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装什么别装大尾巴狼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10:57 城市快报

  本报特约评论员李承鹏

  请问仁兄,您知道“裘千仞”吗?我指的不是铁掌水上漂的裘千仞,而是冒充高手踩暗桩吞假剑的“裘千仞”,那叫一个不要脸,但偏偏可以蒙骗相当不明真相的群众,要不是古灵精怪的小黄蓉揭穿了他招摇过市的骗局,还不知要祸害多少善良的人。

  至少有一点我很欣赏韩寒,就是对所谓“圈子”的嗤之以鼻,韩寒说:“圈子?花圈子?”但就有那么一些虚张声势的人以圈子为荣,其实“圈子”是个狗屁,不对,是条大尾巴狼,早年北京人就把那些不知廉耻的荡妇称为“圈子”,甚至加成“臭圈子”,话糙,但很形象。“圈子”是保护某些无能之辈的小江湖,中国足球(特别是新闻界)就特喜欢拿“圈子”说事儿,“我们这个圈子啊”,说得脸上直冒红光,恨不得大嘴巴抽上去才解恨。

  看到这里您一定知道我是带着情绪在写稿,对了,我之所以带着某种情绪是因为昨天我听到一个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学子以无比景仰的口气对我说了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恰恰就是中

国足球“圈子”的真实写照,学子说:“哎呀某老师可不得了啊(此处隐去该老师真名,但我必须指出他是某专业体育周报的记者R,常不管不顾地作‘大牌’状),那次姚夏突然受伤把教练急得不行,突然看到这个老师,差点就把他换上场去了。”我大惊:“你是在说笑还是真的?”学子正色道:“当然是真的,R老师亲口告诉我们的,学校的同学们很敬佩他的。”

  为了不让一条大尾巴狼把中国最权威的体育大学给吃了,我马上打电话给姚夏求证此事,姚夏半晌回不过神来,最后在电话那边爆出“哈哈哈,笑死我了,看来中国足球真有救了”。先不说上场球员的注册资格,一个只是曾经在某师范体育学校学过几年师范体育的人居然可以换替职业球员上场本身就是一个大笑话,而且这个笑话居然可以在培养出谢亚龙、杨一民的北体大流传,在足球底蕴和足球文化相当浅薄的中国,证明“裘千仞”真的有存活的空间。

  在世界杯还有72个小时就到来的时候提中国足球那点糗事儿实在对不起,但我确实想提醒在世界杯期间那些浩浩荡荡开赴前线号称“报道”实则是“编译”甚至“编造”的裘千仞们千万别玩过了,千万不要以为在文章开头打上个“本报特派记者XXX科隆报道”就去装丫挺的,谁不知道谁呀。特别是那些有冒充专家偏执爱好的“球评家”们,您要是敢天天有事没事“圣诞树阵型”“

钻石中场”“施魏因斯泰格向内切与弗林斯换位以保证进攻锐度和后防的协调”,我就敢天天说您是“裘千仞”,想起两年前的亚洲杯,有个言必称“像我这样专业出身的记者”的千仞兄居然在次日报纸上做出中国队技术统计———“中国队昨天铲断达到98次,而对手也有76次”,真专业个乖乖,要知道一场比赛除去各种伤停时间实际比赛时间不过60分钟左右,那岂不是这场比赛变成了每20秒钟就来一次“割草表演”了吗?

  中国有太多裘千仞式的“球评家”了,真的就像老董借韩乔生老师的名句所揭露的一样:“一个乌干达

体坛周报的记者在评论中国女乒的技战术,那不是扯淡吗?”韩老师这次主动不去德国就是境界高,我现在越来越喜欢韩老师了。昨天我写所谓“足球宝贝”就是装清纯,《那一声好清纯的嗲》,今天我想写的就是另一种装,他们总喜欢在阿根廷与荷兰比赛后写出充满了技战术术语和数据,并指责主教练用人用兵的错误,恨不得自己冲上去亲自指挥,特人模狗样,特装丫挺。其实他每10次预测有8次都是错的,输了球就怪朱广沪、怪草坪、怪裁判、怪天气、怪时差、怪对方接待不周……世界杯其实就是一个大PARTY,最重要是有趣和得到快乐而不是假冒“球评家”去帮克林斯曼制定战术,就像喜欢看电影不一定要懂得镜头“对切”或“双侧”“铺轨”,就像喜欢美食不一定要熟知每一道菜的配料直至足以留下来在餐馆当厨师,所以我喜欢央视的广告词———“我爱世界杯”,爱了,足够。

  我认为只有张路老师可以评述技战术,因为近二十年来他已奠定了江湖地位,确定了大众心中的角色,那些记者们请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好吗?写点有趣好看的评论足矣,别试图去替代里皮、佩克尔曼、巴斯滕的职位。什么是好文章?这是我5天前在人民大学讲座时的一个话题,“很多没有接触到欧美真正大牌体育专栏作家的读者还以为言必称4231、343、双后腰平行站位的文章就是专业———你可以看看英国《卫报》的专栏作家的句子———现在的英格兰队完美得就像当年理查·伯顿和伊丽莎白·泰勒的婚姻,完美的爱情都是让人伤心欲绝的;你也可以去看看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美国体育画报的头牌专栏作家的句子———即使在洛杉矶的午夜,你也可以被巨星照耀透明,并融化成最性感的冰激凌。

  他们绝不说那些忽悠人的技战术,因为读者不爱看,老板也不让他这么写。

  如果你觉得外国的报纸太难找,那么我在人民大学也说过:去看看“五文弄墨”的龚晓跃、张晓舟的《你嘴上有风暴的味道》,他们不是那么有市场占有率,他们从不谈技战术装大尾巴狼,但他们真的很懂球,只是把对足球的理解化入字字珠玑里去。

  虽然这是一个多元标准的时代,但好文章也是有标准的,可惜,在缺乏精品读本的中国,在世界杯期间,肯定会有号称某体育专业记者的裘千仞兄给我们玩铁掌水上漂的功夫了,那条尾巴,看上去好辉煌。

  李承鹏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m/lichengpeng李承鹏独家授权本报特约专栏刊登,其他媒体或个人严禁转载。

  李承鹏:四川人,著名足球评论员,《足球》报资深高级记者。著有《手起刀不落》、《左一刀,右一刀》,文风犀利、敏锐,观点独特。

  <责任编辑>闫新平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