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回来就为有奔头”——听夏嘉平讲述回沪执教4年间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08:00 东方网-文汇报

  泰国曼谷最近传出一个喜讯:中国青少年网球队以总比分2比0击败赛会一号种子澳大利亚队,夺得“联合会杯青少年组亚大区预选赛”冠军,从而获得了参加联合会杯青少年组总决赛的资格。

  这个成绩足以证明中国女网在世界网坛的分量,从青少年到成年,中国女网在联合会杯的舞台上已经全部进入了世界组的比赛。而这个冠军头衔,同时也让一个沉寂许久的名
字重绽光彩。

  那就是夏嘉平,一个出生体育世家,9岁习球,14岁初出茅庐,20岁夺得亚运冠军,之后又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洲网球锦标赛中获得过男单金牌,同时也是全运会上五朝元老的人。一个在10多年前始终以全国乃至亚洲网坛霸主的身份活跃于竞技场上,之后又逐渐淡出人们视线,只是偶尔以特约评论员身份见诸于某张报纸字里行间的人。

  10多年后,因为一场战役的胜利,这位当年的“小神仙”如今以中国网球青少年队“教父”的身份重返聚光灯下。就在他“飞行教练”的间歇,在上海巴士双钱

网球俱乐部里,仿佛一个多年未见老朋友,夏嘉平向我们侃侃而谈,讲述他回沪执教的4年间——

  回上海,怀揣赌徒心态

  1997年退役,1999年赴香港执教,其间或以嘉宾身份打场内地俱乐部赛事,在很多人眼里,夏嘉平走的路线或许再顺理成章不过了。但放弃了高薪,他又悄然回来了,而且一呆就是4年半,“我这人一辈子离不开竞技体育,这也就注定了我是不属于香港的。”夏嘉平如是说。

  “回上海,我是带着一股子赌徒精神的。”说这话时,这位皮肤黝黑的汉子眼里闪烁着决然,“在香港的3年,我算是看穿了,除了丰厚的报酬,我的职业前景是一片黯淡。香港人很注重教育,即使再好的苗子,到了16岁也会被家长送回学校去。像我这样追求无限梦想的人要想有作为,只有回来。”求安逸还是搏出位,夏嘉平的选择没有犹豫。

  而正当他准备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上海巴士网球俱乐部的老总找到了他,力邀他加盟。一心想搏一记的夏嘉平只提出了两个条件就踏出了返沪的一步:“一是要面向全国招生,因为上海眼下的基础还太薄弱。二是要给我6到7年时间,把一个孩子带出成绩绝不能太急功近利。”于是,2002年底,就在上海巴士网球俱乐部成立之日,沪上网球名宿夏嘉平以教练的身份回来了。

  未生子,全拜“阿姐”所赐

  回来的第一件事,夏嘉平就偕同俱乐部负责人南下北上地看比赛选苗子。青岛女孩郭宣妤和湖北妹子周弈妙就是那时候凭着一股“搏兴”拜在了夏指导的门下,掐指算来已有4个年头。加上俱乐部其他选手,夏嘉平手下至少有11个孩子。尽管平日里一直与孩子朝夕相处,37岁的他却仍然没有自己的下一代。问他是否工作使然,刚才还自信满满的他突然就手足无措地笑出声来,还语出惊人:“这都是拜‘阿姐’所赐!”口中“阿姐”则是那些他亲手调教的弟子们。

  “现代的孩子知道索取的多,懂得奉献的少。我从心底不愿意面对有朝一日我的孩子会长到十四五岁的年纪,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孩子。”夏嘉平坦言,看多了身边叛逆期少年的行径,他对自己能否成为一名成功的父亲无甚信心。

  话虽如此,每当面对自己的母亲,夏嘉平总也有些歉意:“我妈经常打电话问我在哪里,什么时候回来,而我的回答永远是在外面和不知道。想想自己已经不孝了,我实在不敢乐观地认为我的儿子或女儿会很孝顺。”说这话时,他有点自嘲,也有点落寞。

  望前程,堪与金花媲美

  目前,郭宣妤和周弈妙的ITF青少年排名分别达到了181名和147名,并且还在稳步上升中。不过在夏嘉平看来,青少年排名是个很虚幻的东西,“在青少年阶段,应该更注重能力的培养,追求排名会放弃自身优秀的一面,比如球员知道这场比赛赢下来,能在积分上涨个二三十分,就保守地去赢一场球,这不是我希望看到的。”

  为了这群打网球的孩子,夏嘉平牺牲了高薪也牺牲了家庭,即便他口口声声批评徒弟们的不懂事,但一提到对他们的期许,刚才还开着玩笑的他一下就严肃了起来:“现在李娜等6名中国女网顶尖选手在世界上的突出成绩对我的这批孩子是个很大的鼓舞,对我更是一个刺激。”

  “不怕笑话,李婷/孙甜甜在雅典拿金牌的那个晚上我激动了一夜,当时就找到俱乐部的老总立下军令状,我带的孩子总有一天也会和她们一样出色!”夏嘉平承认自己是很有些野心的,“离开香港回到上海,不就是为了更有个奔头嘛!那块金牌一出来,我就感觉有戏了。以前对于那些成绩我只是做梦梦见过,看得见摸不着,而现在看得见也摸得着了,在这条有人走过并且成功过的路上,我没理由失败。”说这话的夏嘉平踌躇满志。当谈及郭宣妤和周弈妙这两个小丫头真正“上位”的期限,夏嘉平嘴里蹦出这样几个字:“下届全运会。”

  本报记者王彦

  夏嘉平侃侃而谈。本报记者金昊摄

“回来就为有奔头”——听夏嘉平讲述回沪执教4年间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