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见死不救 残忍还是无力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5月29日05:49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前方,是每个登山者终生的梦想——珠穆朗玛峰;身旁,是一位素昧平生的登山者,奄奄一息亟待救援。如果只能选择其一,你该怎么办?

  一名英国登山者近日在距离珠穆朗玛峰峰顶300米处氧气用光,生命垂危,但经过他
身旁的超过40个登山者没有一人尽力救助他,导致该登山者死亡。这种见死不救的做法遭到了不少人的激烈批评。

  据外电报道,5月15日,34岁的大卫·夏普从珠峰顶上下撤300米处时,氧气用光,生命垂危,但不少经过他身边的登山者却没有尽力救助他。

  两个多月前,决定独自攀登珠穆朗玛峰东北坡的英国登山者戴维·夏普出发前安慰母亲,“那里到处都是登山者,你永远不会孤单。”然而夏普被困珠峰山顶缺氧死亡,其间至少有40人经过他身边,却无一人伸出援手。夏普是一名工程师,拥有多年登山经验,此前曾两次攀登珠穆朗玛峰,但均因天气等原因被迫返回。这是他第三次挑战珠峰。这一次,夏普其实已经成功登顶。但在从更为险峻陡峭的北坡下山时,开始遭遇严重缺氧现象,不久就在距峰顶300米处的一个雪窟中因缺氧遇难。据尼泊尔加德满都徒步旅行管理部门介绍,不知是为了减轻负重还是为了挑战自我极限,夏普此次只携带了两个4升氧气瓶,仅有实际氧气需要量的一半。

  据统计,当时峰顶附近约有150名登山者,至少有40人见到了被困在雪窟中奄奄一息的夏普,其中包括首名攀上珠峰的截肢残疾人马克·英格利斯,但谁都没有对夏普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援。

  面对舆论批评,英格利斯辩解说,他所在的登山队发现夏普后,曾发送了无线电求救信号并打算给他吸氧气。“但登山队经理人说,‘这无济于事,他缺氧好几个小时,事实上已经死了。’所以我们才离开他继续登山。”英格利斯说,“他没有氧气,没有足够御寒的手套,也没有类似的替代装备。”一个叫罗斯的登山者说:“我是第一个看到他的,但我有心无力,帮不了他。他在那里快死了,其实,等于是死了。”据新华社

  死者也曾“见死不救”

  据新华社南宁电“不是无人援手相助,而是根本就不可能救助,要救助只能靠自己的登山协作队。”刚刚从珠峰归来的广西登山女将罗丽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英国登山者大卫·夏普无人救援的深层次原因。

  但作为这一事件的目击者,罗丽莉告诉记者,夏普遇难的位置,正好在珠穆朗玛峰第二台阶位置,这个位置地形非常险峻,非常难以救援,周围还有不少早期遇难者的尸体。

  罗丽莉说:“登山运动中的惯例是,海拔7000米以上的位置就属于‘不可救援’的位置。夏普所在位置是在距离珠峰峰顶300米左右,那里气温低至零下30摄氏度,即使是职业登山运动员在那个位置也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很难向已经奄奄一息的夏普施以援手。”

  罗丽莉自身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登上第二台阶前,她曾经不小心滑下了雪山,挂在悬崖上,双腿悬空,孤立无援,当时有10多名登山者从她头顶上跨过去,却没有任何人采取施救措施。“这些途经我头上的登山者中就包括夏普。”

  最后,罗丽莉的登山协作队采取悬挂吊起的方法,把她从险境中抢救出来。

  罗丽莉告诉记者,不少登山运动员之所以能够绝处逢生,很大程度上依靠自己登山协作队的帮助,而不是依靠同行登山者的救援。“救援的前提是自己有能力,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救援别人?”

  5月14日,罗丽莉曾尝试攀登珠峰,但在距离珠峰峰顶还有160米处时被迫下撤。

  ■专家回应

  救还是不救,不能一概而论

  “像这种情况,经过者救还是不救,不能简单地以道德标准一概而论,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每一个登山者其实都非常清楚,在8500米这个高度救人,不仅异常危险,而且结果可能是大家都下不来了。”去年5月22日作为珠峰测量队一员登上珠峰的四川探险旅游公司的张少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态。

