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保龄球呼唤年轻化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09:52 中国体育报

  三体会的保龄球比赛似乎是块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几乎没有观众。但在比赛球馆里的气氛却很热烈,每当队员打出一个漂亮的全中,都会兴奋地与队友击掌相庆,互相激励。不过,记者发现在这些参赛的队员里大都以中年人居多。

  为此,记者找到了在保龄球比赛场地忙碌的国家体育总局小球管理中心运动一部部长崔伟红,据她介绍,保龄球是一项对经验积累、心理成熟度要求都很高的项目,不像一些
对抗很激烈的项目对体能要求那么高。这从近几年在全国锦标赛和各种积分赛上就能显现出来,保龄球球打得好的都是年龄比较大的选手,年轻人却很少,而这批选手几乎都是第一批接触保龄球的人。

  她说,体育是一个朝阳产业,应该是一个年轻人从事比较多的行业。如果把保龄球真正定性为体育的话,政府的政策支持很重要,没有政策的支持吸引年轻人来参与,发展就很困难,这也是保龄球项目发展和推广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崔伟红介绍,以前并没有给予保龄球这个项目特殊的投入,也没有特殊的政策支持,一直都是以体育兼娱乐的项目在生存着。到现在这个项目还能够这样广泛存在,说明它还是有一定的生命力,一部分老百姓还是喜欢保龄球的。而在中国保龄球要想达到像国外发达国家一样,全靠老百姓自己的热情去参与,还需要一个过程。

  特别是现在很少有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练保龄球。一般家长都希望一举两得,既参加体育锻炼取得优秀的成绩,又能在学业上有所收获。而保龄球作为非奥项目肯定比不上篮球、田径等奥运项目享受的“优待”,所以家长宁可花再多的钱和投入再大的精力让自己的孩子练篮球、田径,也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没前途”的保龄球项目上。现在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年轻人在打球,一般都是20多岁毕业以后到球馆工作,慢慢打起来的,就像

高尔夫的球童成为球手一样,但那肯定是很少的一部分。

  崔伟红说,现在小球中心正在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所谓的政府支持不是说要奥运项目那样的投入,而是要关注队员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运动员等级,能够在高考、中考招生方面让保龄球的优秀选手得到和奥运项目同等的待遇,这样才能对项目的发展和推动产生根本的作用。”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