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国际奥林匹克学院院长为北京奥组委“支招”——让师生在运动中感悟奥运精神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10:52 中国体育报

  什么是奥林匹克教育?奥林匹克仅仅就是运动会吗?这项教育应该如何在中国大地上广为传播,让更多的民众知道?5月10日,国际奥委会下属的奥林匹克教育机构——国际奥林匹克学院院长康斯坦丁诺斯·高尔盖斯博士在访问北京奥组委时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答案,为北京奥组委的奥林匹克教育“支招”。

  奥运会是社会教育活动

  “奥林匹克不仅仅是一门体育,还是一门教育活动,很多人对奥林匹克的认识仅限于奥林匹克运动会,要通过教育让民众了解运动背后的含义,”高尔盖斯博士坦言。他认为,奥林匹克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会,其背后隐含的是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即如何通过体育运动让人们领悟到奥林匹克所倡导的和平、发展理念,以及通过个人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和谐进步的宗旨。“其实奥运会更是一项社会教育活动。”高尔盖斯说。

  教师队伍建设很重要

  在如何开展教育上,高尔盖斯反复强调了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他认为,教师是奥林匹克教育的源头,必须对参与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教师进行严格的培训。只有这些传播者真正理解了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才能通过其言传身教,让孩子们从中获益。他说,一个真正领悟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教师,就会产生丰富的想象,进行无穷的创作,通过组织孩子们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将自己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传达给孩子,让孩子们通过参与各项活动自然地领悟奥林匹克主义的深刻内涵,从而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高尔盖斯说,每个国家的奥林匹克教育目标有轻重缓急之分,对北京奥组委来说,他建议首先要进行教师队伍的建设。

  雅典就在这方面做出了好榜样。雅典奥运会期间,在政府教育部门和雅典奥组委的共同倡导下,希腊8000多所学校中有7000余所参与到了该国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中。全国共调用2000多名优秀体育教师为这项庞大的教育工程服务。

  教材是普及奥运知识的载体

  要拥有足够的关于奥林匹克教育的教材也是高尔盖斯强调的。他说,教材是普及奥林匹克知识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对于北京以外那些无法亲身感受2008年奥运会的青少年而言,教材显得尤为重要。高尔盖斯说,对于中国农村的广大师生群体而言,教材是他们接触奥林匹克的主要途径,合适的教材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奥林匹克的渊源、历史和精神,而能否拥有一本专业教材,将直接关系到奥林匹克精神能否真正走进这些通讯和公共设施相对落后的地区。

  北京奥组委自2004年起,陆续向北京和京外5个协办城市及全国其他省、市的中小学校印发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读者的奥林匹克知识读本,高尔盖斯博士对这一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教育方式上,高尔盖斯强调要通过体育活动来让孩子们明白奥林匹克的精神,对说教式的奥林匹克教育持反对态度。他认为,依托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奥林匹克教育的一大优势。只有让孩子们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才能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公平竞争”,什么叫“更快、更高、更强”。“这些抽象的理念通过语言是无法让孩子们真正领会的”,高尔盖斯说。

  奥林匹克教育不是“应景”

  奥运会之后的奥林匹克教育该如何继续开展呢?高尔盖斯坦言这的确是一个难题,很多国家的奥运会结束之后,奥林匹克教育也随之结束了。高尔盖斯表示,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是奥运会主办城市的义务,也是为主办城市和国家留下人文遗产的机会。因此,奥林匹克教育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为了“应景”。雅典奥运会结束后,希腊政府一直坚持执行其制订的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希腊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在奥运会后持续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奥运会主办国家。

  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地,北京市及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已联合成立了奥林匹克教育组织机构,以期持续、稳定地推行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负责人表示,北京的奥林匹克教育将是一次“推广很快、延续很久、效果很好”的庞大系统工程。高尔盖斯博士说,北京的这一做法将使奥林匹克精神真正“扎根”中国。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