  张少宏直言,没有登顶珠峰经历的人,很容易将发生在英国登山者大卫·夏普身上的事与道德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该不该救人必须结合当时的情况来决定,“从现在的报道来看,这位英国登山者不仅用光了氧气,而且手套也不能用了。在8500米的高度,这意味着任何人只要施救,不仅要确保自己有多余的氧气,还必须面对如何处置这位登山者已经彻底冻僵了的手的问题。根据我的经验,这时登顶后下撤的人根本就没有条件施救,因为这时下撤者的体力肯定消耗很大,氧气肯定也不够。仅有的可能,是此时向上攀登的人能不能放弃登顶,施手相助。如果说当时这个位置的天气情况良好的话,应该说这还是有可能的,但如果天气条件不好,或者这个英国登山者身体状况已经非常糟糕,同样不具备将他成功营救的可能性。当然,这里面也许也存在着有人不愿意放弃自己可能一生一次的机会的原因,而最终没有施以援手。”

  关于高山施救,张少宏举了一个例子:“2003年,三位韩国登山者成功登顶珠峰,其中的一位博士生异常兴奋,脱掉了防风镜拍照,结果导致雪盲。他的两位同伴不忍心丢下他,扶着他一起下撤,结果还没有走到第二台阶(8680米),三个人就精疲力竭,最终都没能下来。去年,韩国方面组织了由20多名登山队员和10多位夏尔巴组成的队伍,希望把三人的尸体搬下来,结果同样没有成功。通过这个例子,我想大家对于高山救援应该可以有一个更新的认识。在8500米的高度,如果不充分考虑现实情况便贸然施救,最终的结果真的有可能是自身也难保全,所以,虽然我们同情这位英国登山者,但并不能因此便不问前提不理条件地指责其他登山者。”本报记者许绍连

  ■当事人遇麻烦

  无腿英雄遭同胞责问

  据新华社惠灵顿电当新西兰无腿登山者马克·英格利斯载誉返回故里时,内心却充满惶惑。此前一天,他的前辈、登顶珠峰世界第一人、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西拉里爵士公开表示,英格利斯“犯了令人遗憾的错误”,“我想,一名真正的登山者应该放弃冲顶,毅然抢救那位垂死的英国登山者大卫·夏普。你不能只说句:嘿,早安。然后就从这位面临死亡的同行身边离开。”

  为了一生的追求,就可以放弃身边的一个生命?英格利斯的同胞严厉责问他。

  一位新西兰读者说,英格利斯在追求成功时,犯了致命的错误,忽略了他人的生命,这是不人道的懦夫行为。还有一名登山爱好者说,每个从夏普身边走过的人,都应该考问自己的良心,忏悔自己的冷漠。

  不过,也有很多人为英格利斯和其他登山者辩护。新西兰登山安全委员会主席保罗说,在海拔7000多米的“死亡地带”,每个人都面对生命的挑战,每个人迈向珠峰时,都明白这一点。还有不少读者认为,不能苛求英格利斯这样的残疾者。

  登山爱好者杰妮·阿罗德的丈夫霍尔1996年在攀登珠峰时罹难,新西兰登山家哈里斯在试图营救霍尔的过程中也罹难。阿罗德认为,人们不该抱怨英格利斯,其实他内心一定为夏普的死而痛苦,但是痛苦并不意味着过错。

  ■新闻链接

  放弃登顶救活“死人”

  相比死去的大卫·夏普,一位名叫林肯·豪的

澳大利亚登山者就幸运多了,他登顶珠峰后,因为氧气不够被留在山顶,被同伴认为已经死亡,但27日他竟然奇迹般地返回了大本营,而加拿大登山家安德鲁·布莱什为了救他,不得不在距离珠峰不到200米处放弃了自己的登顶计划。

  50岁的林肯·豪25日与两名向导一起登上了珠峰,在下山时因为高山反应而失去知觉。两名向导想帮助他下山,但他拒绝了。这时向导的氧气也不够了,不得不放弃林肯·豪。返回营地后,向导汇报了情况,队长阿布拉默夫26日宣布林肯·豪已经死亡,其“尸体”被遗留在海拔约8700米的雪地。

  但加拿大人布莱什等在向导离开林肯·豪几个小时之后也来到那里,发现林肯·豪还活着,便对他实施营救,并与在海拔7000米高临时营地联系,之后,一名医生和几个向导一起上来帮助豪,成功地把他营救下山。布莱什也因此放弃了他一周来向珠峰发起的第二次冲击。

  布莱什的夫人詹妮弗27日在卡尔加里接受采访时说,登上世界最高峰是布莱什的目标,但救人性命要比登顶更加重要,“他的决定是正确的。”

  目前,林肯·豪恢复得很好,他的妻子已经接到了他的电话,而在此之前几小时她和两个儿子还在悲痛之中。

  综合新华社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