场初识“毛猴”。1960年根据记忆尝试制作“毛猴”。

  1966年“文革”期间停止“毛猴”制作。1976年恢复制作。1982年在北京大观园举办“毛猴”个展,展出作品100余件。

  1986年应邀参加地坛庙会展示“毛猴”作品;同年被选为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1993年作品《老墙根胡同》参加“第二届北京市民间艺术展”获二等奖。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称号。1999年作品《欢庆建国50周年》获“建国五十周年北京市民间艺术展”一等奖。

  链接毛猴传说

  

  毛猴是北京独有的民间工艺品。其制作是采用蝉蜕和辛夷,以拟人化手法,表现市民的劳动生活。何时产生,由谁发明,尚无文字记载。据传,在清朝道光年间,北京有一位姓汪的人,人称“猴汪”,专门制作“毛猴”卖,后来将制作技艺传授给钱逸凡。解放后,“猴汪”去世,钱逸凡也改行去存车处刻存车牌子了,“毛猴”从此中断。直到上世纪60年代,曹仪简先生凭着对“毛猴”的记忆,开始恢复了这一民间工艺品的制作,至80年代,将“毛猴”的创作推到鼎盛期,并把它一步步带进艺术殿堂。

  实用指南

  

  毛猴是北京传统民间艺术品,也是老北京特色玩具之一。现在老舍纪念馆工艺品专柜等处有售。毛猴人物形态各异,神态逼真,惟妙惟肖,是北京传统的手工艺品。

  手艺北京之五毛猴曹 半寸猢狲献京都

  

  一次逛琉璃厂,在一家古玩店里发现柜子里摆着几件形似猴子的工艺品。问店主,说叫“毛猴”,是过去穷艺人养家糊口的小手艺,人们取乐的小玩意儿。细问,便答不上来了。此次初识,既印象难忘,又留下不解之疑。

  后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一位领导向我推荐的一批民间艺术家中恰好有被誉为“毛猴曹”的曹仪简先生。终于可以有机会问个明白了,于是便专程登门作了拜访。

  老舍夫人题字赞毛猴

  

  曹先生家住图样山胡同。据说,这个胡同明清时期称为兔儿山胡同,因为设计故宫的工匠样式雷住在此地,便改为图样山胡同。我从西皇城根石板房胡同向里走去,东找西寻,在深深的小巷里找到了他的家。这是个不大的小院落。数九天,房上落一层薄薄的雪,石榴树老枝苍劲;院中无人,显得非常宁静。

  敲开曹老的门,走进他的书房——“二风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幅名人字画。其中老舍夫人胡絜青先生关于毛猴的赠书引起我的兴趣,于是,我请曹老从这帧条幅说开去,讲述他与毛猴相伴的愉悦历程。

  曹老手端紫砂壶,边品茶边向我抚今追昔说,这幅字已经有20多年了。20世纪80年代,地坛庙会邀他去展示毛猴。当时,这种玩意儿比较少见,又有趣儿,吸引了不少观众。没想到胡絜青老人也去了,她看了好一会儿,别有兴致地说:“又看到毛猴了。”曹老看她挺喜欢,便送了她一件。事后,胡絜青写了这幅字送他。曹老吟念道:“半寸猢狲献京都,维妙维肖绘习俗,白描细微创新意,二味饮片胜玑珠。”我问他,最后一句如何解释?他说,此句表明胡老对毛猴制作是很清楚的。他取出一件作品给我讲,这句的意思是说毛猴是用两味中药做的,“二味饮片”即蝉蜕和辛夷。

  这里有一个故事,传说在清同治年间,南城有家药店叫庆仁堂。店老板比较厉害,常训斥伙计,伙计们早想出出气。一天,一个小伙计休息时取出二味饮片,一味是蝉蜕,也就是蝉蜕下的皮,一味是辛夷,也就是玉兰花骨朵儿。他用辛夷做身子,蝉蜕的腿做四肢,再把白芨捣碎泡成似胶的液体。用它粘起来,便成了像猴子一样的小玩意儿,并给它起名叫“毛猴”;瘦瘦的样子,酷似老板,伙计们看了又开心又解气。后来,这个小伙计又做了几个送人。再后来,便有人学着做,并把它当作养家糊口的一门手艺摆摊出售。从此,毛猴便成了流传于民间的工艺品。

