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罗纳尔多偏胖?这是个伪问题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01:17 重庆晚报

  

罗纳尔多偏胖?这是个伪问题

  从这张照片看出罗尼其实并不胖

  作为上届世界杯的最佳射手,罗纳尔多并不为人看好,并不是因为他的伤势,而是他的体重。面对世人将宠爱都投放到小罗以及卡卡等小兄弟身上时,罗纳尔多多少有些心理
落差,以至于面对喋喋不休非议他体重的媒体,正在瑞士维格斯潜心备战的“肥罗”终于忍无可忍,昨天对德新社等诸多媒体拉下了脸,“我的体重非常正常,我根本不需要减肥。”

  最近两年来,罗纳尔多的体重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他的大腹便便,不少媒体更是爆料他腹部赘肉太多,直接影响到了腹部肌肉力量以及启动速度。上周,佩雷拉称罗纳尔多“稍稍有些肥胖”,紧接着第二天队医则婉转地表示说,罗纳尔多的体重“稍稍多出正常体重一点点”。这引得不少媒体爆炒肥罗的体重问题,这彻底惹火了肥罗,他愤愤不平道:“我们队医告诉你们我的体重,你们不相信;我们主教练公开我的体重,你们还是不相信;当我说我有多重的时候,你们更是无论如何都不相信……”

  巴西国家队队医何塞·路易斯·朗科曾经写过这样一份报告《必须要减肥和控制体重》,其实这是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众多媒体却把这份报告看作是队内针对罗纳尔多的警告。罗纳尔多本人对关于自己体重问题的不实报道大为光火,并斥责部分媒体:“我知道,对于你们这些记者而言,世界杯前前后后历时接近两个月,的确没有太多东西可以报道,但是你们也不能凭空捏造。”

  自从4月8日在皇马的比赛中大腿受伤以来,罗纳尔多就没有参加过系统的训练,不少人更是担心大罗会继续增胖,影响世界杯的状态。为此大罗很是不屑,“我的体重很正常,这段时间我也练得很辛苦,我相信我能够帮助巴西进球,完成世界杯六连冠的。”在昨天巴西队的训练赛中,主力队4:1战胜替补队,罗纳尔多梅开二度。

  伪问题二罗尼1.2亿转会美国

  近日有消息称,罗纳尔多接到了一支美国大联盟球队纽约宇宙队1.2亿美元的转会报价,而且是一份为期10年的合同。

  这条消息在搜狐上最先爆出,作者交代了新闻来源——巴西一家平面媒体的体育记者卡瓦略,他目前在瑞士小城维格斯跟踪采访巴西国家队。根据卡瓦略的描述,罗纳尔多加盟纽约宇宙队完全是商业需要,操控此次转会的是一位匈牙利人,名叫德尼斯·佩拉迪,他与巴西足协的关系非常不错。纽约宇宙队凭什么拿出那么大一笔钱签下罗纳尔多呢?答案是红牛公司的赞助。

  可是这条消息的真实性有多少呢?以罗纳尔多的性格,他会屈尊于美国这种对足球毫无感情的氛围里吗?花1.2亿美元购买已经30岁的罗纳尔多,美国难道是钱多人傻?如果出于商业考虑,有这1.2亿,可以买两个贝克汉姆了,同样说英语,贝克汉姆的商业号召力大得多。

  所以,真要去追究这条消息的真实性,我还不如相信母猪会上树。

  非雪

  佩雷拉布下骗局大罗将再现杀手本色

  很多人认为今年的世界杯应该是属于罗纳尔迪尼奥的。尽管他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球员,但是罗纳尔多将再度证明自己的能力。至少佩雷拉是这样认为的。

  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巴西队主教练佩雷拉说:“我们队中有足够多的天才选手。一旦对方后卫严加盯防罗纳尔迪尼奥的话,我们常常会有同样天才的选手挺身而出,帮助我们占据场上的优势。”这个所谓的同样天才的选手就是罗纳尔多。不过,佩雷拉同样在另外一个场合重申了“罗纳尔多体重仍然让人担心”。为什么他会这么做?因为他觉得多数人都认为,罗纳尔多已经步入暮年,至少其他对手已经不再把防守重点放在罗纳尔多身上,而是转向了小罗。于是佩雷拉放出了烟幕弹,让罗纳尔多获得更多的得分机会。当然每场比赛都会有防守队员紧跟着罗纳尔多,但是更多的防守压力都会照顾小罗,这样就给大罗制造了更多杀机。

  罗纳尔多这几天都在场边训练。星期三早上,他训练伤到一点右腿,但是并不严重。这实际上是一个骗局:尝试告诉人们他已经不再是球队的明星。这一切都在传播一个错误的观点,大罗将不会再像以往那样——成为一个危险的杀手。

  为什么佩雷拉这么做?因为他知道大罗有实力和天赋扮演这个角色。

  陆毅

  伪问题思路考量

  “他太胖了!”当罗纳尔多周一到达瑞士小镇维格斯后,一些记者突然开始谈论起这个话题。在我看来,罗纳尔多并不比以前胖,这从他穿的衬衫就可见一斑。如果比以前胖,他势必会穿一件宽大的黑色衬衫;然而,他穿的是一件白色的紧身衬衫,你甚至可以看到他强健的肌肉。

  为什么一些人会认为罗尼太胖?仅仅是因为他吃得有点多吗?不,不是真的。

  我认为,有些人之所以会拿罗纳尔多的肥胖做文章,主要是因为新闻太少。巴西队到达维格斯后,并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有些记者便孤注一掷地制造新闻。与之相似,2003年皇马访问中国时,记者们要想采访到皇马球员非常困难,尤其是像大卫·贝克汉姆这样的大腕。他们怎么办?没办法,只有自己采访自己。

  谁都知道,记者应该报道新闻,而不是制造新闻。然而,为了在“新闻战”中领先,他们逆水行舟,这就是莎士比亚所说的“无事生非”。这样做,其实是对读者智商的侮辱,当然,他们也超越了道德伦理的边界。

  对于记者来说,世界杯(或者其他大赛)充满压力,你必须从一个地方跑往另外一个地方,而且你要确保在正确的时间到达正确的地点。不过,看着你的同事同样带着压力奔波也是件很有趣的事。2002年世界杯,有位巴西记者经常在长时间的工作后找对手的球员寻开心。比如说,在巴西与德国的决赛结束后的混合采访区,他便找到德国球员克洛泽,他扬起手大声喊叫:“嗨,希特勒!”结果,克洛泽向他竖起了中指。于是,又一条大新闻诞生了,标题就叫“克洛泽输球后竖起中指”。

  伊利克

  特派首席记者王印毅特约记者耿毅(本报德国杜塞尔多夫专电)网络编辑:李平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