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陕甘路上感受长征精神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08:49 沈阳晚报

  

昨天,“格林豪森之路———雪域追梦·相约西藏”大型人生体验活动车队从陕西省宝鸡市出发,日行550公里于当晚7时30分抵达甘肃省省会兰州,虽然昨天的行程是三天来最短的一天,但在这段路程上,只有100多公里的高速路,而其余均为崎岖不平的山路,其间,车队相继通过黄土高坡、六盘山、黄河等险要路段,不过,尽管路途艰险,但正是在这一天的跋涉中,让所有队员切身感受到了当年红军长征路上的艰难与无畏。

  上午千米大堵车

  按照原定计划,车队昨天应该从宝鸡翻越秦岭直奔天水进入兰州,但在出发前,车队指挥部了解到秦岭路段发生山体滑坡,面对这种突发情况,车队负责人临时决定调整路线,由宝鸡奔平凉、六盘山再赴兰州,而在出发前,车队负责人特别提醒所有队员,调整后的路线由于有长达400多公里的山路,因此,各种危险都有可能遇到。

  果然,车队在驶出宝鸡市区后,很快进入山路,只前进了大约30公里,就遇到了前方严重的堵车现象,从山上望去,堵在一起的车辆一眼看不到尾,绵延长达近3公里,如果等到车流疏通后再前进的话,那么我们的车队恐怕要在这里等上近5个小时,为此,驾驶1号车的领队沈生果断决定,“从反道逆行”,虽然这严重违反了交通规则,但为了迅速通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逆行数百米后,车队再次停了下来,原来,这里发生了一起严重的

交通事故,当地交警正在紧张地处理现场,但由于被撞毁的车辆情况十分严重,事故现场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处理完毕,眼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车队立即派代表向交警说明我们是从沈阳来的赴藏采风团,需要尽快通过赶路,当地交警在了解情况后,随即派警车为我们带路,最终,车队总算顺利通过,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地人对我们这次赴藏行的全力支持。

  中午登顶六盘山

  此次西藏行能够通过当年红军所走过的六盘山是计划之外的,但正是由于路况的突然变化,才使得我们这次自驾团有幸一睹当年红军的风采。上六盘山需要盘环山路六次才能到达山顶,“六盘山”的名字也正是由此而来。不过,六盘山之所以闻名华夏,并不是因为它的山路崎岖,而是因为当年毛主席率领红军长征途径此地时触景生情写下的著名诗篇“清平乐·六盘山”,诗中写到:“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

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在这首词的石碑前,车队的每一个人无不被当年毛主席在红军长征最困难的时候竟能胸怀如此气魄,写下如此激昂文字而深深敬佩。队员孙文明说:“这段6公里的山路,我们开车还这么困难,试想当年红军徒步翻越这座山是多么困难。夜抵黄河第一桥

  离开六盘山,车队于昨天下午直奔兰州,在为身边接连而来的黄土高坡陶醉和感慨的同时,车队也经历了盘山路、隧道等一连串的艰难路况。不过,最终,车队还是在晚上7时30分顺利抵达兰州。

  抵达兰州时,已是暮色时分,一位姓刘的当地导游小姐在高速路口接待了我们,从兰州开始,她将伴随我们共同奔向西藏。在小刘的引路下,车队进入兰州市区,不多时,小刘就告诉我们:“前方就是著名的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桥。”而在桥下流淌的正是中华儿女的母亲河———黄河。

  据沈生介绍,他在1999年第一次来兰州时,这里还是一座规模很小的城市,到了晚上,这里连路灯都没有,四处都看不到行人,但7年之后,再次来到这里,兰州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黄河两岸高楼耸立,河边的堤岸上,人们三三两两的漫步之上,沈生顿时感慨说:“几年不见,这里的变化真是让人都认不出来了。”此时,坐在副驾驶的小刘则说:“是啊,沈阳在变化,兰州也在变啊,自从1999年西部大开发以来,这里每天都在变,以前这里的人都向往南方和北方,现在,我们都为自己是兰州人感到骄傲呢!”

  到宾馆,很多人都迟迟不愿入睡,陕甘路上的经历,让他们当中的每个人久久都不能忘却。今天,车队将从兰州出发,直奔青海省省会西宁,正式踏上“青藏线”的起点。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