  曹老回忆说,他最早见到毛猴是七八岁的时候。一次跟父亲去东安市场玩儿,见一个摊位上摆着毛猴,一下子就把他吸引住了,看了好半天,临走买了一只。又听卖毛猴的老头“猴儿汪”说,去药店买付蝉蜕、辛夷就可以做。回去后便买来药模仿着做,没想到,真的做成了,还把它送给同学。后来长大了,学习紧张,毕业后工作也忙,便就此撂下。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工作有了空闲,才又捡起来。这时,猴儿汪已不在人世,求师无门,参照物也很难找到,只有凭记忆自己动手干了。过去只是单纯地模仿,现在却是有了自己的想法。以拟人化的手法反映社会现实,再现老北京的生活。可到了“文革”却被红卫兵当作“四旧”给砸了。1976年以后,拨乱反正,文艺复兴,才又重新恢复了毛猴创作。

  四类毛候绘浮世

  

  曹老的毛猴制作,从此一发不可收,进入了创作旺盛期,到上世纪90年代末,已经先后做了200余件,全部作品又可分为四类:

  一是传统习俗。主要是老北京生活。比如《卖糖葫芦》、《拉洋车》、《娶亲》、《出殡》等等。这些作品都来自曹老的亲身经历。他从小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所见所闻成了他的创作源泉。《出殡》那件作品便是他记忆的生动描述。死人出殡的事儿他见过不少,对他印象最深的是大军阀吴佩孚死时出殡的场面。64杠,雪柳到了西安门大街,大杠还在恭王府,人山人海,浩浩荡荡,车马如流。还有一件作品《老墙根胡同》,这个胡同在宣武门外,确有一段城墙是金中都时期的,后来拆了,留下了老墙根这个名字。胡同里住着不少棚户,以做小生意为生,有卖豆汁、火烧、油条等小吃的,还有玩木偶、拉洋汽、卖耍货的,形成了一个非常热闹的市场,直到解放后还存在了一段时期。 这是老北京市井生活的缩影。那件作品可以说是一篇古都风情的形象纪事。

  二是历史题材。曹老说,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文化极为丰富,有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的题材,他的不少作品都出自其中。《沐猴而冠》便是一例。《史记·项羽本纪》中“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说的是项羽帅军战秦获胜,不乘胜追寇,却返乡光宗耀祖。曹老借这一成语典故,再现了项羽带兵返回江东的场面,借此讽刺现实社会中那些不求实效,徒有其表的人。

  三是现实生活。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钱包鼓了,住房大了,道路宽了,汽车多了,菜篮子满了……连就餐的方式也开始改变了。眼下亲朋聚会,饭店酒店家常便饭,赶上节假日,就得提前预订。此事激发了曹老的创作灵感,诞生了作品《全聚德》。你瞧,一群小猴子聚集在全聚德烤鸭店,老老少少围满一大桌,有吃有喝,好不热闹。

  四是幽默小品。曹老的小品辣味浓,让你从嬉笑中获益匪浅。为了讽刺铁饭碗的弊病,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便创作了《一日三斋》。画面简练到只有一个钟和一个卧着打盹的小和尚。意思是一日三餐都有了,何必再去撞钟。后来,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时候,曹老看到在一些人的眼里商品无所不是,商品无所不在,于是便创作了《取之有道》。画面中一只猴子头戴乌纱,手抱元宝,乘兴而去,后面的桌子上只留下一个脸谱。要什么,丢什么,一目了然。可谓针砭时弊,入木三分。

  最后,曹老在谈毛猴创作的感受时讲了四句话:文学底蕴,历史知识,艺术修养,心灵手巧。他说这四点缺一不可。此外,还补充了一点便是对猴子习性的了解。为了使作品的拟人化达到生动传神,他特意从朋友那里借来一只猴子养了两年。此间,与猴子朝夕相处,猴子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从中受到不少启发。一次他正在抽烟,猴子突然从他手中把烟斗抢走,夹在脚上吸起来,后来,他将猴子的大动作以夸张手法运用到《打乒乓球》一作品中,效果甚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毛猴艺术

  

  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曹老的辛勤耕耘结下了丰硕成果。80年代中期在大观园举办了个展,展出作品百余件,将“猴子”这个普通的小玩意儿带进了艺术殿堂,在京城美术、工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新闻媒体纷纷登门采访报道,英、美、日、德等国外记者也纷至沓来,加上美术馆、博物馆及个人收藏者的来访,一时门庭若市。为表彰、肯定曹先生毛猴创作的成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为他颁发了“中国一级民间艺术家”和“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证书。

  近几年,由于心脏病及原发性震颤疾病的困扰,曹老被迫停下了创作,不得不与相伴近半个世纪的

宠物“小猴子”告别。虽然不做了,但有时高兴了还要取出一件瞧瞧,自赏自乐。

  文并摄/吴惟 选题/流年书坊 邱阳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